香蒲目

香蒲目

香蒲目是單子葉植物,鴨跖草亞綱的一目。包括黑三棱科、香蒲科。

基本信息

香蒲目(Typhales)

單子葉植物鴨跖草亞綱的一目。包括黑三棱科、香蒲科。

常見植物

黑三棱科 Sparganiaceae 黑三棱屬 Sparganium L. 黑三棱 S.stlolniferum Buch-Ham.
香蒲科 Typhaceae 香蒲屬 Typha L. 水燭 T.angustifolia L.
香蒲科 Typhaceae 香蒲屬 Typha L. 香蒲 T.orientalis Presl.
黑三棱科 Sparganiaceae
多年生沼生草本,有根狀莖,上部出水。葉長,多少直線形,直立或飄浮。花單性,雌雄花各成球形的頭狀花序,雄花花序聚生於莖的上部,雌花花序散生於下部,花被片3~6,鱗狀,雄蕊3~6,如與花被片同數時,則與花被片互生,雌蕊子房上位,大多數1室,稀2室,每室有一懸垂生的胚珠。堅果狀或核果狀。僅有黑三棱屬1屬20餘種,分布於北溫帶、澳大利亞、紐西蘭。
香蒲香蒲

香蒲科 Typhaceae;cattail
多年生沼生草本,有伸長的根狀莖,上部出水。葉直立,長線形,常基出,花單性,成狹長的肉穗花序,雄花集生上方,雌花集生下方,花被成剛毛,雄花有2~5雄蕊,雌花具1雌蕊,子房由1心皮所成,1室,有1下垂胚珠。小堅果,被絲狀毛或鱗片,以利散布。僅香蒲屬1屬約15種,分布於溫帶和熱帶,中國約有10種,大部分產於北方沼澤地。香蒲葉寬可達2厘米,東方香蒲葉寬6~10毫米,兩種的雄花穗和雌花穗均緊相連線。狹穗香蒲葉寬7~12毫米,有時可15~20毫米;水燭葉寬5~8毫米,雄花穗和雌花穗間均有一段間隔。香蒲等初生的根莖稱蒲蒻,可食用,花粉稱蒲黃,果穗稱果棒,均有消炎止血、抑菌退腫功用;葉可織席、扇、袋及坐墊等。

分布範圍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陝西、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廣東、雲南、台灣等省區。生於湖泊、池塘、溝渠、沼澤及河流緩流帶。菲律賓、日本、原蘇聯及大洋洲等地均有分布。

用途

本種經濟價值較高,花粉即蒲黃入藥;葉片用於編織、造紙等;幼葉基部和根狀莖先端可作蔬食;雌花序可作枕芯和坐墊的填充物,是重要的水生經濟植物之一。另外,本種葉片挺拔,花序粗壯,常用於花卉觀賞。

藥用功效

蒲黃,性味甘、涼,無毒。為止血藥,能利水道,消腫排膿。治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子宮出血,痔出血;並治療膀胱炎及尿道炎,婦女月經不調,帶下崩漏症,外用為撒布劑,治創傷,濕疹。(2)水蠟燭根,性味微苦、寒,無毒。能消腫行血;治白帶,調經,牙痛。

香蒲目百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