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蒲公英[2004年第七號颱風]

颱風蒲公英[2004年第七號颱風]

颱風蒲公英是2004年第七號颱風(名字來源於朝鮮,意為“一種小黃花”)。2004年6月23日在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生成,24日-29日持續增強為二級颱風,7月1日在台灣花蓮登入,7月3日在浙江樂清黃華鎮登入,7月5日後遠離上海並逐漸消失。該颱風為中國南部地區造成大規模強降雨天氣,但由於預警及時並未造成過大的經濟損失。

基本信息

簡介

颱風蒲公英颱風蒲公英

2004年第七號颱風已在太平洋洋面形成,並命名為“蒲公英”(名字來源於朝鮮,意為“一種小黃花”)。28日下午2 時,其中心位於北緯18.3度,東經125.5度,也就是在呂宋島偏東方約 40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度,達到45米/秒的風速,是低氣壓950百帕。預計,颱風“蒲公英”未來24小時內將以15公里/小時的 速度向偏西北方向移動,逐漸向巴士海峽東部海面靠近。

發展過程

颱風蒲公英颱風蒲公英

2004年第7號熱帶風暴於6月23日14時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後,向偏西方向移動,6月24日14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繼續向偏西方向移動,6月27日加強為颱風,折向東北方向移動,並繼續加強,6月29日颱風發展到最強盛時中心氣壓940百帕,中心風速50m/s達15級,7級風圈半徑460公里,10級風圈210公里。颱風進入東經122度以後,轉向偏北方向移動,7月1日10時30分在台灣花蓮登入,7月2日穿過台灣省北部地區後進入東海南部海面繼續向偏北方向移動,颱風減弱為強熱帶風暴,7月3日9點30分中心在浙江樂清黃華鎮登入,繼續沿浙江海岸線北上,經舟山海域轉向東北,20時熱帶風暴中心已經到達上海以東80公里的海面上,即在北緯31.3度,東經122.4度,中心氣壓987百帕,近中心的最大風力9級,距中心大約250公里的地方風力有8級,並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朝東北偏北方向移動,逐漸遠離上海,7月5日08點鐘減弱為低氣壓消失。

颱風特點

颱風蒲公英颱風蒲公英

1、颱風生成時間早、歷時長:“蒲公英”颱風於6月23日14時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於7月5日8點鐘停止編報,歷時將近12天。

2、颱風較強、移動速度較慢,近上海海面時,移速加快:“蒲公英”颱風於6月23日14時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後,首先向偏西方向移動,移動速度較慢,除6月25日颱風的移速達20公里/小時外,在颱風登入以前的移速為10—15公里/小時。在颱風沿西北向移動過程中,颱風中心氣壓也逐漸降低,中心風速逐漸增強最高達15級,6月29日颱風達最強盛時,颱風移速減慢至緩慢狀態。7月3日颱風在浙江登入後,移速才增加,以25—37公里/小時的速度漸漸遠離上海。

3、颱風雲系呈不對稱狀:從“蒲公英”颱風雲系的發育過程來看,該颱風有明顯的不對稱現象。在6月29日之前該颱風呈現出較完整的形態,從衛星雲圖上可看到非常明顯的颱風眼和颱風的螺鏇雲系。當颱風靠近台灣沿海附近時,其雲系逐漸發展成不對稱現象,中心氣壓上升到980百帕,但颱風所到之處強度依然很大,給附近區域帶來8-9級大風,並伴隨著強降雨。

4、颱風風速大:“蒲公英”颱風呈現風力很強的特性,中心最大風速達50m/s,近中心風力達15級,其中12級以上風力持續時間為84個小時。在颱風處於上海臨近海域時,上海外高橋水文站的風力達到7-8級大風,長江口區達到9-10級大風。

5、颱風發展不穩定:“蒲公英”颱風在減弱為熱帶風暴,經過上海繼續北上過程中,中心氣壓又開始增強,由7月4日2點鐘的990百帕增強到7月4日14點鐘的983百帕,後又慢慢減弱,這在歷史颱風中是比較少見的。

影響

颱風蒲公英颱風蒲公英

雖然“蒲公英”颱風在穿過台灣後減弱為強熱帶風暴,於7月3日16時繼續減弱為熱帶風暴,但該颱風依然風力較強,受“蒲公英”颱風北上外圍雲系的影響,上海外高橋水文站風力達到8-9級,又恰逢黃浦江處於大潮汛,因此,上海地區受到了風、雨、潮的綜合考驗,最高潮位超過了警戒水位,由於預報及時,防汛措施得當,大大降低了上海地區因颱風引起的經濟損失。

1、雨情:7月3日20時熱帶風暴中心到達上海以東80公里的海面上,即在北緯31.3度,東經122.4度,中心氣壓987百帕,近中心的最大風力9級,距中心大約250公里的地方風力有8級,全市普降大到暴雨,由於此時颱風雲系非常不對稱,從而造成的降雨也不均勻,暴雨主要集中在上海的北部區域,南部相對較小,其中嘉定、寶山,崇明、浦東新區等地出現了50毫米以上的暴雨,個別站點崇明的新建站出現了129.1毫米的大暴雨,市中心城區雨量相對較小,最大的楊浦區為37毫米,其他各區雨量在20多毫米。

2、風暴潮:“蒲公英”颱風對上海黃浦江潮位的影響非常明顯,7月4日凌晨,上海市黃浦江及沿海的許多站點均出現了近二年來的最高潮位,普遍超警戒水位。其中,長江口區的外高橋站4日01時出現了5.02米最高潮位,超警戒水位(4.90米)0.12米;吳淞口站4日凌晨1時15分水位達5.00米,超4.80米警戒水位0.2米,市中心區黃浦公園站4日01時55分出現了4.73米最高潮位,超警戒水位(4.55米)0.18米,黃浦江上游的米市渡站4日凌晨3時30米水位達3.91米,超警戒水位(3.5米)0.41米。

影響路徑

(1) 生成於菲律賓以東洋面上,後向西移穿越菲律賓,或發源於南海,朝西或西北移動,登入越南和中國海南、廣東省。

(2) 發源於菲律賓以東太平洋上,向西北移動,穿越我國台灣或硫球群島後,登入中國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山東等省。

(3) 發源於菲律賓以東太平洋上,在向西北方向移動了一定距離後,朝東北方向日本、朝鮮移去。

影響太湖流域的熱帶氣鏇以第二條路徑為最多,登入浙江中、北部、上海、江蘇。這次的七號熱帶風暴“蒲公英”也是屬於第二條路徑,7月1日在台灣的花蓮市登入以後,7月3日又在浙江省樂清市黃華鎮登入。

建國以來梅雨期恰遭遇颱風穿越太湖流域地區的年份為1980年、1985年和2001年。1980年梅雨期為6月9日-7月21日,長達42天,8006號颱風於7月11日在廣東汕頭登入,13-14日穿越太湖流域,此時也適逢梅雨期。1985年梅雨期為6月21日-7月7日,共16天,8504號颱風於6月24日在廣東海豐登入,26-27日穿越太湖流域。2001年梅雨期為6月17日到6月27日,2001年的2號強熱帶風暴“飛燕”於6月23日在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鎮登入,6月24日經過太湖流域,此時適逢梅雨期。加上今年的7號颱風“蒲公英”也發生在梅雨期。梅雨遭遇颱風的機率近50多年來發生了4次。

幾點啟示

1、雖然在梅汛期間發生颱風的機率較小,但是由於發生的時間早,許多人容易產生僥倖麻痹思想。從太湖流域梅雨和颱風遭遇的機率看,近幾年有增多的趨勢,因此,務必提高警惕,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2、這次“蒲公英”影響太湖流域時已減弱為熱帶風暴,太湖短時間內風力8-9級,陣風10級,但是颱風造成增水不容忽視,太湖南岸增水達1米多,因此,研究颱風對太湖的影響,特別是增水和風浪特性,對於做好太湖洪水預報和防洪調度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3、儘快實施環湖大堤加固工程,保障環湖大堤安全。保障環湖大堤安全是流域防洪的重要目標之一。目前,環湖大堤在太湖低水位時遭遇10級風浪時就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一旦高水位遭遇颱風,後果將不堪構想。因此,宜儘快研究最佳化環湖大堤的結構,儘快實施環湖大堤加固工程,以保障流域防洪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