顒

顒,傳說中的一種鳥,形狀像貓頭鷹,長著一副人臉和四隻眼睛而且有耳朵,它發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一出現而天下就會大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顒

顒:yóng

部首筆畫:6

部首:頁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5

五筆86:JMHM

五筆98:JMHM

倉頡:WBMBO

筆順編號:251125214132534

四角號碼:6128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899

顒(繁/簡體字:顒)

UNICODE:9852

基本字義

1、大頭。

2、大。

3、〔~~〕a、肅敬的樣子;b、景仰的樣子;c、波濤洶湧的樣子。

4、仰望:~望。

詳細字義

〈名〉

1、(形聲。從頁( xié),禺( yù)聲。頁,頭。本義:大頭) 同本義 [big head]

顒,大頭也。——《說文》

〈形〉

1、形容大的樣子 [grand]

四牡修廣,其大有顒。——《詩· 小雅·六月》

2、溫和肅敬的樣子 [respectful;solemn and just]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易·觀》。馬注:“敬也。”虞註:“君德有威容貌。”

顒顒夘夘。——《詩·大雅·卷阿》

顒候來報,以慰我思。——遼· 李良嗣《與李處溫使為遼內應書》

3、又如:顒俟(顒候;顒竢。恭敬地等候);顒祈(恭敬地祈求);顒顒夘夘(肅敬軒昂的樣子)

〈動〉

1、仰慕,盼望 [hold sb in high esteem]。

如:顒望(盼望):顒戴(仰慕擁戴);顒想(仰慕懷念);顒仰(仰慕)。

字形結構

繁體字:顒

漢字首尾分解:禺頁

漢字部件分解:禺頁

筆順編號:251125214132534

筆順讀寫:豎折橫橫豎折豎橫捺橫撇豎折撇捺

詞目出處

《山海經》:“又東四百里,曰令丘之山,無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條風自是出。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其鳴自號也,見則天下大旱。”

嘉慶帝顒琰 嘉慶帝顒琰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容切,音喁。《說文》大頭也。
又《廣韻》仰也。《易·觀卦》有孚顒若。《疏》顒,嚴正之貌。《詩·大雅》顒顒卬卬。《傳》顒顒,溫貌。《箋》體貌則顒顒然敬順。《爾雅·釋訓》顒顒卬卬,君之德也。
又大貌。獸壯大者曰顒。《詩·小雅》四牡修廣,其大有顒。

拼音是yong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