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營村

簡要介紹:

香營村全稱北京市延慶縣香營鄉香營村,位於延慶縣城東北部20公里處,距北京市區94公里,全年平均氣溫8.2攝氏度,夏季氣候涼爽,平均氣溫較承德低0.8攝氏度。所在鄉域古為交通要道,明代駐紮軍隊屯墾,逐漸形成村落,鄉域北部明代屬宣府東路,南部為永寧衛,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併入延慶州;日本侵華時期屬偽滿洲國熱河省豐寧縣;1961年成立香營鄉人民公社和白河堡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為鄉,1997年白河堡鄉併入香營鄉。香營村是香營鄉居住較為集中的行政村,位於古稱“苗鄉嶺”的縉陽山下,西靠龍慶峽景區,東有百里畫廊,南有永寧古城,北有燕山天池,是北京市著名騎游路線“香龍路”的重要站點。村內景色秀麗,村容整潔,有清朝禛王廟遺址,保存完好。全村面積3.9平方公里,共有364戶,1090口人,有耕地面積1475畝,林木覆蓋率56.74%,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29萬,人均所得11003.70元。主要收入來源於農業種植、生產經營。

村莊一角村莊一角

基本概況:

香營村兩委班子成員共5人,截止2011年8月,黨支部黨員共51人,其中預備黨員2人,村莊常駐大學生村官兩名。自2006年以來,香營村先後獲得“延慶縣2006年度新農村建設先進村”、“延慶縣2008年度新農村建設產業發展先進村”、“延慶縣2008年度環境整治先進村”、“北京市民政局2008年度先進村民委員會”等榮譽。
1、基層黨組織建設
香營村黨支部堅持“四抓一創五堅持”,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四抓”即抓班子建設,強化村黨支部領導能力;抓陣地建設,規範基層組織活動場合;抓制度建設,強化黨員隊伍管理;抓隊伍建設,提高黨員整體素質。截止2010年12月,香營村村實現村書記、主任一肩挑,新建了村部辦公樓,完善了黨員電教室和活動室,於村大隊部旁設立普法廣場,進一步建立完善了黨員教育、幫扶、責任、管理機制。“一創”及創新黨員活動載體。在鄉黨委的領導下,2010年香營村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組織及黨員公開承諾、黨團共建等活動,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提升了黨員素質。“五堅持”即堅持黨員議事會、堅持六議工作法和四權決策、堅持兩委聯席、堅持村務、黨務公開化管理。在“五個堅持”的指導下,香營村至今未發生一起惡性群體事件,換屆選舉過程穩定,村莊管理規範有序,村民對村兩委班子信任度高。2010年,香營村對村幹部、村兩委民主測評滿意率達95%以上,被評為香營鄉“五好”村黨支部。
2、村莊基礎設施建設
依託新農村建設大潮,香營村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截止2010年12月,香營村共完成改廁118個,道路硬化16796平方米,陽光浴室建成使用,並為120戶村民搭建了吊炕,在鄉內率先完成新農村建設項目。此外,我村還以“乾淨、整潔、路暢、村綠、建制”為目標,開展大規模的環境整治工程,共清理三亂整治空閒地6100平米,種植花卉灌木5212棵,栽喬木300株,美化街道拆除違章建築3200平米。2010年村部辦公樓投入使用以後,設有電教室、辦公室、文化大院和益民書屋。電教室可容納80人,相關配套設施正在完善中,辦公室內設桌椅,可容納50人開辦座談、授課、舉辦小型活動,文化大院多媒體設施齊全,可容納150人進行活動,益民書屋目前有藏書2100冊。並新建400平米建設廣場一處。村內設立保潔隊伍管理員,對垃圾進行減量分化處理,在全村範圍內大力宣傳“五節約”,並發放節能燈80盞。

村莊晚霞村莊晚霞

產業發展:
香營村主要以葡萄、杏、中藥、蘋果、玉米種植為主,村內有三川企業有限公司、香利潔勞務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盛達管樂器廠以及雙德利民有限公司,無污染型企業,村西建有集中市場,服務設施健全。香營村經濟合作社所屬的燕北縉陽葡萄生態園2004年開始創建,主要種植有機紅提(品種為“紅地球”),全園占地210畝,2010年產量11萬斤,累計為香營鄉及周邊300名留守婦女提供了就業崗位。2010年,生態園的就業人數為63人,其中包括42名農村婦女,女性就業比率為67%,有效解決了村莊婦女就業難的問題。依託晝夜溫差大、土壤肥力高等優勢,所產紅提粒大飽滿、色澤鮮艷、口感舒爽,2010年在延慶葡萄節嶄露頭角後,還於2010年10月代表延慶參加順義農業博覽會及唐山農產品展覽,並獲得唐山農產品展覽金獎,2010年11月入駐媯川特色農產品展銷市場,獲得專業人士一致好評,是香營鄉品牌代表。正是憑藉著燕北縉陽生態葡萄園所產紅提質優味美的優勢,香營村也成為延慶縣舉辦2014年世界葡萄大會主會場之一。2011年,香營村新增種植495畝酒葡萄,計畫2015年底建成千畝葡萄觀光採摘園。適合於進行葡萄酒莊等休閒文化旅遊投資建設。

燕北縉陽生態葡萄園燕北縉陽生態葡萄園

生態環境建設:

香營村以“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特色經濟、培育新型農民、構建和諧香營”為理念,結合自身“環境優美、村落整齊、交通便利、氣候適宜”四個優勢,“一線二產三規劃”的工作方向,即在村莊香龍路沿線發展千畝葡萄觀光採摘區,加大村內民俗旅遊業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力度,以“村景合一”為目標做好香龍路香營段、村莊主道路及村域總體環境整治規劃,從而把香營村建成園林式的文明生態村。2009年,香營村生態文明戶達100戶,占全鄉生態文明戶總數的29.5%,有效實現了村莊環境乾淨整潔,生態文明深入人心。

1、飲用水源

村莊杏園村莊杏園

香營村於1981年全開始使用自來水,1970年至今共打了5口機井,採取集中、定點供水,以保證全村的用水需求,並派人對水源井進行適時監控,保證水源的衛生標準,水質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2、污水處理
香營村沒有工業用水排放的工業項目,村民生活污水有沖水廁所的都倒在沖水裝置里沖廁所,與糞便一起化成氨水,用來澆地,污水得到有效利用,髒水無暴露在露天下的情況。
3、垃圾處理
香營村有垃圾池4個,封閉式垃圾房1個,固定清運車按時清運垃圾,及時填埋處理,有管理制度,保障及時清運。
3、耕地保護
香營村原有耕地2245畝,退耕還林770畝,現有耕地1475畝,沒有違法占地現象。農作物主要為玉米,不需要使用農膜,無農膜污染問題,基本農田得到有效保護。
4、可再生資源
香營村農民90%的村民安裝了太陽能淋浴,炊事使用液化氣。
5、畜禽養殖
香營村充分利用豐富的山場資源,鼓勵養殖的20戶村民實行“牛羊下山,柴雞上山”圍網式生態養殖模式,無環境污染,養殖糞便作為農家肥使用。
6、合理施肥
香營村在特色果林栽植過程中,全部施用有機肥,確保果品質量。在玉米種植中控制施用二銨等化肥,雜糧等一律不用化肥農藥。
交通方式 :

1、公交:
從北京市出發:1、德勝門乘坐919(直達快車:德勝門—延慶)或919(大站快:德勝門—體育場小區),於延慶東關下車,往中心市場方向行走600米,於媯水北街南換乘875路(原920路南菜園—龍慶峽—永寧線)公交,於香營衛生院站下車。全程2.5-3小時。
2、於北京北站乘坐S2北京至延慶線,於延慶下車後,換乘公交至媯水北街南,乘坐875路或920路(南菜園—劉斌堡)至香營衛生院下車。
從延慶縣出發:可於中心市場、電信局、延慶中醫院、婦幼保健院乘坐875路至香營衛生院下車。全程35-50分鐘。
2、自駕:
沿德勝門外大街行駛1.4公里,直行進入G6京藏高速(原八達嶺高速),沿G6行駛61.6公里(部分路段收費),下八達嶺聯絡線/媯川路/延慶城區出口,走海川路,稍向右轉,在蓮花池路口左轉進入舊京銀路,在京張路口向右轉,進入延琉路,在八里店東口向左轉,進入八峪路,在閆莊子路口向右轉,進入東閆路,在東白廟路口處繼續前行,上昌赤路,在香營路口處繼續前行,上香劉路。全程1.5-2小時左右。
郵編地址 :
地址:北京市延慶縣香營鄉香營村
郵編:10210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