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公元前232~前202)

項羽(公元前232~前202)

正文

中國秦漢之際反秦起義軍首領,軍事統帥。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楚國將門後裔。秦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兵反秦。次年九月巨鹿之戰率楚軍主力救趙,渡漳河後破釜沉舟,奮力死戰,大破秦軍,為諸侯上將軍。繼又迫使秦將章邯全軍投降,加速了秦王朝的滅亡。秦亡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諸侯,造成割據局面,加之燒殺擄掠,喪失人心,諸侯紛紛叛離。漢王二年(公元前 205)三月,漢王劉邦乘項羽率楚軍主力北上擊齊之機,率56萬諸侯聯軍攻楚,一舉占領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項羽隨即率 3萬精兵遠道奔襲彭城,大敗聯軍,幾乎生擒劉邦(見彭城之戰)。此後,在長達三年的楚漢成皋之戰中,項羽雖幾次擊敗劉邦,陷漢軍於困境,但終因不度大勢,不善用人,缺乏全面籌謀,被動應付,以致兵疲食盡,喪失優勢,後被漢軍圍困於垓下(今安徽靈璧南)。項羽決戰失利,慷慨悲歌,潰圍而出,自刎於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一說自刎於東城)。《漢書·藝文志》記有項羽兵書一篇,已亡佚。
項羽(公元前232~前202)項羽(公元前232~前202)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