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清弊絕

風清弊絕

風清弊絕,是漢語辭彙,讀音為fēnɡ qīnɡ bì jué。出自北宋周敦頤的短篇《拙賦》,原句為“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勞,拙者逸;巧者賊,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嗚呼!天下拙,刑政徹。上安下順,風清弊絕。”詞意為:世風清明,弊政消絕。

基本信息

釋 義 貪污、舞弊的事情沒有了。形容壞事絕跡,社會風氣良好。

出 處 宋·周敦頤《拙賦》:“上安下順,風清弊絕。”

示例:到得鄆城不久,就興利除害,~,吏民無不歡喜。 ★清·俞萬春《蕩寇志》第八十回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社會風氣良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