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退之像辨誤

退之像辨誤,指做事要慎思,多方求證,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原文

世人畫韓退之,小面而美髯,著紗帽,此乃江南韓熙載耳。尚有當時所畫,題志甚。熙載謚文靖,江南人謂之“韓文公”,因此遂謬以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元豐中,以退之從享文宣王廟,郡縣所畫,皆是熙載,後世不復可辯,退之遂為熙載矣。(卷四)

翻譯

世人畫韓愈像,都是小臉,一把長密的美髯,戴紗帽,這其實是江南的韓熙載啊。現仍存有當時有關他的畫像標題和款志 ,題記非常清楚。韓熙載死後謚“文靖”,江南人稱其為“韓文公”,因此大家訛傳為韓愈。韓愈肥胖,少須。元豐年間,把韓退之的像掛在祭祀孔子的廟裡享受孔子的待遇,各地郡縣所掛的畫像,都是韓熙載,後來就不能辯識,韓愈的樣子就成為韓熙載的臉蛋了。

啟示

做事要慎思,多方求證,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注釋

1、明:明白、清楚
2、文宣王廟:祭祀孔子的廟

分析

1、從“以退之從享文宣王廟”可以推斷韓愈是(儒家學派)在唐代的代表人物
2、“遂謬以為退之”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兩人都被稱為韓文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