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崗戰鬥

韋崗戰鬥

韋崗戰鬥發生於1938年6月16日凌晨,是新四軍進入蘇南敵後抗戰的第一戰。 韋崗地處鎮江之西,與句容交界,群山峻岭,地形險要,兩座百米高的連綿山崗橫臥南北,鎮江至句容的一條狹長的公路從兩山之間穿過,是伏擊敵人的好地方。

基本簡介

戰鬥起因

’”如何才能取得失去抗戰信心的民眾的信任?“勝仗,只有打勝仗,才能鼓起民眾早已失去的信心。”陳茂輝記得,粟裕在同他這些身邊人員交換意見後,決心打一仗,挫挫日軍的銳氣。韋崗伏擊——打響新四軍抗戰第一槍“粟司令對我們說,‘我們挺進江南,第一仗十分重要,一定要打個勝仗’。” 張銍秀回憶。司令部偵察得知,日軍當時正調兵遣將,向武漢進攻。從南京至鎮江的公路上,日軍的車隊來往頻繁。“而這一帶是丘陵地帶,小山多,適合打伏擊戰。”陳茂輝說,“經過反覆研究,粟司令決定在韋崗伏擊日軍的一個車隊。

戰鬥準備

粟裕對前二次偵察的結果都不是很滿意,身材矮小的鄒志成,自告奮勇,化妝成一名放學回家的中學生,來到敵人汽車必經的路上,摸清了情況。“戰鬥的頭天晚上,我和其它的一些指戰員都很緊張,當然,也有點興奮。”鄒志成和一些戰士都跑到粟裕和政治部主任鍾期光那裡,這個問“打汽車先打哪裡呀”、那個問“我們不會講日本話,向鬼子喊話怎么喊”。1938年6月17日。“天亮之前,粟司令就帶領我們100多人悄悄進入了伏擊地點。”當時,連續下了好幾天大雨,陳茂輝行走在泥濘不堪的山間小道上,摔了好幾跤。早上9點多鐘,從鎮江方向果然開來日軍的5輛汽車,為首的還是一輛轎車。

戰鬥經過

1938年6月16日凌晨,粟裕召開了連以上幹部會議,部署韋崗伏擊戰鬥,會後立即冒雨揮師東進。雖然長時間在狂風暴雨中急行軍和戰鬥,部隊已十分疲勞,病員大增,但指戰員們仍然勇敢堅決地前進著。為了保證行動迅速,粟裕副司令員果斷決定,從各連抽調出6個步兵班、1個駁殼槍班、1個輕機槍班組成伏擊部隊,向韋崗進發。17日凌晨,伏擊部隊到達贛船山附近,陸續進入伏擊陣地。指戰員們精神振奮,迎接激戰的到來。

18時20分,日軍一輛軍車從鎮江方向開來,剛進入我火力網,粟裕副司令指揮輕機槍班立即開火,子彈擊穿車汽缸,六七分鐘後,敵軍官轎車駛來,粟副司令一聲令下:“開火”,我4個班以輕機槍和手榴彈的猛烈火力把轎車打得周身冒火,衝到一個土埂上,又退回來,翻倒在路旁水溝里。敵駕駛員和少佐土井被擊斃,大尉梅澤武四郎慌忙鑽進車底。5分鐘後,另3輛敵車陸續開來,同樣遭到猛烈的火力伏擊,一顆手榴彈在敵車上爆炸,一串串機槍子彈掃向敵群,不可一世的“皇軍”被打得鬼哭狼嚎,有的跳入水溝,有的竄入草叢,有的鑽進車底,倉皇應戰,拚死頑抗。粟副司令揚臂一揮,身先士卒,飛步下山,率領戰士與敵人進行血戰。指戰員們個個如猛虎下山,直插敵群,仇恨的刺刀捅倒了一個個瘋狂的日軍,一時間,風雨聲,嘶殺聲震盪在山谷,僅半個小時,戰鬥勝利結束,擊斃日軍少佐上井、大尉梅澤武四郎以下敵軍30餘名,擊毀敵汽車4輛,繳獲長短槍20餘支,日軍旗一面,日元7000餘元,以及車中所載的軍需物品。新四軍傷亡5人,其中犧牲一人。

戰鬥結束後,粟副司令不顧極度疲勞,率部隊立即轉移,當晚趕到白免鎮宿營。前來報復的日軍只好空手而回,日機無目標地狂轟濫炸一番。

戰後評價

韋崗戰鬥是新四軍進入蘇南後的第一仗,它的勝利擊破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不僅打擊了敵人的橫行,而且振奮了廣大人民的抗戰情緒,提高了勝利的信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