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另一面

第五章孩子·老人 第七章勞工·人生 第八章紅色香港

出版信息

作 者:顏文斗
出 版 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3365869
出版時間:2007-07-01
版 次:1
頁 數:214
裝 幀:平裝
開 本:20開

內容簡介

《香港的另一面:一位攝影師眼中的六七十年代》作者蒙敏生。這批底片絕大多數是紀實攝影,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記錄香港方方面面的社會生活,尤其是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香港的農夫、漁民、碼頭工人、作坊、工廠勞工、社會活動、有軌電車、市井茶肆、民俗風情、中產階級、港九工人運動、香港風光、香港城市建設等等,這形成了一部連續的香港圖片史證,僅僅從歷史學、社會學意義而言,這就十分珍貴了;從圖像內容而言,蒙先生記錄的是香港的另一面,這就是:概貌之外的細節,成就底下的磨難,浮華背後的苦楚,功利之上的理想……同類相恤,他的攝影具有高度的人民性,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給蒙先生加一頂 “香港人民攝影家”之冕。當我第一次看到這些底片時就感嘆,直到1990年代,我們還相當閉塞,不知道大陸之外在為什麼拍?怎么拍?拍的如何?我們將大陸幾位八十年代開始自覺、平實記錄社會生活的攝影家稱為紀實攝影的先知先覺者,看來是我們的孤陋寡聞下對他們的一種過譽。就攝影而言,香港的蒙敏生等人覺醒更早、實踐更多、功利性更少,中國攝影史將無法忽略這樣的人物。

作者簡介

蒙敏生(1919-2007):祖籍廣東,生於上海,青年時赴香港謀生。1950年代,曾在電影廠短暫工作,因此開始了他的攝影。後來,在不同的公司做普通的雇員,開過快餐小店。他是一個業餘攝影者,但攝影是他的生活方式,不間斷地記錄香港的市井風物,也在攝影棚里拍攝他理想中的社會。他的紀實攝影構成了連續的、彌足珍貴的香港史證,藝術攝影則閃耀著前衛的、理想主義的光芒。直到2005年年底,蒙敏生平均每周還拍攝三個膠捲。
作為一個勞碌謀生的香港無產者,蒙敏生成為左派,也決定他的攝影具有高度的人民性,五十來年忠誠地“用鏡頭去反映下階層”。和傳媒表達的香港大相逕庭的是,蒙敏生的紀實攝影讓我們看到了香港的另一面,這就是:概貌之外的細節、成就底下的磨難、浮華背後的苦楚、功利之上的理想……僅就紀實攝影而言,蒙敏生的成果足以傲視1980年代的後來者。然而,他的攝影絕不僅僅局限在記錄。在靜物、風光、人像、紀實等方面,蒙敏生都有相當高的藝術造詣,尤其是他在攝影棚里拍攝的“擬革命”系列,更是先行的前衛之舉,於後世更有思考和針砭的意義,同時為我們觀察大陸的“文革”和當時的攝影提供了極好的參照。
2007年,在香港的一家醫院裡,蒙敏生曾昏迷半年之久,彌留之前完全靠鼻伺維持生命。他記不清他這輩子拍了些什麼,但他的攝影將載入史冊。

目錄

代序 走近蒙敏生(顏文斗)
第一章 斷面·斷面
第二章 革命·浪漫
第三章 漁民·海洋
第四章 傳統·時尚
第五章 孩子·老人
第六章 田園·城市
第七章 勞工·人生
第八章 紅色香港
第九章 相望大陸
代跋 再見理想顏長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