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損傷

頭部損傷:對頭部較嚴重的打擊,可以產生劇烈腦震盪。傷者暈倒,暫時失去知覺,可能出現比輕微腦震盪嚴重的記憶缺失,而且失憶的時間較長。

概述

對頭部較嚴重的打擊,可以產生劇烈腦震盪。傷者暈倒,暫時失去知覺,可能出現比輕微腦震盪嚴重的記憶缺失,而且失憶的時間較長。某些病例中,傷者的個性有輕微改變,此外再沒有什麼損傷的痕跡。儘管腦震盪是很普通的,不一定嚴重,但是凡因頭部損傷而失去知覺的人,甦醒後都應該去看醫生,以便查出有沒有更嚴重的損傷,例如顱骨骨折。

昏迷到底是怎么回事?昏迷的人會醒過來嗎?

一次嚴重的外傷或腦部打擊可使人失去知覺。如果失去知覺的情況持續一個不很短的時期,我們說傷者處於昏迷狀態——這時他不能張開眼睛,不能說話,對命令沒有反應,對周圍的情況完全沒有知覺,環境對他也不產生影響。某些人持續昏迷幾個星期、幾個月、幾年或直至死亡。顯然,一個昏迷的人需要特殊的照顧。起初可能需要接上呼吸機,待病情穩定下來,極大多數昏迷的人會自己呼吸。昏迷的人可能通過鼻飼管餵食(飼管經鼻插入胃腔),也可能要施行胃造口術把飼管直接經胃壁插入胃腔。雖然腦部外科手術不能使昏迷的人復甦。但是傷者可能必須動手術治療引起致昏迷的腦部創傷。許多人會從昏迷中醒來,有些人有輕微的後遺症,有些沒有,另一些則有較持久的損傷症狀,例如個性改變、肌肉無力、行走困難、驚厥等。

一個人因頭部外傷住院,醫生怎樣才能正確地判斷他的腦出了什麼毛病呢?

腦和腦直接指揮的神經控制身體各部分及其功能,腦的不同部位控制身體的不同部位,醫生可藉此了解腦損傷的性質和範圍。主要的診斷線索或許來自傷者的身體反應、行為和動作,而非來自腦部本身。醫生會留意有沒有腦損傷的症狀,如肌肉癱瘓,特別注意癱瘓的類型和部位。醫生也要檢查傷者的說話能力、聽覺、視覺和理解能力,以推斷傷者腦內的什麼部位受到損傷,嚴重程度如何。為了治療傷者,醫生還需要更多的資料。為此可以做腦電圖檢查或電腦X射線斷層掃描,以了解腦的內部情況。醫生一旦確診出病人腦部受損,能做些什麼呢?能做的事情極多,例如引起顱骨損傷和腦損傷的因素。至於採取什麼具體措施,則視乎個別情形而定,因為一種做法在某種情況下是合適的,在另一種情況下可能並不合適,甚至是行不通的。經病學家是專研究腦、神經、脊髓疾患和損傷的專家,他在選定治療方法之前須考慮很多可能性。他經常與其他處理頭部外傷的專家商議,選定最佳的治療方式。輕微腦震盪者可能只須臥床休息,頂多在醫院裡接受觀察一兩天。由碎骨、子彈等引起腦損傷者,通常要做外科手術,有時卻不可能動手術,要視乎腦腫脹的程度和損傷的部位而定。在頭顱內有大的血凝塊,必須緊急去除,以免腦細胞進一步損傷。目前尚沒有藥物可治療腦部損傷或幫助細胞再生,藥物通常只用來治療症狀(如抗驚厥藥)和減輕腦腫脹(如利尿劑)。一旦引起損傷的直接原因受到控制,並且住院期間腦已經很快康復,傷者可重新訓練腦子,使腦功能儘可能恢復到正常水平,這個過程可能需要許多天、許多個星期、許多個月、甚至許多年。訓練的方法依損傷所造成的損害類型而異,這又取決於腦受損的範圍。腦損傷造成的殘障,可以是身體上的(肌肉失去應有的功能)、精神上的或情感上的(情緒失常)。專家能幫助傷者從各類型的損傷中康復過來,只要肯難苦努力和有耐心,大多數障礙都可能克服。司機和乘客扣好安全帶,一旦遇到車禍,真的能保護頭部不受損傷嗎?這確實是有幫助的。年齡在一至三十五歲的人,車禍造成的死亡率比任何其他單一的原因要高,死者中許多是頭部受傷致死的。假如他們曾扣好安全帶,很可能不會受傷;即使受傷,或許不致喪生。坐在車內的人,在一次車禍中實際上要受到三次撞擊:第一次是汽車和其他物體——一顆樹、一堵牆或另一輛汽車——的撞擊。這種碰撞使汽車幾乎立即停止。不幸的是,在發生撞擊的一瞬間,駕駛員和乘客正在高速前進,直到和汽車的某部位發生碰撞才停下來,例如擋風玻璃是前座乘客的頭部最可能碰撞到的。這是第二次撞擊,使頭部停止向前,同時可能導致顱骨骨折。一連串的活動仍然沒有結束。第三次撞擊發生在腦和顱骨的內壁間,這時候顱骨已停止向前而腦還沒有停下來,因此發生撞擊。後兩次的撞擊,即第二次和第三次撞擊,能奪人性命。很明顯,要避免乘客的頭部受到這類撞擊,就必須防止頭部撞向任何硬物。安全帶能限制乘客的活動,在車禍中防止乘客突然前傾。雖然安全帶並不能防止前沖的腦碰到顱骨。但是安全帶所產生的輕度拉力有助於在身體完全停止前沖之前減慢其前沖速度,結果在許多情況下減輕腦撞向顱骨的力,從而保護了這個人體內最重要的器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