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桃

香蒲桃

香蒲桃是桃金孃科蒲桃屬的植物。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嫩枝纖細,乾後灰褐色。

基本信息

簡介

1

香蒲桃為桃金孃科蒲桃屬植物。

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嫩枝纖細,乾後灰褐色。葉片長圓形至披針形,先端具長約1厘米的尾尖,葉面有許多下陷的腺點。圓錐花序頂生或近頂生,花常於5~8月開發,花蕾倒卵圓形,萼管倒圓錐形。果實球形,略有白粉。  

主要分布在我國廣東、廣西、海南越南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達20米;嫩枝纖細,圓形或略壓扁,乾後灰褐色。葉片革質,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7厘米,寬1-2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鈍或闊楔形,上面乾後橄欖綠色,有光澤,多下陷的腺點,下面同色,側脈多而密,彼此相隔約2毫米,在上面不明顯,在下面稍突起,以45度開角斜向上,在靠近邊緣1毫米處結合成邊脈;葉柄長3-5毫米。圓錐花序頂生或近頂生,長2-4厘米;花梗長2-3毫米,有時無花梗;花蕾倒卵圓形,長約4毫米;萼管倒圓錐形,長3毫米,有白粉,乾後皺縮,萼齒4-5短而圓;花瓣分離或帽狀;雄蕊長3-5毫米;花柱與雄蕊同長。果實球形,直徑6-7毫米,略有白粉。花期6-8月。

基本資料

香蒲桃

拉丁名(學名):Syzygium odoratum

中文名(別名):白蘭,白赤榔

科屬:桃金孃科蒲桃屬

種屬特點

小喬木,高5-9米

葉革質,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尾狀漸尖或漸尖,基部闊楔形,全緣聚傘花序頂生和腋生,常由多個聚傘花序復排成頂生地圓錐花序式

漿果球形,被白粉

花期4-6月

植物原產地:廣東,廣西,越南

分布環境

香蒲桃的高度一般為10米,胸徑為7厘米,最粗可達45厘米,蓋度為85%。林下灌木層主要有密花樹、豺皮樟、九節、烏飯樹Vaccinium、香蒲桃、銀柴等,一般高0.8米;藤本植物種類較少,多為草質藤本植物如貼生石韋Pyrrosia adnascens、伏石蕨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小葉巴戟天等,樹下的草本植物也較為稀少,常見的有半邊旗Pteris semipinnata、中華苔草、土麥冬等種類。

科特點

桃金孃科植物都具有油腺和花盤,它們的花、果、葉及枝都具有油腺,含有多種揮發性精油,可提取供醫藥、食品、化妝品及工業的原料和香精。原產摩鹿加的丁子香的花芽是著名的香料。具漿果的種類如原產南美的番石榴及原產亞洲熱帶的蒲桃、洋蒲桃、桃金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可供食用及制果醬。該科的木材,特別是桉樹的木材,是澳大利亞重要商用木材。該科分為兩個亞科,即薄子亞科和香桃木亞科。

果實果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