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穆蘇克羅

亞穆蘇克羅

亞穆蘇克羅,是象牙海岸的首都,位在阿比讓北方約240公里處。地標建築和平聖母大教堂。

基本信息

地理

亞穆蘇克羅(法語:Yamousoukro)是象牙海岸的首都,位在阿比讓北方約240公里處。亞穆蘇克羅的地理位置是北緯6度50分,西經5度15分(6.8333, -5.25)。

(圖)亞穆蘇克羅亞穆蘇克羅

位於國境中南部,距海岸不到200千米。為了發展內地經濟,並減輕首都阿比讓人口急劇增長的壓力,以及因此帶來的治安惡化等社會問題,政府於1983年3月決定把亞穆蘇克羅作為象牙海岸首都。20世紀初,這裡還只是一座小村莊,現已成為一座頗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

氣候

亞穆蘇克羅地區為赤道氣候帶。特點炎熱潮濕多雨,濕度達80-90%,5月至7月為大雨季,9月中旬至11月底為小雨季,余為旱季,年降雨量1,300-2,200毫米,平均氣溫24-27℃。

教育

有示範性中學、高等公共工程學校和技術教育學院,還有綜合性體育館和國際醫院。

交通

有國際航空站。北京有直接至此的航線。公路通阿比讓、布瓦凱

旅遊

以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和平聖母大教堂”和富麗堂皇的博瓦尼基金會為代表的宏偉建築顯示了政治首都的非凡氣度。中國援建的“議員之家”是亞穆蘇克羅一道亮麗的風景和中科友誼的象徵。
民主黨黨部大樓、郵電通信大樓、國際醫院、高級賓館、別墅和若干有特色的風景區、人工湖已修好。

歷史

(圖)亞穆蘇克羅亞穆蘇克羅
亞西恩戈(KouassiN'Go)的侄甥輩女性雅穆蘇(Yamousso)酋長在法國殖民時代管理當時稱為恩戈克(N'Gokro)的亞穆蘇克羅。當時這個村子有475位居民,是亞庫耶(Akoué)地區的129個村莊之一。雖然對外的外交和貿易關係都已經建立,1909年,在尚拉柏(Djamlabo)的酋長的命令之下,亞庫耶發生了反抗法國統治的事件。位在布亞弗雷(Bouaflé)公路上,距離亞穆蘇克羅七公里的彭茲(Bonzi)被焚毀,當地的法國官員西蒙·莫里斯(SimonMaurice)因為庫亞西恩戈出面協調而逃過一劫。這位備受尊敬的前領袖庫亞西恩戈說服了亞庫耶人放棄了這條只會帶來災難的戰爭之路。當情勢緩和恢復正常之後,西蒙·莫里斯認為彭茲不夠安全,決定把法國軍事站轉移到亞穆蘇克羅,法國行政當局也在當地建立紀念庫亞西恩戈的建築物,並且為了表示對雅穆蘇的敬意,將恩戈克雷更名為亞穆蘇克羅(Yamousoukro)。菲利克斯伍弗耶布尼(FélixHouphouët-Boigny)於1939年成為該村領導人,亞穆蘇克羅仍然只是一個農業小鎮,直到象牙海岸獨立後才開始較大的發展。亞穆蘇克羅是象牙海岸的政治首都,以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和平聖母大教堂”和富麗堂皇的博瓦尼基金會為代表的宏偉建築顯示了政治首都的非凡氣度。中國援建的“議員之家”是亞穆蘇克羅一道亮麗的風景和中科友誼的象徵,於2006年7月交付科方使用。經濟首都:阿比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