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病

首都病

首都病,是指由於首都成為“全國政經文”中心,而隨之出現的一系列弊病,例如人口爆炸、交通擁擠、環境污染重、房地產價格、高企等問題在首都爆發的現象。大多數開發中國家的首都都因城市基礎設施和管理水平不足以應對不斷湧入的龐大人口,類似這樣的“首都病”往往愈演愈烈,積重難返。而想以遷都來改善,則絕非易事。

基本信息

簡介

首都病首都建築
在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首都通常占據中心地位,特殊的地位讓它往往陷入“首都”的角色不能自拔,導致功能龐雜、人口稠密、交通擁堵,各種弊病橫生———有人形容為“首都病”。為解決這些問題,有些國家採取行政中心單置的做法,也有國家設立多個首都,分散功能各司其職。不少國家乾脆選擇遷都

預防方法

政經中心分離

例如: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澳大利亞的坎培拉、巴西的巴西利亞、荷蘭的海牙、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等。

以美國為例,美國建國時採納了很多歐洲國家首都的優點,也總結歐洲首都城市負擔過大的教訓,把城市的功能分散,儘量把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城市分開,減小城市在交通、人口、食物供應、水電等各方面的壓力。

設多個首都

首都病首都城市
例如:南非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擁有三個首都的國家,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為比勒陀利亞,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為布隆泉,立法首都(國會所在地)為開普敦。三個首都的存在與南非的歷史有關。

遷都

例如:韓國象牙海岸奈及利亞哈薩克斯坦等國。

象牙海岸舊都阿比讓是該國最大的城市,也是西非最大城市之一。到1975年,該城市人口增長率達到11%,直到20世紀80年代人口增長才稍緩。2014年,人口超過439萬,占全國人口的20%。為了解決人口膨脹帶來的諸多社會問題而決定遷都。

拉各斯是奈及利亞人口數量最多的城市,據奈及利亞1991年人口普查,拉各斯人口密度達到20000人/平方公里,由於人口過於稠密,1991年奈及利亞政府從拉各斯遷都到位於全國地理中心的阿布賈。

代表國家

首爾

行政中心遷至世宗

2013年7月1日,韓國正式啟用行政中心城市世宗市。韓國16箇中央部門和20個下屬機構(不包括總統府和國會)遷移到世宗辦公。2015年,超10000名公務員在世宗工作。韓國“遷都”世宗屬於行政首都遷移單置,除了安全問題上的關切,一個重要考慮是分解、疏散過於集中的首都功能。

2013年,首爾人口超1000萬人,人口密度超16000人/平方公里,幾乎是紐約的兩倍。幾乎全部的跨國公司總部都設在首爾,首都圈集中了全國人口的46.5%,製造業企業的55%,尖端企業的70%,大企業的88%以及國家公共機構的84%。由於經濟發展倚重於首都,造成地區發展不均衡。同時,首爾過大的都市規模一度帶來惡果:人口密集、地價飛漲、交通擁擠、環境污染。

為應對這些問題,韓國從20世紀60年代起陸續出台相關政策。1982年,韓國政府頒布《首都圈整備規劃法》,通過強制性措施限制首爾市人口過密。對工廠、大學等人口集中地點設施的新建、擴建進行總量控制。

2005年12月,韓國政府再制定《第三次首都圈整備規劃(2006-2020)》,將首都圈分為成長管理圈、密度限制圈和自然保護圈,把以首爾為中心的“單核”空間構造向“多核連線型”空間構造轉化。

東京

建7個副都心、三大新都心

首都病首都
東京的功能疏散始於1958年,當時東京提出了第一次區域規劃,提出圍繞市中心建綠化帶,和副都心新城(新宿、澀谷、池袋)的構想。

1968年,日本進行第二次東京區域規劃,提出將生活、教育、研究等機構設施向郊區疏散。但新城與母城在物質、生活、娛樂方面有較大差距,導致新城居民每天仍在中心區工作和娛樂,對疏散人口作用甚微,人流的往返反而加劇交通負荷。

1976年進行第三次東京區域規劃,主要內容是向新城引導和疏散工業大學,在新城建立大型綜合服務機構與設施,對人口的吸引力大大增強。

1986年,東京第四次區域規劃,將更多功能分散到新城。許多新城已具備較高獨立性。20世紀90年代末期,第五次東京區域規劃,大力推動周邊交通等改造。到2015年,東京已建立7個“副都心”。為將人口和產業進一步從東京中心區域分散到衛星城市,日本還建了“橫濱21世紀未來港”、幕張、埼玉等三大“新都心”。不過,日本實施“去功能化”這一政策也導致經濟減速,出現了“失去的十年”。

亞穆蘇克羅

提到象牙海岸首都,可能有人想起它曾經的首都阿比讓———這個昔日象牙海岸最繁華的城市,被人形容為西非“夢幻之都”。但那只是1983年以前。2015年的阿比讓只是象牙海岸的“經濟首都”。該國“行政首都”位於阿比讓以北240公里的內陸小城亞穆蘇克羅

1983年,象牙海岸政府宣布將首都從阿比讓遷到亞穆蘇克羅,那裡是時任總統博瓦尼的家鄉。這次遷都引起不少爭議。有人認為該國總統浪費巨資折騰。有遊客稱,亞穆蘇克羅是一座“被遺忘的首都”:“整座城市給人的感覺太冷清,人煙稀少,相比阿比讓的繁華,這裡多的是一份寧靜與荒涼。”

專欄作者陶短房曾這樣形容:“對這次遷都行為,許多象牙海岸人不能理解,著名笑星兼歌星達伊哥曾不無譏諷地唱道,象牙海岸的首都,總是離大海越來越遠。另一些人則抱怨,當年的老總統博瓦尼是因為衣錦還鄉的鄉土觀念才會異想天開把首都搬到這么個荒涼的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