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顯學第五十

韓非子·顯學第五十是一首由作者韓非在先秦時期創作的文言文。

作者原文一

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1也。墨之所至,墨翟2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3之儒,有子思4之儒,有顏氏5之儒,有孟氏6之儒,有漆雕氏7之儒,有仲良氏8之儒,有孫氏9之儒,有樂正氏10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芮氏11之墨,有相夫氏12之墨,有鄧陵氏13之墨。故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捨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孔、墨不可復生,將誰使定世之學乎?孔子、墨子俱道堯14、舜15,而取捨不同,皆自謂真堯、舜,堯、舜不復生,將誰使定儒、墨之誠乎?殷、周七百餘歲,虞、夏二千餘歲,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審堯、舜之道於三千歲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故明據先王,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也。愚誣之學,雜反之行,明主弗受也。

注釋

1.孔丘:(公元前551~前479)中國春秋後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2.墨子:中國戰國初期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姓墨名翟,其生卒年月,歷史上無確切記載。
3.子張:姓顓(zhuan專)孫,名師,字子張。孔子的學生。春秋末陳國陽城(今河南省淮陽)人。少孔子四十八歲。
4.子思:(公元前483年~前402年)是戰國初期思想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孫。相傳曾授業於曾子。孟子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發揮子思的思想,形成思孟學派。
5.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姓顏,名回,字子淵。春秋末魯國人。少孔子三十歲。
6.孟子:(約前372――前 289) 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最有影響的大師,封建時代被尊為“亞聖”,又與孔子並稱“孔孟”。
7.漆彤開:孔子的學生。姓漆彤,名開,字子開,又稱子若。春秋末魯國人。少孔子十一歲。據《漢書藝文志》記載,他的後代著有《漆雕子》十三篇,成為儒家的一派。
8.仲良氏:名懷,魯國人。據《小戴禮記·檀弓上》、《詩·鄘風·定之方中》毛傳引仲梁子語,則仲梁子乃兼有曾子、子夏二家之學派。
9.孫氏:恐脫一“公”字,應為公孫尼子。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有《公孫尼子》二十八篇。
10.樂正子:名克,孟子的學生,當時正在魯國做官。《孟子·梁惠王下》:“樂正子入見。”《孟子·告子下》:“魯欲使樂正子為政。”
11.相里氏:孫詒讓《墨子閒詁墨學傳授考》:“相里子,名勤,南方之墨師也。
12.相夫氏:《元和姓篡》引《韓子》作“伯夫氏”。
13.鄧陵子:南方之墨者,誦《墨經》,見《莊子天下篇》,據《元和姓篡》,鄧陵子蓋楚人。
14.堯:中國古代的皇帝陶唐氏之號。生於伊,嗣後耆,故稱伊耆氏;初封陶,後徙唐;又稱“伊唐氏”。
15.舜:中國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姚姓,有虞氏,名重華,史稱虞舜。相傳因四岳推舉,堯命他攝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鯀、共工、餞兜和三苗等四人。堯去世後繼位,又諮詢四岳,挑選賢人治理民事,並選拔治水有功的禹為繼承人。

譯文

社會上名聲顯赫的學派,是儒家、墨家。儒家造詣最高的,是孔子。墨家造詣最高的,是墨翟。自從孔子死後,有子張一派的儒家,有子思一派的儒家,有顏回一派的儒家,有孟子一派的儒家,有漆雕啟一派的儒家,有仲良子一派的儒家,有公孫尼子一派的儒家,有樂正子一派的儒家。自從墨子死後,有相里勤一派的墨家,有相夫子一派的墨家,有鄧陵子一派的墨家。所以在孔子、墨子死後,儒家分成八派,墨家分為三派,他們的學問所取捨的各不相同,都自稱為是真正的孔家、墨家思想,孔子、墨子不可能再復生,那將讓誰來判定當代的這些學派是不是得了孔、墨的真傳呢?孔子、墨子都稱道堯、舜,而取捨亦不同,卻也都說自己的主張是真正的堯、舜的思想,堯、舜不可能再復生,那將讓誰來確定儒家、墨家究竟哪一家的說法是真的呢?殷商朝、周朝各自都有七百餘年的歷史,虞、夏到現在有兩千多年了,而不能斷定儒家、墨家的真假;如今想要審察三千年以前的堯、舜,想來是不可能確定的吧!不用事實驗證就對事物作出決斷,是愚蠢的;不能確定事物的真假就作為依據,是一種欺騙。所以明顯地說根據先王,肯定堯、舜的事跡,不是愚蠢就是欺騙。愚蠢騙人的學說,雜亂矛盾的行為,明白的君主是不會接受的。

簡析

顯學,就是顯赫的學問、顯赫的學派,這是指當時的儒家和墨家兩大學派。本節韓非先回顧了孔、墨兩家的歷史發展,指出儒、墨及其後學都不過是“無參驗而必之”、“弗能必而據之”的“愚誣之學”,這種指責未免過於武斷。難道歷史的經驗非要回到歷史的當時而通過文字就不能學習嗎?對於歷史的經驗,我們至今都還是各有取捨,任何一種學問,後代的人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是相同的看法,這是很正常的,因此不可以用來作為批判的理由。所謂的事實是什麼?就是所說的道理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人們通過這些道理能了解事物的真相,因此這些道理就不是愚蠢的,不是騙人的。比如“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親愛的關係,難道這個問題還要回到堯、舜時代去考查驗證嗎?

作品原文二

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喪三月,世以為儉而禮1之。儒者破家而葬,服喪三年,大毀扶杖,世主以為孝而禮之。夫是墨子之儉,將非孔子之侈也;是孔子之孝,將非墨子之戾2也。今孝、戾、侈、儉俱在儒、墨,而上兼禮之。漆雕之議,不色撓3,不目逃,行曲則違於臧4獲5,行直則怒於諸侯,世主以為廉而禮之。宋榮子之議,設不鬥爭,取不隨仇,不羞囹圄,見侮不辱,世主以為寬而禮之。夫是漆雕之廉6,將非宋榮之恕也;是宋榮之寬,將非漆雕之暴也。今寬、廉、恕、暴俱在二子,人主兼而禮之。
自愚誣之學、雜反之辭爭,而人主俱聽之,故海內之士,言無定術,行無常議。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而至,雜反之學不兩立而治。今兼聽雜學繆行同異之辭,安得無亂乎?聽行如此,其於治人又必然矣。

注釋

1.禮:《詩·鄘風·相鼠》:“相鼠有體,人而無禮!”《詩·小雅·十月之交》:“曰予不戕,禮則然矣。”《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易·大壯·象》:“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管子·五輔》:“上、下有義,貴,賤有分,長、幼有等,貧、富有度。凡此八者,禮之經也。”《韓非子·解老》:“禮者,所以情貌也。”這裡專指為禮法、禮節等級社會的典章制度;傳統習慣、規定社會行為的規範之意。
2.戾:(li力)《詩·小雅·雨無正》:“周宗既滅,靡所止戾。”《詩·小雅·節南山》:“降此大戾。”《詩·大雅·抑》:“哲人之愚,亦維斯戾。”《論語·陽貨》:“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荀子·榮辱》:“果敢而很,猛貪而戾。”《韓非子·五蠹》:“誅嚴不為戾。”《字林》:“戾,乖背也。”這裡用為違逆之意。
3.撓:(nao勞)《國語·晉語》:“抑撓志以從君。”《孟子·公孫丑上》:“不膚撓,不目逃。”《戰國策·魏策》:“秦王色撓。”《韓非子·詭使》:“賤爵祿,不撓上者,謂之‘傑。’”《韓非子·八經》:“民以法難犯上,而上以法撓慈仁,故下明愛施而務賕紋之政。”這裡用為屈服之意。
4.臧:《莊子·駢拇》:“臧與谷二人相馬牧羊。”《楚辭·嚴忌》:“釋管晏而任臧獲兮,何權衡之能稱。”《荀子·王霸》:“則臧獲不肯與天子易業。”《荀子·禮論》:“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谷,猶且羞之。”《韓非子·喻老》:“豐年大禾,臧獲不能惡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是以太公望殺狂矞,而臧獲不乘驥。”這裡用為古代奴婢的賤稱之意。
5.獲:《易·離·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無咎。”《詩·小雅·采芑》:“方叔率止,執訊獲醜。”《詩·小雅·出車》:“執訊獲醜,薄言還歸。”《墨子·小取》:“獲,人也。愛獲,愛人也。”《荀子·王霸》:“則臧獲不肯與天子易埶業。”《韓非子·喻老》:“豐年大禾,臧獲不能惡也。”《韓非子·難一》:“今使臧獲奉君令詔卿相,莫敢不聽。”《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且夫臧獲婢妾,由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己乎。”李善注引晉灼曰:“臧獲,敗敵所破虜為奴隸。”《方言》卷三:“荊、淮、海、岱雜齊之間,罵奴曰臧,罵婢曰獲。”這裡用為古代奴婢的賤稱之意。
6.廉:《論語·陽貨》:“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莊子》:“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荀子·不苟》:“廉而不劌。”《荀子·樂論》:“使其曲直、繁省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考工記·弓人》:“而博廉。”《呂氏春秋·孟秋》:“其器廉以深。”《廣雅》:“廉,稜也。”這裡用為正直、剛直、品行方正之意。

譯文

墨家主張的喪葬是,人死在冬天就穿冬季的服裝下葬,死在夏天就穿夏天的服裝下葬,桐木做的棺材只能要三寸厚,要為死者服喪三個月,社會上都認為這很節儉而作為行為規範。儒家主張傾家蕩產來安葬死者,要服喪三年,而且要毀壞自己的身體靠拐杖才能站起來,當世的君主認為這是孝而作為行為規範。如果肯定墨家的節儉,就將會否定孔子的奢侈浪費;如果要肯定孔子的孝,就將會否定墨家的違逆。如今孝、違逆、奢侈、節儉都包含在儒、墨兩家的主張之中,而君主上級同時都作為行為規範。漆雕子的主張是,不在臉色上表現出屈服,不在眼神中表現出逃避,行為不正那么連奴隸也要避開,行為正直那么就敢於怒斥諸侯,當世君主認為方剛正直而作為行為規範。宋榮子的主張是,對所設定的不鬥爭,對所取得的不立仇,不把坐牢當羞恥,被欺侮也不以為恥辱,當世的君主認為寬宏大度而作為行為規範。如果肯定漆雕子的剛正,就將會否定宋榮子的寬恕;如果肯定宋榮子的寬恕,就將會否定漆雕子的凶暴。如今大度、剛正、寬恕、凶暴都包含在他們二人的主張中,君主卻同時作為行為規範。
自從愚蠢騙人的學說,雜亂矛盾的說法互相爭辯以來,君主同時都聽從,所以天下的讀書人,說話沒有明確的思想原則,行為沒有固定的道德原則。冰塊和火炭放在同一個容器里不可能持久,嚴寒和炎熱不可能在一個季節同時到來,雜亂矛盾的學說不可能同時並存而便國家得到治理。如今同時聽從雜亂的學說和荒謬的行為互相矛盾的言論,國家哪能不混亂呢?君主聽言行事像這樣,對於治理民眾方面必然也是這樣了。

說明

韓非在本節反覆申述,互相矛盾的思想和行為是不能放在一起的,尤其是不能放在國家政策中。這種說法是對的,相互矛盾的思想和行為是不能同時放在國家政策中。但是,這種互相矛盾的思想和行為卻都有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人是一種非常奇怪的矛盾集合體,他可以有非常矛盾的性格,也可以有非常矛盾的思想和行為。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人的可塑性很強,尤其是一些沒有自己思想的人,沒有主見的人。而在春秋戰國時期,這種人在諸侯君主中是很普遍的。所以在國家政策上,在行政的指導方針上,都普遍存在著混亂。有一點韓非是批評錯了,儒家也並不提倡厚葬,更不會提倡傾家蕩產來安葬死人,如在《論語·先進》中記載,顏淵死,門人慾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這是孔子在顏淵墓前的自述。為了遵循既定的社會行為規範,孔子反對厚葬。因為孔鯉之死,就沒有厚葬,顏淵作為一介布衣百姓,是不允許厚葬的,再說,也沒有厚葬的必要。但是學生們不顧孔子的反對,私下裡厚葬了顏淵,所以孔子說我不能象對待兒子一樣地待你,是說沒有象安葬孔鯉一樣地薄葬,而你的那些同學們厚葬你,是違背了既定的社會行為規範。如果說,我們都能違背既定的社會行為規範,那么人人都可以違背了。而如果人人都違背了既定的社會行為規範,這個社會不是就更混亂了嗎?在顏淵厚葬薄葬的問題上,孔子之所以反對厚葬,是因為孔子想得更多更深,而不僅僅是為了節約一點錢的問題,而學生們堅持厚葬,是沒有想到更多的問題,沒有想到整個社會行為規範的問題,只是看到現在,看到目前,實屬目光短淺。所以,從這件事上,我們確實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這就象我們在大街上扔垃圾一樣,如果人人都不遵守既定的社會行為規範,那么大街上就會亂七八糟,而如果我們從自己做起,不亂扔垃圾,那么,我們的生存環境就會越來越好。所以,遵守既定的社會行為規範,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自覺做到的。而遵守了既定的社會行為規範,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就不會“過猶不及”了。

作品原文二

原文

今世之學士語治者,多曰:“與貧窮地以實無資。”今夫與人相若也,無豐年旁入之利而獨以完給者,非力則儉也。與人相若也,無饑饉、疾疚禍罪之殃獨以貧窮者,非侈則墮也。侈而墮者貧,而力而儉者富。今上征斂於富人以布施於貧家,是奪力儉而與侈墮也,而欲索民之疾作而節用,不可得也。

譯文

如今社會上的學者談論治理國家的,很多都說:“把土地分給貧窮的人以充實他們的財富。”如今那些與別人條件一樣,沒有豐收的年成和額外收入而唯獨能自給自足的人,不是因為勤勞就是因為節儉。和別人條件相似,沒有遭受饑荒、疾病、災禍、刑罰的殘害而偏偏貧窮的人,不是因為奢侈就是因為懶惰。奢侈而又懶惰的人貧窮,而勤勞而又節儉的人富裕。如今君主上級向富人徵收財物來施捨給貧窮的人,是在掠奪勤勞節儉的人而賞賜奢侈懶惰的人,而這樣想求得民眾勤快耕作和省吃儉用,是不可能的。

說明

韓非在本節的論述又顯得簡略了,貧窮的原因有很多,並不見得就是因為不勤勞不節儉,而奢侈浪費又懶惰的人相反還是富裕人家的人。這裡面有許多社會原因,這裡就不作探討了。抑富濟貧,這是一個幾千年來的話題,但卻有它獨特的社會效果,值得更多的人來參與探討。

作品原文三

原文

今有人於此,義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世主必從而禮之,貴其智而高其行,以為輕物重生之士也。夫上所以陳良田大宅,設爵祿,所以易民死命也。今上尊貴輕物重生之士,而索民之出死而重殉上事,不可得也。藏書策,習1談論,聚徒役,服文學而議說,世主必從而禮之,曰:“敬賢士,先王之道也。”夫吏之所稅,耕者也;而上之所養,學士也。耕者則重稅,學士則多賞,而索民之疾作而少言談,不可得也。立節參明,執操不侵,怨言過於耳,必隨之以劍,世主必從而禮之,以為自好之士。夫斬首之勞不賞,而家斗之勇尊顯,而索民之疾戰距敵而無私鬥,不可得也。國平則養儒俠,難至則用介2士。所養者非所用,所用者非所養,此所以亂也。且夫人主於聽學也,若是其言,宜布之官而用其身;若非其言,宜去其身而息其端。今以為是也,而弗布於官;以為非也,而不息其端。是而不用,非而不息,亂亡之道也。

注釋

1.習:《戰國策·秦策》:“不習於誦。”《戰國策》:“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韓非子·解老》:“使失路者而肯聽習問知,即不成迷也。”這裡用為通曉、熟悉之意。
2.介:《書·秦誓》:“如有一介臣。”《詩·鄭風·清人》:“清人在彭,駟介旁旁。”《左傳·襄公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國語·吳語》:“一介嫡女。”《孟子·盡心上》:“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夫介異於人臣。”《漢書·孔光傳》:“援納斷斷之介。”《廣雅》:“介,獨也。”這裡用為獨特之意。

譯文

如今有人在這裡,行為方式是不進入危險的城市,不呆在軍隊里,不拿天下的大利益來換取自己腿上的一根汗毛,當代的君主必然跟隨而且禮拜他,重視他的智慧而推崇他的行為,認為他是輕視物質利益重視生命的讀書人。君主之所以準備良田豪宅,設定爵位俸祿,是為了用它來換取民眾為自己賣命的。如今君主上級尊敬重視輕視物質利益重視生命的讀書人,而要求民眾出生入死為君主的事業獻身,是不可能的。收藏圖書典籍,學習言談辯論,聚集徒弟門生,研究文獻典籍來高談闊論進行遊說,當代的君主必然跟隨而且禮拜他,還說:“尊敬賢能的讀書人,是先前的君主的道路。”官吏所徵稅的對象,是種地的農民,而君主上級所供養的,是學習的讀書人。對耕地的人加重賦稅,對學習的讀書人則多有賞賜,而要求民眾勤快耕作而少去論事辯說,是不可能的。標榜氣節參究顯明,堅持操守不容侵犯,但怨言一旦經過他的耳時,他必然隨即拿起劍來一博,當代的君主必然跟隨而且禮拜他,認為這是愛惜自己聲譽的讀書人。那為國殺敵的功勞得不到獎賞,而為私家爭鬥的勇敢之人卻尊貴顯赫,而要求民眾奮勇作戰抗拒敵人而不為私鬥,是不可能的。國家太平時那么供養儒生俠士,國家有難時那么就使用有獨特才能的人。所供養的人不是所使用的人,所使用的人不是所供養的人,這就是混亂的原因。再說君主在聽取各種學說時,如果認為那言論是對的,就應該公布這些言論並任用他;如果不認同這些言論,就應該開除這個人而且要平息這些言論。如今認為是對的,也不在官府中公布;認為是不對的,也不消滅它的根源。認為對的不採用,認為錯的不消滅,是混亂滅亡的道路。

說明

韓非在本節所論述的,其實是統治者的行為方式,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人,統治者應該推崇尊重什麼樣的人,是個大問題。第一種人,是楊朱之類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乾的人,他們口口聲聲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因此不願拔一毛而利天下;這是一種相當自私的人。第二種人,說的就是儒家諸分子,韓非認為他們聚眾講學,破壞了統治者的統一方針,破壞了統治者的統一學問,而且為了供養他們還加重了農民的稅收負擔。第三種人講的是俠客之類的人,他們的懲惡揚善也是破壞了統治者的法律制度,因此都應予以消滅。如果統治者推崇尊重這三種人,那么必然要影響國家的統一管理,必然要引起混亂。這種說法對不對呢?從表面看來似乎是對的,但在骨子裡韓非是為了維護封建獨裁統治,並不象孔子、孟子等是為了人民著想。

作者簡介

韓非,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約前281年-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非”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韓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後,後人輯集而成的。據《漢書·藝文志》著錄《韓子》五十五篇,《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十卷,張守節《史記正義》引阮孝緒《七錄》(或以為劉向《七錄》)也說“《韓子》二十卷。”篇數、卷數皆與今本相符,可見今本並無殘缺。自漢而後,《韓非子》版本漸多,其中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尤為校注詳贍,考訂精確,取捨嚴謹;梁啟雄的《韓子淺解》尤為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功力深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