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侂胄北伐之戰

韓侂胄北伐之戰,我國歷史時期戰役之一,傳送生宋金時期。

簡介

南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在宋金戰爭中,宋軍與金軍進行的一次規模較大的作戰。 宋金自隆興和議的40餘年中,和平相處,邊境寧靜。時蒙金戰爭正酣(參見蒙金戰爭),使金朝府庫空匱,國勢日弱。宋太師,平章軍國事韓侂胄鑒於金連年窮於對蒙戰爭,邊防空虛,決定興師北上收復失地,得宋寧宗支持。遂以薛叔似為湖北、京西宣撫使,鄧友龍為兩淮宣撫使,程松、吳曦為四川正、副宣撫使,郭倪為山東、京東路招撫使,趙淳、皇甫斌為京西北路正、副招撫使,統兵攻金,企圖收復中原、陝西失地。金廷得知宋軍興師北上,遂命仆散揆為左副元帥,完顏匡為右副元帥,盡征各路兵分控要害,以御宋軍。四月,郭倪為搶先機,提前採取行動,命鎮江都統制陳孝慶攻取泗州(今江蘇盱眙西北)。泗州分東西兩城,陳孝慶、畢再遇採取聲東擊西的戰法,克東城,降西城,爾後和忠義軍乘勢進克新息(今河南息縣)、褒信(今河南新蔡南)、虹縣(今安徽泗縣)等州縣。宋廷趁此有利戰機,於五月下詔北伐。郭倪命統制田俊邁率步騎2萬攻宿州(今屆安徽),被金安國軍節度使納蘭邦烈等率3000騎擊退。時宋將郭倬、李汝翼率5萬兵繼至,遂圍宿州,適逢大雨,納蘭邦烈遣一部騎兵繞至宋軍之後,另以一部騎兵從正面出擊,夾擊宋軍殺傷數千人,宋軍乘夜逃走。金軍乘勝追擊,郭淖執田俊邁降金。時畢再遇奉郭倪之命率兵取徐州(今屬江蘇),即率軍至靈壁(今安徽靈璧),擊退金軍,旋奉命班師。金以5000騎兵分兩道追來,畢再遇親自斷後,重創金軍,使宋軍得以全師而還。宋其他各路軍被金軍擊敗,至此,宋北攻諸軍全線潰敗。六月,韓侂胄因北伐受挫,罷兩淮宣撫使鄧友龍,以丘繼任。丘棄守泗州,退兵盱眙,奉命遣人與金議和。

點評:此戰,韓侂胄為求蓋世之功,過低估計金軍實力,以致造成主力在宿州受挫後,便無計可施,被迫撤軍,進而導致全線潰敗的結局。而金軍在被動情況下,主動創造有利戰機,同時乘勢擴大戰果,變被動為主動,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