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響器

鼓有兩面大牛皮鼓,磨盤一樣大。 鑼有大川鑼,篩子一樣大,敲起來象打悶雷,不常用。 中河村鐃的質量是有名的,尤其是那幅據說是前清傳下來的。

鞭響器
響器是土話,指的是鑼鼓傢伙。響器在豫西很普遍,中河鄉上八村差不多村村都有。但中河村的歷史最悠久、質量最好,敲打出來的花樣也最吸引人,那是村里唯一的傳統的樂事。鞭響器是響器的使用工具:中河村的響器是老輩傳下來的,原來還有各色旗、牛腿號、三眼銃等,後來這些都散失了。現存的還有鼓、鑼、鐃、鈸。鼓有兩面大牛皮鼓,磨盤一樣大。其中一面在扎鼓時還有很多趣事。金色的大蓋釘把上等牛皮牢牢地扣在朱紅的鼓梆上。鼓腔里安有鋼絲和銅鈴,輕輕一晃便發出清脆的鈴聲和鋼琴共鳴箱一樣的嗡嗡聲。大鼓敲起來聲音震耳欲聾,連遠遠的鳥鵲也驚得倉惶而飛。還有十幾面鞭鼓,小如銅盆。敲時須用一束特製的竹枝,響聲象爆豆象燃起十幾掛萬字頭的旱鞭,清脆急促而有節奏,使人心跳加速。鐃、鑼、鈸均為優質響銅製成。鑼有大川鑼,篩子一樣大,敲起來象打悶雷,不常用。小鑼有燒餅大,村人叫它“嘎勾”,敲起來聲音象個調皮的男孩到處亂蹦。鐃在響器中地位很重要,起引導作用。其它樂器都跟它走。中河村鐃的質量是有名的,尤其是那幅據說是前清傳下來的。把手已磨得鋥明瓦亮能照見人影,儘管裂了縫,但仍令人眼紅。外村喜好響器的人偷了幾回也沒能得手,提出用幾幅鐃和鈸來交換,中河村的人當然是不答應的。鐃有中鐃和大鐃,大鐃重幾十斤,半徑快有胳膊長,須伸直胳膊才能抓住,扇大鐃要舉過頭頂,精壯小伙了也煽不下幾個歌。鈸有六、七幅,一色的陣年老貨,蒙有暗綠色的銅銹,泛著幽光。鈸眼上繫著尺把長的紅綾子,象火焰一樣飄舞。有的一扇缺了少半拉,仍然用著。聲音象嘶啞著嗓子的老人在吼。如果說鐃是響器隊里的女高音,聲音俏麗清亮不柔弱;那么鈸便是男低音,雄渾厚實,充滿陽剛之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