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醫

不少朝鮮歷史上的傑出醫藥家將朝鮮醫藥與當地的文化、哲學融合,並逐步發展成為富有民族特色的朝鮮傳統醫學——東醫學。 15世紀,朝鮮王朝時,東醫學又得到集中開發。公元1433年刊行的《鄉藥集成方》、公元1448年刊行的《醫方類聚》和公元1613年刊行的《東醫寶鑑》三部醫學巨著的編纂完成,標誌著朝鮮醫學已形成了完整的民族醫學體系。醫學著作《東醫寶鑑》被第九屆世界記錄遺產國際諮詢委員會載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概述

韓國繼成功將“端午祭”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後,擬將中醫改為韓醫申報世界遺產。
中華文明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日本、韓國、朝鮮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所以這些國家在中醫、時令、姓氏、宗教等方面與中國有相應的共存文化。含義就是這種文化融合的產物。
20年前,韓國還沒有“韓醫”一說。在韓文里,“中醫”和“韓醫”寫出來一模一樣。那時的韓國醫院,不論招牌上寫“中醫院”,還是“韓醫院”,都是同一回事。直到1986年4月,韓國國會通過了《醫療改正案》,其中明確原來的“中醫學”,改為現在的“韓醫學”,“韓醫”才橫空出世。

著作

稱呼歸稱呼,韓醫的根依舊是中醫。早在1000多年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醫藥傳入朝鮮半島。到了唐代,中醫藥最著名的經典《黃帝內經·素問》、《傷寒論》等就成為朝鮮醫學生的教材,他們效仿唐朝的政府管理制度,設立了醫學學科。北宋時期,高麗國又刊印了《傷寒論》、《肘後方》等一大批中醫藥著作,使中醫藥學在該國得到廣泛傳播。
當然,中醫傳入韓國後,也融入不少韓醫元素。不過,韓醫地位在逐年提高。韓醫師近20年來日漸走俏。韓國《職業雜誌》日前發表的《2010年最有前景的10種職業》調查稱,“韓醫”為最有前景的職業和韓國人最希望從事的職業。這可能基於以下因素:一方面,“中醫”改為“韓醫”,在這個特別注重民族自尊的國家裡,激起強烈的自豪感,吸引更多人振興韓醫;另一方面,韓醫在保健方面的巨大作用,正被廣泛認同,特別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韓國人更重視“韓醫”功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