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

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

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是國際上唯一一個以致力於保護和發展各國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民間傳統手工藝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國際文化機構。

IOV的徽記IOV的徽記

機構概況

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E ORGANISATION FüR VOLKSKUNST,簡稱IOV。曾用名:聯合國教科文國際民間藝術組織)是一個致力於世界傳統文化、民間傳統藝術以及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也是聯合國教科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UNESCO)唯一一個以保護和挖掘國際民間藝術和民間文化遺產為主要工作中心的國際機構。也是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委員會正式專家諮詢機構。

機構誕生

IOV國際總部所在地——安朵夫IOV國際總部所在地——安朵夫
IOV成立於1979年,最初地點是在比利時Oostrozebeke 地區,後遷至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目前國際總部設在奧地利上奧州的安朵夫(Andorf)。1983 年IOV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接收為成員,並被認定為C 級地位。1990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委員會一致通過決議將IOV 升級為B 級即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信息與諮詢關係。
1998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委員會第154 次會議上通過決議,IOV 作為與教科文組織的正式組織關係和運作關係。
IOV積極配合與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年積極展開人類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工作,2003年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呼籲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及社區團體共同參與認定、保護、活化及推廣在地的無形文化資產,維護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發展。IOV主張民間藝術是世界各民族生活智慧型的累積,也是各地無形文化資產的表現,因此近年來開始積極開展這一領域的工作。

機構宗旨

IOV本著以各種文化交流活動的方式來促進世界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及尊重,從而實現維護世界和平的理想為宗旨,大力扶持和幫助世界各國的民間藝術組織、民間文化機構,藝術機構,加強對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推動民間藝術與文化資產的發展計畫。
維護和保存世界各民族的民間藝術與文化資產,促進民間藝術與文化資產的發展。
協助各國民間藝術團體的相互交流,支持和推動國際各民間藝術會議、研討會、藝術節等活動。
增進在民間藝術上的科學研究以及國際信息的有效流通。
積極參與並推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所有相關活動計畫。
IOV的首要目標即是要在世界各民族人民之間建立起一定程度的了解與尊重,從而促進和維護世界和平。我們希望人類可以忽略性別、種族、語言和宗教的差別,彼此理解,彼此尊重。願更多的團體或個人能夠與我們共同為之努力……

會員分布

IOV的會員組織分布於175國及8個島嶼地區,其中包括政府文化機構,各國官方部門及非政府組織,如研究機構、博物館、大學、基金會、工會、協會、文化藝術公司、藝術節團體、學者,專家,專業藝術家,民間藝人等近四千多名會員。其中執委會為最高管理委員會,7位執委有全體會員通過會議選舉產生,每四年一屆,執委來自7個不同國家和地區。都是各國聯合國教科文機構的專職領導或者具有多年經驗並享有國際聲譽的專家來擔任。

IOV的國際大家庭IOV的國際大家庭
工作範圍 IOV每年都在在世界各地舉辦不同的世界民族傳統工藝展覽,各種國際民俗文化節,藝術節,以幫助世界各國和不同民族申請和爭取各種保護和挖掘本民族傳統文化的機會。同時IOV還致力於各國民間文化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挖掘,內容包括舞蹈,歌曲,音樂、傳統服飾、自然科學和社會調查、民族志學、民俗展示、民間工藝品、民間藝術節日以及民間建築學、醫學、童話、傳奇、文學、詩歌等等。
民間手工藝傳統文化是全人類文化遺產中的主要元素。保護並挖掘,發展這些民間傳統手工藝文化是IOV的目標和主要任務,傳統手工藝不僅可以反應出各民族人民的智慧,創造力和想像力而且可以賦予人類延續文明的持續性。
對其它民族歷史文化的了解也可以幫助和促進世界各民族之間人們的相互了解與尊重,可以為創建更加和睦的人類社會以及維持世界和平提供強大的推動力,從而為全人類提供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IOV在中國

1998年,中國文學藝術家聯合會作為團體會員正式加入IOV。馮驥才先生曾任IOV副主席。
2001年,山東民間傳統手工藝高密剪紙被聯合國教科文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使得剪紙手工藝走向世界,並使這一項傳統民間手工藝得以發揚和保護。
2002年6月20日在IOV的幫助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落戶天津。至今已經成為天津市的重要的國際節日,目前已經舉辦了4屆。
2003年,在IOV的扶持下,上海創立寶山國際藝術節,通過世界各地藝術家的參與,提高了寶山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

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田青主任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田青主任
2005年10月4日
IOV將“濰坊國際風箏節”列入2005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民間藝術保護工程。濰坊風箏節的知名度在世界得以提高,並成為國際級固定節日。
2006年10月,IOV授予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易武先生 國際工藝美術家稱號。
2007年10月,IOV授予中國電影劇作家柳城先生特別文化貢獻獎(世界首位),以表彰其對中國語言文化做出的貢獻。
2008年3月,授予著名國學大師文懷沙先生傑出文化貢獻獎(世界首位)。
2008年3月,IOV執委會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7個國家的執委全部參加了會議,會議之餘,執委們應北京奧組委邀請參觀了
IOV官員與韓美林親切交流IOV官員與韓美林親切交流
建設中的北京奧運會場館,拜訪了奧運吉祥物設計者、著名美術家韓美林先生。
2008年5月,應南京市政府邀請,IOV中國分會主席陳平女士及IOV主席Carmen女士、秘書長Hans先生、IOV首席法律顧問兼美國分會主席Geroge先生赴南京進行考察、授予南京雲錦研究所“雲錦源頭,傳承基地”的稱號,同時接受了為南京雲錦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國際運作工作,秘書長Hans先生榮幸的作為南京的第69位火炬手參加了奧運火炬的傳遞儀
IOV為南京雲錦研究所頒發證書IOV為南京雲錦研究所頒發證書
式。
2008年8月,中國分會選派了12名優秀青年代表赴美參加IOV首屆世界青年學者大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