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宮

食宮,經穴別名。宮 五音之一。脾音宮,其音沉宏雄壯,大而和緩。食甘以緩之。 心苦緩, 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濕, 急食苦以燥之。 肺苦氣上逆, 急食苦以泄之。 腎苦燥, 急食辛以潤之。 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心欲軟, 急食鹹以軟之。 脾欲緩, 急食甘以緩之。 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

食宮

食宮,經穴別名。

出處及療法

出《針灸甲乙經》,即陰都,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陰腎經。沖脈、足少陰之會。在上腹部,當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另說在臍上3寸,旁開0.5寸(《針灸甲乙經》);臍上3寸,旁開1.5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布有第八肋間神經,腹壁上動、靜脈。主治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泄瀉,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