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聯合國會員國家及民族組織

非聯合國會員國家及民族組織

非聯合國會員國家及民族組織(The Unrepresented Nations and Peoples Organization,UNPO),又稱小聯合國或非正式國家人民代表組織,是由多個沒有聯合國席位的政治實體組成,1991年2月11日在海牙成立。它其實只是一個非政府組織(NGO),但其結構參考聯合國而成,組織性較嚴密。

概述

非聯合國會員國家及民族組織非聯合國會員國家及民族組織
非聯合國會員國家及民族組織
總部 荷蘭海牙
成員 63 (截至06年2月)
理事長 Marino Busdachin (2003)
代表人口 約2億
網址 www.unpo.org
非聯合國會員國家及民族組織(The Unrepresented Nations and Peoples Organization,UNPO),又稱小聯合國或非正式國家人民代表組織,是由多個沒有聯合國席位的政治實體組成,1991年2月11日在海牙成立,目前有62個會員,成員之中包括西藏台灣等,另有實際上擁有獨立但未立國的成員。 但2004年以後,該組織實際運作停滯,因而代表台灣的民主進步黨已在2006年決定不再參與該組織的運作。
小聯合國其實只是一個非政府組織(NGO),但其結構參考聯合國而成,組織性較嚴密。他們主張以非暴力手段,解決各成員的主權爭議,但成員國之間不代表擁有外交關係。該會亦定下五大原則,包括支持公平的自決權、支持國際公認的人權標準、反對獨裁政府及宗教不容忍政策、反對以反恐作為名作為解決主權爭議的手段,並提倡保護自然環境
近年走向獨立的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亞美尼亞喬治亞帛琉東帝汶均是其前成員國,而台灣是該組織的積極參考者,組織的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一時由台灣張旭成當立法委員時(Parris Chang)擔任過主席。
>
運作
該組織的總部設於國際組織林立的海牙,為會員提供法律、民主程式等技術訓練,日常會交流獨立運動信息,每當聯合國相關委員會舉行會議,它都會協助會員爭取發言平台。在公關工作上,組織除了經常發出立場聲明,如支持對華禁售武器、反對緬甸政府鎮壓獨立運動。組織亦有自己的國際和平獎,東帝汶國父古斯芒及台灣的證嚴法師均曾獲獎,以宣示主權國家不能代表全球人民。
各成員也不如聯合國一樣,需要定期向小聯合繳交經費,另一部分則靠捐獻收集,據說絕大部分來自西方,會員則絕大部分來自第三世界。各國政府對它的態度,並不一致。
在美加地區,現時共有5名代表,包括印第安原住民組織成的拉高塔國(Lakota Nation),加拿大土著Nuxalk和水牛河丘國(Buffalo River dene Nation),它們在國內擁有合法地位,而且幾乎是被政府鼓勵參加小聯合國。
它們的終極目標不一定是獨立,部分只是爭取部族賠償金。其中較遲加入的新會員瓦文達國(Vhavenda)曾經走向獨立,建立黑人共和,但有感獨立後生活倒退,現時以退休金議題重新提倡民族自決。
有論者認為當獨立分子聚首一堂,以群體力量彌補個體力量的不足,這不但是對聯合國的集體不信任,還是對主權國家的挑戰。中國是聯合國現行權力架構的積極捍衛者,自然是最被挑戰的主權國家。加上台灣、西藏和東突在UNPO和「獨立界」的明星級地位,如東突領袖為該會創會秘書長,北京已成為頭號應付的對象。過去該組織曾出版一份《中國黑皮書》,試圖將中國化成案例,觀察它在否定「北美模型」和「班圖斯坦模型」等獨立運動模式下,如何以「反分裂法」一類舉措處理國內獨立問題。
成員
美洲
水牛河丘國(巴發羅瑞福德內族)(加拿大) 拉科塔族 瑪普切族 納瓦特爾族 加拿大原住民(加拿大)
非洲
卡賓達 巴特瓦族 (Pygmies) 馬塞族 奧乾尼族 奧羅莫族 索馬利蘭 南摩鹿加 瓦文達 桑給巴爾
大洋洲
澳洲原住民 布乾維爾 夏威夷 茂伊 西巴布亞
亞洲
西藏 東突厥 台灣(曾由民主進步黨所代表,但該黨已在2006年退出該組織的運作) 亞齊(印尼) 阿瓦士阿拉伯族 亞述(中東) 布里亞特共和國 欽(緬甸) 吉大港山地民族 科地埃拉族 孟族 越南山區少數民族 那加蘭邦 伊拉克境內的土庫曼斯坦人 Karenni State (Kayah State) 克倫尼族 庫爾德斯坦 庫梅克族 撣族 信德族卡美隆 圖瓦共和國 西俾路支(伊朗)
歐洲
阿布哈茲 馬其頓境內的阿爾巴尼亞人 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 切爾克西亞族 楚瓦什共和國 克里米亞韃靼 車臣(俄羅斯) 加告茲族 阿爾巴尼亞境內的希臘人 羅馬尼亞境內的匈牙利人 印古什共和國 印克瑞 科米共和國 科索沃 馬里埃爾共和國 盧森尼亞族 桑賈克族 斯堪尼亞 韃靼斯坦共和國 烏德慕爾特共和國

相關

國際組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