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卡核心

顯示卡核心

GPU是顯示卡的“心臟”,也就相當於CPU在電腦中的作用,它決定了該顯示卡的檔次和大部分性能,同時也是2D顯示卡和3D顯示卡的區別依據。

基本信息

顯示卡核心CPU 顯示卡核心CPU

顯示卡核心就是指顯示卡的GPU

2D顯示晶片在處理3D圖像和特效時主要依賴CPU的處理能力,稱為“軟加速”。3D顯示晶片是將三維圖像和特效處理功能集中在顯示晶片內,也即所謂的“硬體加速”功能。顯示晶片通常是顯示卡上最大的晶片(也是引腳最多的)。

從顯示卡外觀一般並不能直接看到顯示卡的核心晶片,因為在顯示卡核心上幾乎都覆蓋著散熱片或散熱風扇。

顯示核心上一般都有代碼,不少晶片上能直接看出顯示卡晶片的型號。如Radeon 9550核心的顯示卡核心,核心上的第一排就有Radeon 9550的字樣,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出核心的型號。不過也有核心只是標明了研發代碼,如NVIDIA的NV18、NV31,ATI的R340、R420等等,這些研發代碼表示不同型號的晶片(圖2,圖3)。一般來說晶片都位於整個顯示卡的中央,根據封裝不同,如TPBGA、FC-BGA等,在外觀上也有不小的差異。

從顯示卡核心(GPU)的表面,我們可以看出其複雜程度已經和CPU不相上下。顯示卡核心同樣擁有千萬計甚至以億計算的電晶體數目,在它的內部劃分了不同的功能區域,針對不同的套用有了更加明確的分工。

顯示卡核心的研發廠商並非只有ATI(2006年被AMD收購)和NVIDIA兩家,像以S3、XGI為代表的第三種勢力前兩年也曾復甦過,但終究在研發力度與產品周期方面無法和兩大巨頭對抗。不可否認這些“另類”的顯示卡核心中還是有不少頗具性價比的精品值得我們去關注。

相比起主機板晶片組或CPU的種類來說,顯示卡晶片的種類更加繁多。這些年來,和NVIDIA絕對讓廣大玩家見識了黑客帝國中史密斯那可怕的複製能力。這兩家顯示核心大廠在一年內,就發布了不少新品,像X1300、X1600、X1900,還有NVIDIA的GeForce 7系列……將時間推前一點,同樣是繁花似錦:FX 5200/5600/5700/5800/5900,ATI那邊有Radeon 9100/9200/9600/9700/9800……每種數字後面加個LE、GT、Ultra、XT、SE、PRO又成了一個新產品,更讓人覺得混亂的是數字本身還有“微調”的(像以前的5900和5950)。顯示卡的型號雖然繁多,但它對應的核心型號其實並沒有那么多,幾個不同型號的顯示卡,採用的有可能是同一個顯示核心。通常來說,只要廠家開發出一個核心,就能“克隆”出N多個版本的顯示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