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區第一中學

順義區第一中學

北京市順義區第一中學簡稱順義一中,成立於1956年。順義一中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一所京郊名校,並於2000年進入北京市高中示範校建設序列。5000平米的教學樓,2400平米的實驗樓,3000平米的多功能信息樓和13600平米的科技實驗大樓,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基本信息

辦學條件

教室、實驗樓里先進的教學設備及實驗設備使教學手段更加現代化。圖書館裡10餘萬冊的藏書,閱覽室里500餘種書報雜誌可以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千兆校園網可實現師生信息快遞和資源共享的願望。信息樓中的網路教室則使學生們登上了通往現代化的快車。正在施工的多功能體育館、人造草坪和四百米標準塑膠跑道構成的運動場地則是學生們課外活動的樂園。

學校現有40個教學班,2000多名在校生,200多名教職工。

學校領導班子團結務實、開拓進取,帶領全校教職工始終以"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創一流"作為工作準則,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學校各方面工作碩果纍纍,成效顯著。順義區教委於2002年11月28日舉辦的史校長辦學思想與實踐研討會,是我區教育發展歷史上的第一次校長辦學思想研討會,這使順義一中的辦學經驗得以向全區推廣。學校先後獲"全國中學貫徹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等五項國家級榮譽稱號和"北京市普教系統先進集體"、"首都文明單位標兵"、"北京市花園式學校"等27項市級榮譽稱號。北京市教委領導對學校的評價是"設備全國一流,管理全國一流,辦學水平全國一流"。

目前,我校已執行新課程標準,突出學科教學的層次性和選擇性,大面積開設選修課,進行研究性學習。圖書館、閱覽室、網路教室、實驗室、標本室等全面向學生開放,以滿足學生的課前、課外、周末、假期自主學習的需要。

我校的育人宗旨是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發展自己的特長,使每一位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都能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學校全體幹部教師真誠地歡迎每一位立志考上理想大學的優秀初三畢業生報考我校。我們將以最強的師資陣容,最先進的現代化教學設備,最優秀的育人環境和最科學的管埋機制幫助你實現大學的之夢。

學校辦學條件優越,占地面積44666平方米,建築面積39800平方米。建有高標準的科技實驗大樓、學術報告廳、多功能體育館、400米跑道塑膠操場及幾十個學科專用教室。所有教室安裝了投影機、視頻展台、閉路電視及錄音設備。校園網450個終端遍布每一間教室和辦公室。所有任課教師人手一部筆記本電腦。圖書館藏書12萬餘冊,報刊480餘種,有356平方米的學生閱覽大廳和110平方米的教師閱覽室。校園環境優美整潔,是北京市最早的花園式學校之一。

成績

隨著3+x的高考改革不斷深化,順義一中在課程設定課程改革和學生實踐基地開發等方面取得長足進展,創出了健康有序、寬鬆和諧、開放有效、激勵先進的育人環境,一批批創新型人才脫穎而出。2000年的高考,何潤豐以683分的成績奪得北京市理科狀元,全區600分以上29名中,我校占 17名,順義區文科前四名也被我校以楊華為首的四名同學包攬。2001年高考我校喜獲全面豐收,蒙佳玥以609分、王學良以672分的優異成績分獲我區文、理狀元,當年考入清華北大23人,全區600分以上的考生中我校占二分之一。2002年我校高考成績更是令人矚目,吳宇以689分獲得順義區理科狀元,全區650分以上8人中我校占4人。重點大學錄取386人。上線率60%,本科以上錄取562人,上線率80%,25人考上清華北大,創我校歷史紀錄。

半個世紀以來,學校認真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踏踏實實辦學,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的各類人才。而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有一中人奮鬥的足跡;現代化的生產車間內,高精尖的實驗室里,都有一中人拼搏的身影。

半個世紀以來,經過不斷積澱和豐富,學校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文明的校風、嚴謹的教風和紮實的學風。近些年來,學校高揚科研興校的大旗,逐步形成了務實和研究兩大特色,教師隊伍素質過硬,優秀教師不斷湧現。近幾年,學校在教育教學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獲得國際級榮譽稱號7個,市級榮譽100多個。連續11年被評為首都文明單位標兵。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出了數以萬計的優秀畢業生。

學校師資優良,有國家級勞模4人、北京市特級教師4人,市級學科帶頭人3人,市級骨幹教師17人,市紫禁杯班主任19人,區首席教師4人,區學科帶頭人14人,區園丁新星7人,區級骨幹教師40人。90%的專任教師擁有研究生學歷和研究生課程班結業證書。“十一五”期間,承擔了十項國家、市、區級課題研究,發表和獲獎的論文、報告等研究成果達500多篇,其中編寫或參與編寫專著83部,市級以上發表或獲獎文章300多篇。

校訓

養德博學篤行

校訓是全校師生修身、治學和實踐的前進方向和奮鬥目標。我校於80年代末期制定了“崇真求實、勤學好問、尊師愛生、艱苦奮鬥、身心健美”的二十字校訓,二十年中順義一中人在校訓的引領下創造出了輝煌的業績,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在廣泛徵求全校師生基礎上,我校決定自2006年5月1日以“養德、博學、篤行”六個字為新校訓。

“養德”,即修養德行,語出《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在強調品行、修為的重要性。“養德”對教師而言是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對學生而言則是要形成高尚的道德觀和世界觀。

“博學”、“篤行”,語出《四書》十九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

“博學”即廣博地治學,意思是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並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篤行”即堅定地踐行,這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即要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目標明確、意志堅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以此為訓,為全校師生的修身、治學和實踐提供了前進的方向和奮鬥的目標。願全校師生以新校訓為準則,不斷提高、不斷進步。

校徽

設計說明:中心圖案由順義一中四個字的拼音字頭“SYYZ”演變而成,圖案形象的整體含義是:潮白河邊一群青年學子朝氣蓬勃,翩翩起舞。嫩綠色圖案是兩株健壯的幼苗,寓意青年學子茁壯成長。幼苗枝葉的交聯,寓意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大紅的飄帶,又似幼苗身邊堅強的守衛,意寓學生得到母親河的豐富滋養。整體的圓形結構和內在的對稱性,取和諧發展之意;以紅色為主色調,契合社會主義的教育方向。

校歌

望燕山翠峰疊嶂,看潮白碧波蕩漾,

城關古鎮傳薪火,綠港新城育棟樑。

養美德,務本求實,重研究,教學相長。

追求卓越謀創新,優良校風永發揚。

像綠竹節節挺拔,像磐石堅強如剛,

胸懷成才的夢想,莘莘學子聚一堂。

報父母,辛勤撫育;報恩師,精心培養。

品學兼修健身心,爭做祖國棟樑。

北京市順義區中學

初級中學一般是指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學。高級中學是指高中階段的中學。盤點北京市順義區中學。

北京市郊區縣重點中學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