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酮症高甘氨酸血症

非酮症高甘氨酸血症(Nonketotic hyperglycinemia,NKH),也稱作甘氨酸腦病(Glycine encephalopathy),非酮性甘氨酸血症,非酮症性甘氨酸血症,非酮症甘氨酸血症。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遺傳代謝性疾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其病因是甘氨酸裂解系統缺陷,參與甘氨酸代謝的酶缺失。非酮性甘氨酸血症是苯丙酮尿症以外最常見的胺基酸代謝疾病。

概述

甘氨酸是一種神經遞質,對維持腦功能正常發育有重要作用。血中甘氨酸水平異常增高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導致血甘氨酸升高有兩種情況,其一為伴有酮症酸中毒的高甘氨酸血症,可由丙酸和甲基丙二酸血症引起,屬於有機酸血症;另一種為甘氨酸分解過程障礙,由於基因突變使酶缺陷所致,其生化改變僅有高甘氨酸血症,不出現酮症酸中毒,故稱為非酮症高氨血症。

病因與發病機制

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甘氨酸的正常代謝是經分解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甲烯四氫葉酸和氨。本病由於甘氨酸裂解酶先天缺陷,使甘氨酸分解代謝受阻,甘氨酸大量蓄積在血液和腦脊液中,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損害,患兒出現腦病樣症狀。

診斷要點

診斷要點概述

本病臨床表現與高氨血症等其他胺基酸代謝異常疾病難以鑑別,診斷有賴於檢測血及腦脊液中甘氨酸含量,明顯增高時可以作出診斷,尤其本病腦脊液與血甘氨酸比值顯著高於酮症高甘氨酸血症。也可用肝或腦活檢組織檢測甘氨酸裂解酶活性。測定絨毛膜細胞中該酶活性有助於產前診斷。

臨床表現

新生兒期發病。多在生後幾天出現嘔吐、呃逆、拒乳、嗜睡、肌張力減低、反應低下,繼而發生驚厥及昏迷,驚厥類型常為肌陣攣發作,伴腦電圖暴發—抑制波型。未及時診斷和治療者大多死亡,少數存活者遺留癲癇發作,痙攣性癱瘓,智力低下等神經系統異常。

治療概述

用低甘氨酸飲食和換血療法,同時補充苯甲酸鈉及葉酸,可降低血中甘氨酸含量,但這些治療對已經造成腦損傷和進一步的預防治療均無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