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家紡

餘杭家紡

餘杭家紡以其悠久的歷史,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已逐漸形成了紗線、織造、印染、成品及紡織機械、紡織軟體等門類較全、配套協作的產業體系,並形成了專業化分工協作。同時帶動了周邊一大批從事家紡的生產企業,並逐漸形成塊狀特色經濟特徵明顯的家紡產業集群。2002年餘杭區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中國家紡協會授予“中國布藝名城”稱號。餘杭絲綢更是因為入選2001年APEC會議各國元首唐裝面料而享譽海內外,獲得“中國絲綢織造基地”的美名

產業概況

餘杭紡織業歷史久遠。據史料記載,早在秦漢時期餘杭就有比較發達的絲織業,到南宋絲織業已十分繁榮,明清時成為著名的絲綢生產和集散地。改革開放以來,餘杭家紡業如虎添翼,發展迅猛。20世紀80年代末期,運河、崇賢、仁和一批紡織面料的經營者陸續辦起了家紡生產企業,邊生產邊銷售,由僅有幾台織機起家,到90年代逐步發展成規模較大的家紡企業,同時帶動了周邊一大批從事家紡的生產企業,並逐漸形成塊狀特色經濟特徵明顯的家紡產業集群。2002年餘杭區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中國家紡協會授予“中國布藝名城”稱號。餘杭絲綢更是因為入選2001年APEC會議各國元首唐裝面料而享譽海內外,獲得“中國絲綢織造基地”的美名。

餘杭家紡產品主要有窗簾、沙發布藝、床上用品、靜電植絨、花式紗線等。2006年餘杭家紡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82.5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51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18家,擁有各類織機超過2萬餘台,從業人員超過3.5萬人。餘杭家紡產品60%以上出口,產品主要銷售到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地。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家紡業已成為該區擴大出口創匯、增加財政收入、安置勞動就業、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餘杭家紡業已形成了紗線、織造、印染、成品及紡織機械、紡織軟體等門類較全、配套協作的產業體系,並形成了專業化分工協作。產業鏈的逐步延伸帶動家紡產品由窗簾、沙發裝飾面料向上游原線與下游成品發展,如龍頭企業“奧坦斯”斥資建造床上用品生產廠,目前已正式投產,正全力打造“依特曼”成品品牌。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原料市場及終端賣家的發展,餘杭臨平輕紡原料市場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人造纖維集散地,而“布老虎”作為終端賣家通過整合餘杭家紡資源,推出國內首倡的“整體家紡”新概念,其加盟連鎖店已發展到100多家。  

餘杭家紡行業在注重創新的同時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目前區家紡行業已有國家免檢產品2隻、省市級名牌產品(著名商標)20餘只。2006年1月,餘杭區正式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商標協會認定為“浙江省家紡產業商標品牌基地”。此外,家紡協會也已向國家商標總局申請“餘杭家紡”集體商標,目前已通過初審,被國家商標總局正式受理。

2006年家紡研發中心、會展中心、培訓中心、檢測中心四大中心建設項目正相繼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2005年掛牌的家紡研發中心、檢測中心(國家紡織服裝產品監督檢驗中心家紡布藝實驗室)為眾多的中小家紡企業提供設計、研發、諮詢、檢測的公共平台,家紡培訓中心將每年為家紡企業輸送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及一線工人。

餘杭區家紡協會組織家紡企業以整體形象亮相各類專業展會,抱團參展,集中展示區家紡產業的整體實力,為打造區域品牌吶喊。餘杭區家紡協會牽頭,聯合海寧、紹興家紡協會連續三年成功舉辦浙江(中國)家紡展,在展會規模、參展客商、影響力等不斷提升,該展會已被列入杭州“西博會”展覽項目,並在2006年獲得“西博會”創新獎的殊榮。

十大優勢

1、中國家紡第一部國家標準。以“奧坦斯”“眾望”為龍頭的餘杭家紡業與國家紡織品標準化研究所共同承擔了“關於紡織品——裝飾用品織物技術要求的國家標準”。這是中國家紡業的第一部“標準”,在該“標準”中,融入了餘杭家紡業的理念、技術和經驗。
2、ERP軟體設計廣泛運用。以IT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家紡產業,完成了ERP軟體的設計,並已經推廣套用在生產、銷售、管理領域之中。
3、擁有研發設計智慧財產權。據調查,在餘杭家紡業中,有50多家企業建立了各種形式的研發中心或與大專院校、研究所“聯姻”合作開發新產品。據不完全統計,餘杭家紡業每年開發新品在1萬種以上,獲得專利的也不計其數。
4、延伸產品躍居全國首位。年產澡巾100餘萬米,產量占全國的60%以上,且出口日本、韓國。年產圍巾頭巾500萬條以上,頭巾出口中東、西亞,圍巾出口歐洲、美國。小產品,大市場,其數量在全國躍居首位。
5、裝飾錦產品走向全世界。裝飾錦品質上乘,從聯合國國會大廈的歐洲廳到俄國莫斯科歌劇院,從上海的金茂大廈到中國的影視圈內名人,都用上了餘杭打造的裝飾錦。
6、擁有世界最先進的設備。餘杭家紡企業擁有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全套先進設備,如比利時“畢加諾”、比利時“索弗斯”、英國“博納斯”、法國“史陶比爾”等專業紡織機械生產企業出品的設施。大批精良設備織造出精良的產品,在全國家紡業中也不多見。
7、擁有國家級的自主品牌。培育自主品牌,已是眾多家紡企業的共識。“奧坦斯”牌裝飾面料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其商標又被認定為中國弛名商標;“奧坦斯”牌裝飾布、“眾望”牌裝飾布被認定為國家免檢產品,此外還有一大批省、市級名牌產品(著名商標)已基本形成以龍頭企業知名品牌為領航、周邊中小企業共同參與的區域集聚效應,家紡產業區域競爭力明顯增強。
8、擁有省級家紡生產基地。在餘杭,已建立兩個省級家紡生產基地,一在東湖街道,二在崇賢鎮,家紡業里中小企業經過孵化、培育快速成長起來。在4600多餘家家紡企業中,前100家已從小型企業發展成中型企業。“奧坦斯”、“眾望”、“中亞”、“柯力達”、“雅士居”“騰獅”、“海茂”、“美源”等等企業已經邁入億元企業。
9、餘杭家紡企業走出國門。餘杭家紡跨出國門,在美國辦公司,在越南、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辦市場,在世界各地辦門市部,還有的與全球最大的連鎖超市“沃爾瑪”聯手經銷。餘杭人在國外做家紡生意的有1000餘人,人數之多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
10、餘杭家紡註冊集體商標。餘杭家紡協會出面向國家商標局申報成功註冊“餘杭家紡”集體商標,打造地理區域品牌,促進家紡產業結構最佳化和產業鏈延伸,推進家紡產業可持續發展。

餘杭家紡面臨的問題

1、處在家紡產業全球價值鏈低端,附加值低
2、企業總體技術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足
3、龍頭企業帶動性不強,專業化協作體系尚待完善
4、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集群效應不能充分發揮

餘杭家紡產業發展目標

以打造“中國布藝名城”與“世界家紡產業基地”為主要目標,大力實施“品牌化、高端化、國際化、梯隊化”戰略,以“引培優勢企業、加快品牌培育、加大創新投入、最佳化產業鏈條”為抓手,著力推進餘杭家紡產業的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家紡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使餘杭家紡成為市場占有率高、創新能力強、品牌知名度大的全國乃至國際家紡產業基地。
重點發展區域:“一高兩基”的產業空間布局
“一高”:餘杭經濟開發區紡織產業區塊。著力引進大企業、大項目,打造大平台,將該區塊打造成我區家紡產業發展的高地。
“兩基地”:崇賢和仁和基地。根據產業發展現狀,著力於提升製造環節的高技術度和高集聚度,控制和轉移低附加值、高勞動密度的低端紡織加工生產環節,著力提升產業層次,打造餘杭家紡的先進制造中心。
餘杭家紡產業發展思路
品牌化戰略:樹立品牌經營的意識,走自主品牌之路
高端化戰略: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資源整合,通過產品升級、工藝升級和功能升級,推動家紡產業鏈向高端攀升、向終端延伸
國際化戰略:強化國際合作與交流,實施“走出去”戰略
梯隊化戰略:努力培育形成以龍頭企業為骨幹、大量中小企業專業化分工、協作、配套的產業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