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與血脂代謝

飲酒與血脂代謝

關於酒類,多數認為葡萄酒特別是紅葡萄酒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作用,對冠心病有保護作用。而烈性酒對人體危害性較大。儘管飲酒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但不主張血清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病人以飲酒作為其治療選擇。因為飲酒引起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的同時也使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據新民晚報)飲酒對血脂代謝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飲酒對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響。酒中含有乙醇,乙醇對肝臟代謝可產生一系列影響。許多研究表明,酒精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及其亞組分高密度脂蛋白2-膽固醇(HDL2-C)水平。HDL2-C具有將周圍組織細胞的膽固醇轉運到肝臟進行分解代謝和排出的功能。有關飲酒能升高血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確切機理尚不清楚,多數認為可能與酒精對促進高密度脂蛋白在肝臟合成和代謝的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關。
二、飲酒對血甘油三酯水平的影響。酒精除提供更多熱量外,還可刺激脂肪組織釋放脂肪酸,使肝臟合成甘油三酯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增加,並使VLDL及乳糜微粒從血中清除速度減慢,引起血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此外飲酒對血清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影響,僅有少量報導觀察到飲酒可使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輕度下降的現象。
少量飲酒可以改善脂質代謝狀態,防止動脈硬化,減少冠心病發生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表明,每天飲酒量不超過50克,可以減少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防止脂質沉積,從而減少冠心病死亡率。我國哈爾濱醫科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曾研究定量飲酒對人體脂質代謝的影響,發現不論年齡大小,飲酒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顯著高於非飲酒組,並證明飲酒可降低冠心病的發生率,飲酒量以每日20~30克效果較佳。
大量飲酒可抑制脂蛋白酯酶活性,使肝臟合成極低密度脂蛋白增多,血中極低密度脂蛋白清除速度減慢,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大量飲酒還會直接損害肝細胞,釀成肝硬變。且可刺激胃腸黏膜引起糜爛、出血,甚至發生癌變。若1次大量飲酒使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0.4%,即可發生昏迷不醒,嚴重時有生命危險。因此,只有適量飲酒才能對身體有益,否則縱酒無度必將貽害無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