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顒[科學家]

陳顒[科學家]

陳顒,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

基本信息

簡介

陳顒陳顒
地球物理學家1942年12月31日生於重慶,籍貫江蘇宿遷。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系。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地震局研究員。曾任國家地震局副局長、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國際地震學和地球內部物理學會(IAPEI)的地震預報和地震災害委員會主席 。
長期從事地震學和實驗岩石物理學研究及其在環境、能源和減災方面的潛在套用。20世紀70年代從事高溫高壓下岩石物理學實驗研究。發展了測量岩石變形的雷射全息技術。發現的岩石熱開裂現象已被套用於核電站的安全性監測。90年代致力於地震預測和地震災害研究。運用地震學、工程科學和經濟學,首次編輯了“全球地震危險性圖和全球地震災害預測圖”。研究地震雷達和城市地球物理學。代表作有TheTangshanGreatEarthquakeof1976:AnAnatomyofDisaster、SeismicHazardandRiskAnalysis:ASimplifiedApproach、 《岩石物理學》《分形幾何學》等。

主要成就

陳顒,江蘇宿遷人,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965年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系畢業後,一直從事地震學和實驗岩石物理學研究工作。1966-1973年在邢台地震現場進行地震觀測和震源物理理論研究。1974年以後,開展高溫高壓下岩石物性實驗研究。90年代以來,領導國際地震學和地球內部物理學學會(IASPEI)和國際地震工程學會(IAEE)的一個聯合工作小組將地震學、工程學和經濟學相結合,進行全球地震災害預測研究。共發表論文百餘篇,專著、譯著10餘部。
陳顒先後擔任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所長,中國地震局副局長等職。2004年5月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院長。1992年起任IASPEI的地震預報和地震災害委員會主席,國際地震中心(ISC)執行理事。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8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獎。現任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震學會副理事長。

少年時期

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年輕時期打下的良好科學基礎,良好的親職教育環境、許多終生難忘的好老師好朋友喚起了陳顒對科學的興趣,並使這種興趣保持下去。
首先給陳顒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父親。他的父親畢業於當時的國立大學,此後,一直教了55年的數學課。父親是陳顒的啟蒙老師,他對陳顒的教育方式很獨特。而陳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尤其是年少時對數學的熱愛以及紮實的數理基礎大都得益於父親那隨意卻又獨特的教育。上中學時每逢周末回家,父親總是笑眯眯地從抽斗中拿出一頁劃了幾行字的紙,對他說,這裡有兩道數學題,我解不出,你拿去看看吧。每逢這時,陳顒總是欣然領命,默默地走到另一間屋子裡,關上房門,靜靜思索。時間在悄然流逝……當再次走出房門交出答卷的時候,他總能隱隱地感覺到父親慈愛的眼光里流露著一種滿意。若干年後,陳顒漸漸知曉這些題目都出自歷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試題。很難定量計算出陳顒從父親的這種教育方式中獲得了怎樣的收益,但可以確定的是陳顒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在這種方式下得以一天天增強,對問題的思維方式也在日益拓寬、成熟。有時陳顒不得不放棄思考問題的常規方法,轉而求助於各種新奇、逆向或極端的非常規思維方式。這對於多年以後研究簡化地震災害模型等問題大有裨益。陳顒與父親之間的“數學遊戲”一直持續了多年,而陳顒對數學的興趣也與日俱增。
從父親的身上,陳顒學會了敬業,學會了嚴謹,也學會了正直。然而,在他一生中還有一位他無法忘懷的人,儘管她沒有進過正式的學堂,沒有留下隻言片語的作品,卻給我留下了一本厚厚的無字的人生之書,那就是他的外祖母。
外祖母是傳統中國女性的縮影。在那個戰亂年代裡,外祖母和陳顒相依為命。為了維持生計,她每日起早貪黑磨豆漿,挑著重重的擔子沿街叫賣。60年代初的困難時期,為能讓孩子們能多吃一些,長好身體,她總是在吃飯時藉口吃過了,然後看著幾個小輩貪吃的樣子微笑。直到有一天晚上幫助外祖母燙腳時,陳顒才突然發現她已經骨瘦如柴,弱不堪言了。陳顒一頭撲到她的懷裡哭了,外祖母也哭了。那一刻,陳顒真正理解了外祖母,我突然間讀懂了多年來她一成不變的眼光里寄予的期望和默默的、無怨無悔的奉獻。
除了良好的親職教育環境之外,優秀的學校教育也為陳顒日後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50年陳顒隨父母遷居到北京,年僅8歲的他憑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獨自一人為自己的“前程”奔波起來,徑直闖入師大附小校門,通過了測試後,正式成為一名新生。幾年後,陳顒又因為成績優異免試升入師大附中。
天底下的所有學生都有一個共性——怕考試。說到考試,有一件小事讓陳顒記憶猶新。與國小相比,附中的特點表現在對學生的嚴格管理上。那時學校每周都有一次考試。初二的某次物理考試題目只有一道:“從行走的汽車上橫向拋出一隻皮球,問站在路面上觀看這隻球的運動軌跡如何?”分數出來後,陳顒破天荒地拿了個不及格,這是他學生生涯中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不及格。從那以後,陳顒變成了一個愛動腦筋、愛動手、努力學習的人。
1957年,陳顒升入高中部。當時全國上下正在進行反右運動,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被打亂,而陳顒卻藉此機會自學完了高中三年的數學和物理課程。儘管對於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只是粗淺的,但其中的主要概念與方法卻已在腦海中留下了印記,這對以後的學習有很大幫助。高中三年級時,陳顒被選為老師的任課助手,常常利用業餘的時間為同學們答疑,其間最妙的感覺莫過於找到“一題多解”後的喜悅。33年後,一位同事開玩笑地拿出一份1990年的高考數學和物理試題,陳顒竟不費力地解答出來。回過頭再想想,若不是當初主動學知識,而只是機械地死記硬背,恐怕表現出來的不再會是此刻的從容了。
人生有涯,而知識的海洋則是無窮無盡的。對知識的精確掌握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明了如何學習,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這將會終生受用。在師大附中的學習期間,陳顒摸索出了一套學習知識的方法,這種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概括起來只有兩句話:學習靠自己,自我為主,老師為輔;學習要有動力和濃厚的興趣。
1960年,陳顒參加了高考,以名列北京市前茅的成績如願以償地邁進了中國科技大學的校門,開始了人生歷程中又一個關鍵時期。在此期間,他有幸能夠聆聽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傅承義先生、著名的物理學家嚴濟慈教授的授課,更有幸地到傅承義老師親自指導做畢業論文。他們不但學識淵博、治學嚴謹,而且為人正直、關心後輩,對陳顒的一生產生了深深的影響。

投身科研

1965年大學畢業後,陳顒一直從事地震學和實驗岩石物理學研究工作。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我國地震史上可謂是一段不尋常的日子。這期間中國大陸發生了多次6、7級地震,不少還發生在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裡。1966年,河北邢台發生強烈地震,陳顒受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派遣,前往邢台震中區進行現場工作。沒曾料到這一乾就是5年——整整5年的野外觀測。野外觀測十分辛苦,除了東奔西跑之外,最困難的是交流,往往幾天、半個月裡只有兩個人作伴,若夥伴有事告假,他便只能整天與地震圖和各種儀器為伴。
兩個特殊原因決定了他必須要這么做:第一,什麼樣的地球物理觀測對於地震預報研究最為有效?早在1887年我國在台北就已經有了中國近代最早的地震儀器記錄(並不比國外的地震記錄晚很多);1930年李善邦先生在北京鷲峰建立了中國人設定的第一個震台站,但中國學者正式注重地震問題的研究卻是始於幾次慘重代價之後。沒有人能有理有據地回答這個問題。當時採用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既然無從選擇,就統統試一試。不論是地電、地磁、地應力場、重力異常等,還是水化學、水文地質等較為科學的手段,甚至普通老百姓提供的貓、狗、蛇等動物的古怪行為,以及“地光”、水井等異常徵兆也都被一一記載入案。第二,正逢文文革“抓革命,促生產”之時,陳顒隨同少數人來到邢台地震現場“促生產”。坐在車上,頭頂著一片灰濛濛的天,他們來到了破壞最為嚴重的震中現場。沒有更多的言語,死一樣的沉寂籠罩著每個人,我們的心中都被一種震撼衝擊著,生命的悲劇由於我們的無能為力越顯沉痛。我們必須做點什麼,但又從哪兒開始呢?大學五年的課程一直是在紙上進行著操練演習,與真真切切的現場完全是兩碼事——沒有窗明几淨的教室和循循善誘的好老師,只有滿目廢墟與倖存者。陳顒從簡單的儀器操作開始,大膽擺弄起各種地震儀器,壞了就先小心地從裡到外檢查一番,然後再拆拆補補,卸卸裝裝;開心的時刻莫過於讓一台儀器起死回生,看著它在地震現場再度大顯身手。現場資料的處理和結果的分析大都在結束了一天的測量之後進行,窩在小小的野外帳篷里,沉浸在鉛筆與計算尺的交替運算中,其中的樂趣讓至今還久久回味。
地震之後的現場幾乎見不到一棟完整挺立的建築物,更為惱人的是餘震接二連三地發生,其間也不乏幾次強烈的震動。我們就自己動手用土坯塔起簡陋的矮小的房屋,時不時長吟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1968年,陳顒與妻子楊傑英結婚了。楊傑英是原來陳顒在北京時的鄰居,從小一起戲耍,一起長大。那時她在北京已是“工人宣傳隊”的一名成員,本該與陳顒這類反動學術權威的兒子劃清界限的,別的人都“退避三舍”而惟恐不及,獨她雖為一女子,卻以驚人的勇氣在這個非常的時期給予了陳顒莫大的信任、關懷與支持。30多年以來,妻子一直在默默中奉獻,無怨無悔地承擔種種不幸與挫折。
5年艱苦的野外工作磨練了陳顒的意志,也促成了他與地震科學的不解之緣。陳顒逐漸認識到地震領域是科學上的一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它的進展狀態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地震這種毀滅性災害的面前,人類顯得太過渺小。慌亂與無助似乎不應該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我們總得做點什麼,即使微小,也可以涓涓成河。陳顒決定將自己畢生的精力投入在這片荒地的開墾上。至今30餘載了,仍在不知疲倦地履行著自己的諾言。

碩果纍纍

歷經多年的艱苦努力和辛勤耕耘,陳顒在地震災害領域裡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績,為地震災害學的建設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在我國實驗地球物理領域內,陳顒院士最早開拓發展了岩石物理實驗研究,他發現的岩石熱開裂現象已被套用於核電站的安全性監測。他關於岩石受熱開裂的研究,已被國際上用來研究核廢料處理的熱應力問題;他提出的“圖像動力學”作為研究地震過程的新方向,通過分形幾何學及混沌動力學建立多維離散模型,進行地震預測,並將地震學與工程科學和經濟學結合在一起,首次編輯了全球地震危險性和全球地震災害預測圖,該圖套用範圍廣泛,現已被聯合國等機構用於減災規劃。
他曾先後擔任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所長、國家地震局副局長、國家地震預報和地震災害委員會主席,國際地震中心執行董事;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8年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陳顒認為,對於一個基礎研究工作者,首先不是如何把自己的成果做得體面、漂亮,向人們展示,而是要有很好的“idea”,即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想法。思想的火花永遠不會過時,它總是嶄新和富有生命力的。

人才培養

1978年,科學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破土出芽,並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36歲的陳顒研究員,作為一名兼職教授,滿懷熱情地站在研究生院的講台上,開設了他的第一門課程。二十多年過去了,陳顒教授先後在研究生院開設了6門課程,正式出版了三本教材,是研究生院教師中開課最多的導師。無論是在擔任國家地震局副局長等行政職務工作異常繁忙的時候,還是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後,他都沒有放棄教學工作,仍然作為一名教師,在講台上、在實驗室中揮灑著激情和汗水,默默地耕耘在研究生教育這片土地上。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陳顒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為我國的地學研究生培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重視實驗課程,提高學生實驗技能”給第一屆研究生上課時,陳教授要求同時開兩門課,一門是“岩石力學”理論課,另一門是“實驗岩石力學”。在教學過程中,他不僅傳授系統的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直接到位於三里河的實驗室做實驗,掌握實驗方法。
當時,研究生院的院址在林學院院內,學生到外邊做實驗較遠,不好組織,加之“文革”後剛恢復招生,大家都比較重視課堂教學,對實驗技能有所忽略。但是,陳顒教授堅持讓學生通過實施實驗方案了解岩石力學的實驗設備,使研究生掌握岩石破裂機制的電學、聲學、光學等測量方法,並根據自己十多年的實驗經驗,提出具體注意事項,直接指導學生提高從事科學研究的實驗技能。
他還把地學教研室的主任和教學秘書請到三里河實驗室,親自演示從製作岩石樣品到測出各種數據的全過程以及具體的機器操作,以此引起教研室領導對實驗課的重視。
陳教授的實驗教學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許多學過此課的研究生,回所後都能夠直接從事科學研究,受到導師和所里的好評。1987年,研究生院首次進行優秀課程的評選,陳教授的“實驗岩石力學”課程獲得優秀課程獎。
“將最新成果引入課堂,拓寬學生視野”1985年,陳教授增開了第三門課程“新技術在地球科學中的套用”。80年代初,研究生院實驗設備很少,學生在所里上“實驗岩石力學”課,第一次用到伺服控制壓機控制岩石的破裂,第一次見到岩樣的變形速率是由計算機給定的,面對先進的自動控制儀器設備,學生都驚嘆起來。看到此情景,陳老師萌發了開設新技術套用課程的想法。之後,他親自主講了“CT技術、深鑽技術與測震技術”;同時,他還邀請科研一線的專家講了“空間技術的套用”、“地殼形變測量”、“地球物理探測”、“計算機的套用”、“新年代學”、“高溫高壓技術”、“地球化學新技術”等講座。
在課堂上講授完理論課後,他要求學生直接到位於白家疃的國家地震基準台站實習,親自了解新技術在地震台站網的套用,親眼目睹我國基準台站的數據套用於地震預報、預測。
短短60學時的課程,不僅使學生對新技術在地震台站台網和地球科學中的套用有了廣泛的認識,而且對於他們後來的科學研究生涯也產生了長遠的影響。一位1985年學過該課的學生,雖然已經出國並從事另外的專業工作,但仍然對當年學過的這門課印象深刻。他說,這門課程真正是大師開的課,站得高,望得遠,老師的學術思想前衛,有的內容甚至是他出國後國外也才開始關注。這樣的課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研究生應學的課。
“追蹤國際前沿,發掘新的教學生長點”陳教授不僅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且非常重視新知識和新信息的傳播,在不斷追蹤科學前沿的同時,尋找新的教學點,開設新課。
1982年分形套用於生態學和物理學,1989年我國召開第一屆全國分行理論及套用學術討論會。同年,他在研究生院首開關於分形、混沌動力學的講座課程,之後連續六年開設了“分形幾何學”、“混沌動力學預測問題”課程。
在課堂上,他引導學生討論研究複雜的地學現象,探討套用的可能,從而解決地學中的有關地震預報、各種災害預報的預測問題,大大激活了研究生探討未知世界的興趣與潛能。
1993年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中,首次列出了“分形論及其套用”的研究內容,陳教授及時把這一重要動態告知研究生,實現了課堂教學內容與前沿研究項目之間的零距離。1998年,他編著出版了教材《分形幾何學》。如今,分形幾何已與傳統的歐氏幾何學一樣,成為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該研究領域的科研隊伍不斷壯大,新的成果不斷出現,陳教授成為了這一領域許多研究人員的啟蒙老師。
二十多年來,陳顒教授一直活躍在研究生院的講台上,有上千名研究生聽過他的課,跟隨他去過野外的地震台站台網。現在,他仍然在不斷地探索著新的教學生長點,準備開設新的課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