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小龍

香港四小龍

香港四小龍,是香港演藝圈的李小龍[功夫巨星]、成龍、梁小龍、狄龍這四個人的合稱。他們是20世紀70年代香港演藝圈武術表演的代表。李小龍,原名李振藩。原籍廣東順德均安鎮,1940年出生於美國的舊金山。已去世。代表作品有《唐山大兄》、《精武門》等。成龍,男,本名陳港生、房仕龍,香港演員、導演。原籍山東,1954年4月7日(三月初五)出生於香港。代表作品有《醉拳》、《警察故事》系列、《尖峰時刻》、《我是誰[陳木勝執導電影]》等。狄龍,男,原名譚富榮。1946年8月19日出生於廣東新會。香港演員。代表作品有《刺馬》、《楚留香》等。梁小龍,男,1948年4月28日出生,祖籍山東煙臺,演員、指導。代表作品有《陳真》、《大俠霍元甲》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李小龍

李小龍李小龍

代表作品:

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

簡介:

他是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著名武打電影演員、世界武道改革先驅者,也是截拳道武道哲學的創立者。

1946年至1959年期間,作為電影童星的他在香港出演了18部粵語文藝片,包括:《細路祥》(1950年)、《人之初》(1951年)、《苦海明燈》(1953年)、《慈母淚》(1953年)、《父之過》(1953年)、《千萬人家》(1953年)、《危樓春曉》(1953年)、《愛》上下集(1955年)、《孤星血淚》(1955年)、《守得雲開見月明》(1955年)、《孤兒行》(又名《苦命女》,1955年)、《兒女債》(1955年)、《詐癲納福》(1955年)、《早知當初我唔嫁》(1956年)、《雷雨》(1957年)、《甜姐兒》(1957年)和《人海孤鴻》(1959年)。此外,李小龍酷愛跳Cha-Cha舞和養狗,是有名的“舞痴”,少年時期曾獲全港Cha-Cha邀請賽冠軍。

1964年,他應邀出席美國加州長堤國際空手道錦標賽(LongBeachKarateTournament)作表演。他被電視劇《蝙蝠俠》製作人威廉·多茲爾(WilliamDozier)賞識,邀請試鏡,於1966年4月30日,李小龍與美國廣播公司簽訂了30集電視劇《青蜂俠》的演出契約,擔演配角“加藤”(Kato),但只能播出一季共26集。其後以“加藤”角色演出3集《蝙蝠俠》及在《無敵鐵探長》(Ironside)和《新娘駕到》(HereCometheBrides)中客串。

1971年由於他無法接受只是在《青蜂俠》中扮演一名專門負責打鬥的“特技人”式的角色,所以決定回香港演電影,期盼闖出一番新天地。李小龍回香港後,與鄒文懷等人合作拍攝了四部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死亡遊戲》因其突然死亡而只拍了一半。

成龍

主要成就:

成龍成龍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榮譽博士、不列顛帝國勳章佩戴者

簡介:

成龍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小戲童一躍成為今日盡人皆知,家喻戶曉的國際巨星,實屬不易,成龍確實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傷。成龍大哥為華人電影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功不可沒。

成龍的父母親最初在法國領事館工作,父親是廚師,也是京劇票友。成龍小時候很喜歡打架,跟那些外國小孩子打。這種情況一直到他國小一年級,由於常打架,鬧事,所以無法升級。一天,他的父親帶著成龍來到尖沙咀的美麗都大廈,拜訪京劇武生於占元師傅,他正是成龍崇拜的武俠女星于素秋的父親,成龍看到這邊的學生在旁勤奮的練功,覺得非常羨慕。便要求父親讓他在這練武。於是,成龍便成為這的一員,于占元師傅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老戲行規矩的嚴厲與苦練。最初的那段日子,成龍常常在晚上暗自哭泣。為了於師傅能更加照顧好孩子,父親要成龍拜于占元師傅為乾爹,但這卻沒討到便宜,反而管束得比別人更嚴厲。

成龍結業後便做武師的工作。當武師,出賣的是勞力,出生入死,可惜地位卑微。每天等候導演來挑人,為了在眾多人前被挑中,成龍常賣力演出。成龍常被導演選上,因為他年輕,身手靈活,且勇於嘗試。導演都樂意用他,有什麼高難度動作,就會想起陳元龍。

七五年,新天地公司成立,簽了成龍,安排他拍一兩部片,但票房慘澹。後來陳自強投入羅維在香港的電影公司工作。推薦成龍給羅維,成龍替羅維拍的是古龍作品,少林系列(《少林木人巷》)但都不得志。差不多一年後,吳思遠計畫拍《蛇形刁手》便向羅維借人(成龍)來拍,接著《醉拳》二部諧趣功夫喜劇,把成龍活潑精靈的動態表露無遺。

《醉拳》走紅後,成龍便正式當起導演來,他的頭兩部導演作品是《笑拳怪招》,《師弟出馬》都有不錯的成績。這時嘉禾公司注意到成龍,便籌劃安排他到美國好萊塢拍《殺手壕》,《炮彈飛車1,2》《威龍猛探》,但在外國拍戲,受洋人導演指揮,使他不得發揮,因此這幾部片在當時不紅。

八三年他執導《龍少爺》,再度掀起熱潮。之後,成龍推出的作品,像八七年《龍兄虎弟》,《A計畫續集》,八八年《飛龍猛將》,《警察故事續集》,八九年《奇蹟》,90年《飛鷹計畫》全都是三千多萬以上的票房。

真正令成龍打入國際市場是1994年拍攝的《紅番區》,在美國上映時創下高票房紀錄,進而接下第一部好萊塢電影《尖峰時刻》,亦獲得極高的票房,登上《時代》雜誌,終而奠定今日在國際的地位。

狄龍

代表作品:

狄龍狄龍

刺馬》《楚留香》《上海十三太保》

簡介:

狄龍從小就學有詠春拳,曾肄業於香港易通英文專科學校。

1968年,狄龍考入邵氏公司的南國演員訓練班。

1969年,《死角》一片徵選主角,導演張徹從十個新人試鏡中首選了狄龍。狄龍則是主演楚原影片最多的男星,如《楚留香》、《蝙蝠傳奇》、《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多情劍客無情劍》等電影。而狄龍更是導演張徹認為在眾多選角中,與姜大衛扮演「雙角」最成功的搭檔。張徹認為,以京戲武生來比喻,姜大衛是「短打」,狄龍是「長靠」;一叛逆,一正派;一活一穩,可謂相得益彰。因此,狄龍在張徹導演影片《新獨臂刀》(1969)、《保鏢》(1969)、《報仇》(1970)、《十三太保》(1970)與姜大衛搭檔演出。狄龍不僅在造型上神肖形似,武打招式也豐富多彩。因此,狄龍主演的電影在台灣、東南亞風靡一時,他的演技也聲譽遐邇。

1973年,他因在《刺馬》一片中扮演反派人物馬新貽,獲得第十一屆金馬獎的「優秀演技特別獎」,同時獲得第十九屆亞洲影展的「表現突出性格」的男演員獎。此後,他還因主演《冷血十三鷹》(1979)獲得二十五屆亞洲影展的演技最突出的男主角獎。他以出色的表演奠定影壇武俠紅星的地位,多次獲得香港十大男星的金球獎。

1985年6月,狄龍離開邵氏公司,從第一部《死角》到最後一部《貨櫃小子》,十八年來,共拍片八十多部,還導演了《後生》與《機車》二部電影。是武俠片與功夫片相當重要的演員。

1973年出演《刺馬》獲第十一屆台灣金馬獎優秀演技特別獎、第十九屆亞洲影展優秀演技獎,還曾主演《辛亥雙十》。

1975年與同是演員的陶敏明結婚,1980年7月30日誕下兒子譚俊彥(電視藝人)。著名經理人林珊珊是的外娚女、著名DJ林海峰、林曉峰是他的外甥,可謂一家影藝人。

1981飾革命黨人鄧玉麟。該片獲1981年第十九屆金馬獎最佳作品獎,1986年與周潤發,張國榮出演《英雄本色》(ABetterTomorrow)獲第二十三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80年代末宣布引退。1993年復出。在新浪潮作家作品、古裝片等各種類型片領域都有探索。曾參與無線電視的劇集:包青天,飾演包拯。

梁小龍

代表作:

陳真》《霍元甲

簡介:

梁小龍梁小龍

祖籍廣東的梁小龍生於香港一個貧寒的家庭,15歲時進入武行,並開始做替身演員。從1973年主演電影《生龍活虎》開始,短短十幾年,就拍了《白鶴拳》、《迷魂拳》等70多部電影,後來他進軍電視界又連續拍了《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霍元甲》、《陳真》、《四大名捕》等1000多集電視劇,成為八十年代初香港最負盛名的武打明星之一。梁小龍.元華在《功夫》一片中扮演兩位武林高手,他在結局中將同星爺決一死戰。在周星馳電影《功夫》中,那個坐在馬桶上,戴著老花眼鏡看報紙的近乎掉光了頭髮的人一出現,許多觀眾依然會叫出來“陳真”?在內地從80年代開始看電視的人眼裡,穿著黑色學生服梳著整齊頭髮的陳真,就是梁小龍。雖然是李小龍(或者說編劇倪匡)創造了這個熱血人物,而且從名字上看,顯然梁小龍屬於後起的眾多跟風者之一。但是他是趕上了在內地露臉的機會並且把握的恰到好處。雖然現在已經絕少再提到他。但是他的陳真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很是遺憾,這樣優秀的功夫演員居然莫名沉寂了多年。待到機會來了,卻已是英雄遲暮,讓人不得不扼腕嘆息。

人物評價

論武功。李小龍堪稱搏擊宗師,排第一無爭議,梁小龍有真功夫,打敗過不少挑戰者,至於成龍則是武行出身,和京劇里的武旦差不多,只能算是花拳繡腿,幾無實戰能力,狄龍180的身高限制了其靈活性,只能算有武術功底。

論長相。年輕時的狄龍身材高大扮相俊美,是扮演大俠的不二人選。李小龍的眼神充滿威懾力,面部輪廓充滿男人的陽剛氣息。如今年過半百的成龍依然活躍,但年輕時大鼻成龍還是充滿青春氣息的。至於梁小龍,長的比較困難,與帥基本搭不上邊。

論年齡。李小龍最大,生於1940年,狄龍生於46年,梁小龍生於48年,成龍生於54年。其他三位基本都是李小龍死後才成名的,應該來說四小龍稱謂有點牽強附會,他們四位連合影照都沒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