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市場的微觀結構研究

香港股票市場的微觀結構研究

本書集成了有關香港股票市場微觀結構的多方面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許多問題的研究結論能夠為投資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或者為公司及監管機構的發展策略和政策措施提出一些有借鑑作用的意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香港股票市場的微觀結構研究

香港股票市場是國際上重要的股票市場之一,也是亞洲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一直以來受到國際投資者的青睞。隨著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內地投資者也越來越多地關注香港股票市場。

中資企業已成為香港股票市場上舉足輕重的一部分,市值已占香港股市總市值的一半,甚至有多隻H股已成為香港恒生指數的成分股。因此,內地企業也非常關注香港股票市場的特徵。但是,香港股票市場的微觀結構鮮為人知,而微觀結構特徵又是深入了解一個股票市場所必須的,包括股票的一些重要基本特徵,如流動性、波動性、交易活躍性,等等。所以,有必要對香港股票市場的微觀結構特徵進行綜合研究,以對投資者、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以及監管機構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作者簡介

周開國,湖北荊州人,香港城市大學金融學博士,現任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金融市場與投資方向的研究,已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金融研究》、《統計研究》等國內重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近二十篇,並在國夕bssci期刊上發表英文論文數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軟科學研究項目、中山大學“985工程”子課題以及中山大學文科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

目錄

第一章 香港股票市場概況和交易機制

一、香港股票市場概況

二、香港股票市場的交易機制

第二章 香港股票市場的流動性、交易活躍性與信息不對稱的關係

一、引言與文獻回顧

二、研究方法

三、數據說明與樣本描述

四、實證分析結果

五、結論及政策含義

第三章 香港股市指令不均衡與個股收益率的關係

一、引言與文獻回顧

二、假設命題

三、數據與樣本

四、實證研究結果

五、結論與總結

第四章股票分拆與並股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

一、引言與文獻回顧

二、樣本與數據

三、實證結果

四、結論及政策含義

第五章 股票分拆與並股對收益率波動性的影響

一、引言與文獻回顧

二、樣本與數據

三、收益率波動性的影響

四、交易活躍性的影響

五、收益率波動性變化與價差之間的關係

六、收益率波動性變化與交易活躍性變化之間的關係

七、結論與總結

第六章 香港本地股與中資企業股的流動性比較研究

一、引言與文獻回顧

二、研究方法

三、數據與樣本

四、實證結果

五、總結與政策含義

第七章 香港REITs與股票的流動性比較研究

一、什麼是REITs

二、香港REITs的概況

三、有關REITs的微觀結構研究文獻綜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樣本與數據描述

六、實證結果與分析

七、結論與總結

書摘

第一章 香港股票市場概況和交易機制

一、香港股票市場概況

(一)香港證券市場的歷史

香港的證券交易最早始於19世紀中葉,但是直到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成立,香港才成立了第一個正式的股票市場。1969--1972年間,香港設立了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加上原來的香港證券交易所,形成了四家交易所共存的局面。1972--1973年短短的兩年時間裡,香港就有ll9家公司上市,到1973年年底,香港上市公司數量達到了296家。後來為了加強市場監管的需要,四家交易所合併成立了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並於1980年註冊成立。四所時代於l986年3月27日劃上了歷史性的句號,當日收市後四家交易所停業,全部業務轉至聯交所。新交易所於l986年4月2日正式運作,採用計算機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

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於1976年成立,是亞太地區主要的衍生產品交易所。期交所提供一個高效率並且多元化的市場,讓投資者可以通過一百三十多家交易所參與者買賣期貨和期權契約。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於1989年註冊成立,其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於1992年投入服務,成為所有結算系統參與者的中央交收對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