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兒子

養育兒子

《養育兒子》,作者唐·艾里姆,由北京出版社於2002年出版。

基本信息

養育兒子

編輯推薦

你只是想幫忙對不對?

每當望著那個渾身髒兮兮還興奮地在沙地里跳上跳下的身影,或置身兒子的“武器庫”里不知從何下腳時,我都會有一種無法抑制的困惑,卻不知道向誰訴說。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養育兒子》,“這本書之所以吸引你的視線,可能是因為你正在養育一個男孩,或者因為你正在養育一個男孩。也許你正想大聲呼喊:“誰來幫幫我!”封面上的這幾句話一下子走進了我的心裡。於是,我毫不猶豫地把這本書搶在手裡。

在我的印象里,4歲的兒子總是毛手毛腳的,吃著吃著飯,“砰”,連飯帶菜散了一地;“喀嚓”一聲,我一下沒拉住,一串很漂亮的手工燈籠就被他剪了個七零八落……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惱火得不得了:“你怎么就不能老實一會兒?”“你怎么搞的,總這么毛手毛腳的?”“你怎么就不能小心點?”回答我的往往是兒子的眼淚:“媽媽,是我不小心弄的。”“媽媽,我沒想把他弄壞。”可正在氣頭的我,常常覺得這只不過是他搗亂的藉口而不予理睬。

可是,前不久,我的看法變了,因為我看到了在《養育兒子》中珍妮寫的一段故事:

一天晚上,5歲的兒子將裝滿葡萄汁的杯子從餐桌上拿回廚房,全神貫注地舉起杯子想將它放到台上。但杯子歪了,葡萄汁灑到他的襯衣上,流到剛剛拖過的地板上。

如果在以前,我可能會生氣地邊拖地邊用一種不友好的語氣大聲地教訓他,責怪他不應該將杯子拿進來。但這一次,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看著他的眼睛,說道,“你確實是想幫忙收拾桌子,是不是?”他說,“是的,但是我將葡萄汁弄灑了。”我微笑著說,“不要擔心,下次你就不會了。這是抹布,我們一起將這裡打掃乾淨。”兒子的自信又恢復了。我意識到,我剛才的做法是多么的正確。我曾經多次看到,一次非常令人得意的事情怎樣在一瞬間就搞砸了,而本來一團糟的事情又怎樣變成一次成功的經歷。

我想,自己就是珍妮以前的樣子。我太過注意兒子把事情辦砸了這個現象本身,而忘了去尋找他這樣做背後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一天,我們在餐館裡吃飯。我杯里的飲料喝完了,兒子拿起大可樂瓶想給我倒可樂,沒想到一下子灑了一桌子。兒子不知所措地看著我,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我拿起一疊餐巾紙一邊擦桌子一邊說:“沒關係的,我知道你是想幫媽媽倒可樂。來,我們先把桌子擦乾淨再一起倒,好不好?”兒子先是愣了一下,然後痛快地說:“好!”便拿起一張紙使勁地擦起來。

看著兒子含淚帶笑的小臉,我知道,自己這次做對了。感謝珍妮!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家庭必備的育兒書,一本丈夫會悄悄從妻子手中偷走的書,它簡單、直接、易於閱讀。

開篇告訴父母男孩子最需要知道三件事:誰是領頭人?規則是什麼?必須按規則辦事嗎?

每個男孩的成長方式雖然不同,但都會表現出一些傾向,如攻擊性和控制欲以及強烈的冒險欲等等。

男孩生命藍圖的內在機置會驅使他去做那些別人理所當然不會去做的事。

男孩成長為堅韌、有責任感男子漢,需要堅定、友善的領路人。

這本書就像一張男孩的生命航海地圖,既標出了激流、險灘,也指明了補給的港灣和岸邊守望的燈塔。

書中大量可操作性的指導,指引父母讓兒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闢精彩的人生航程。

作者簡介

作者唐·艾里姆和珍妮·艾里姆是一對夫婦,美國著名的多產作家。他們曾出版過《養育兒子》、《養育女兒》、《養育青春少年》和《養育家庭》等暢銷書。發行量超過百萬冊。他們二人經常出現在美國的廣播和電視節目中,並提供網路線上服務,為父母在新的、快節奏的、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如何養育健康的孩子提供幫助。

目錄

前言

第一篇男孩與男人——男性的困惑

第一章男孩的麻煩

第二章男孩是由什麼構成的?

第三章男人是培養起來的而非天生

第四章如何成功地培養一個男孩:文化的力量

第二篇 養育團隊

第五章媽媽和爸爸:合作夥伴

第六章內在引導系統:感覺與思維

第七章柵欄:幫助我們的兒子安全成長

第八章真實意圖:觸動他的心靈

第九章愛與限制不足以解決的問題:注意缺陷障礙

第三篇 從遙籃到事業

第十章“如果你能,你就抓住我”的年齡:從出生到7歲

第十一章“我已經上路,卻不知道去向何方”的年齡:8—12歲

第十二章“酷先生”的年齡:13—17歲

第十三章畢業時期:18—29歲

媒體評論

一部急父母所需的、光彩四射的育兒知識寶典。

——約翰·格雷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的作者

一本所有男孩父親的必讀書。

——戈登·克萊,美國父親網的創始人

自你把兒子從醫院抱回家的那一刻起,《養育兒子》就應該開始伴隨你為人父母的歷程了。這本書將給男孩的父母提供大量可操作性的指導。

——羅斯瑪麗·賴特,美國舊金山公共福利協會

這本書是給家長看的,而如何讀好、讀懂它,確實需要一定的閱讀技巧。每個孩子的問題都是獨特的,最關鍵的解決方法就是讓家長自己變成“專家”。這本書具備三個特徵:

第一,這套書可以變成父母的聰明手冊。在跟孩子的交流上,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我自己感覺很蒼白。平常我對孩子比較關注,但是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很蒼白。而這本書讓我多想了很多事情,比如琢磨孩子行為背後的真實意圖。

第二,這本書可以變成一本測試手冊。帶著不同的心情讀這本書,收穫就不一樣。按照這本書的要求主動去做一些事,和碰到問題被動去做是不一樣的。這本書可以起到冊書作用,而且父親的測試和母親的測試是不一樣的。

第三,這本書可以變成一個操作手冊。指的是你碰到事情時就可以翻一翻。有可能它不告訴你這件事該怎么處理,但告訴你一些原則。如柵欄的問題。你是主動地立規矩,還是碰到問題以後再去立規矩,有很大的區別。

這本書有很多故事,文字也很淺白,非常直截了當。讀完以後,把它放在腦子裡。遇到問題以後再去回想書里是怎么說的,收穫會更大一些。

——蘿蔔探長,紅泥巴網站創始人

書摘插圖

第一章 男孩的麻煩

這本書的書名《養育兒子》之所以吸引你的視線,可能是因為你正在期待一個男孩的降生,或者因為你正在養育一個男孩。並且你有一種衝動:想站在這個城市的最高處,大聲地呼喊“誰來幫幫我”。在現今社會,男孩的麻煩在於沒有人知道應該怎樣養育他們,他們只好自己去發現在我們的文化中,男人意味著什麼。?

男孩子最需要知道三件事

7 2歲的盧·鮑爾斯擔任過20年的男童子軍領隊,他說:“男孩子想知道三件事情,第一,誰是領頭人?第二,規則是什麼?第三,必須按規則辦事嗎?要與一個男孩建立穩固的關係,首先,你必須是一個領頭人,而且是一個非常和藹可親的領頭人;其次,只制定可以實施的規則;第三,總是按規則辦事。只有這樣,你才能有一個與男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然後,才是相互尊重以及彼此信任。只有做到以上幾點,男孩子才會聽你的,因為他知道你是站在他一邊的。”

第二章 男孩是由什麼構成的?

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通常會對他們的粗野暴躁感到驚訝和迷惑,甚至沮喪。看著他們,我們不斷地想,“現在應該怎么做?”而且,我們常常會奇怪,這個長大了的脾氣暴躁的小男孩是誰?就在昨天,他還喜歡我們逗他、抱他、抱著他到處走動。站在我們面前的這個非常聰明卻又桀驁不馴的小男子漢到底是誰呢?究竟是什麼奇怪的力量讓他的變化如此之大要弄懂男孩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首先我們必須考慮是什麼塑造了他們,那就是強大的生物力量、獨特的男性心理任務和男性靈魂急切、神秘的呼喚。?

男孩體內的雄性激素對其行為影響巨大,世界上還沒有其他什麼力量能與之相比。因為體內的這種激素,男孩非常富有攻擊性,他們為了贏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也是因為體內的這種激素,他們弄壞家具、砸壞檯燈,使得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常常暗自慶幸自己已經買了住房、健康和汽車保險。這種能發揮如此巨大作用的物質是什麼呢?它就是睪丸素

男性的行為的三種傾向?

我們已經了解到,“Y”染色體有其固定的程式來塑造一個成年男性的身體,它主要通過睪丸素來展現這一藍圖。首先將胚胎變為男性,然後使其發育成男孩並賦予其第二性徵,最後使這個男孩成長為一個成熟的男性。?

睪丸素對男性的行為同樣有著巨大的影響,雖然每個男孩的成長方式不一,但都表現出三種傾向:第一,攻擊性與控制欲;第二,強烈的冒險欲;第三,渴望反覆體驗短期的緊張——釋放的循環。?

第五章 爸爸和媽媽:合作夥伴

父親:回歸之路

在高科技時代,人們為了追逐金錢犧牲了兒子。我們認為只有每周工作五六十甚至七十個小時,才能為我們的孩子提供最優裕的物質生活。但事實上,我們的兒子真正需要的東西卻是我們不願意給予的,那就是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時間。為了成長為一個健康的男人,男孩必須與母親建立親密的關係,這樣他才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性所在;同時他也必須有父親的引導才能了解什麼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這需要時間,並且需要父母做出犧牲。儘管我們擔心我們將不得不犧牲自己的事業或由此所帶來的物質享受,但為了將兒子培養成健康的男人,我們必須願意付出。

第七章 規矩:幫助我們的兒子安全成長

男孩就像牛一樣,長得越大,需要的牧場也越大。但是,不管牧場的大小如何,我們還是應該用柵欄將牧場圍起來。

——一位年老的祖父

設定界限以及越限後的懲罰方針

設定行為界限不是一個民主的過程。

一般來說,有三種養育風格。權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的父母。

研究人員對上述三種家庭的孩子的適應能力進行了追蹤研究,研究結果令人震驚。在放任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很難與其他人合作或者相處,在民主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沒有決斷能力,在權威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成為適應能力最強的人,他們能夠自己做決定、遵守規則、善於與他人合作。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將權威型與獨裁型的養育風格分開,獨裁型可以歸類為第四種養育風格。

最好的養育風格是那種慈愛權威型,這種類型的父母對孩子和藹慈祥,理解孩子並能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父母的這種立場使孩子確信有人對他們負責,並且關心他們,他們相信父母會言出必行,這使孩子不需要對自己所不能控制的事情或情況負責任。

我們所設定的界限必須與兒子的年齡相符合。

我們必須向5歲的男孩制定一些基本的規則,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這時候,他最需要的是重複、耐心和理解,雖然他年齡還小,但最終他能夠理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