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異性脊髓炎2

37例中治癒30例,占81.1%,好轉6例,占16.2%,無效1例,總有效率達97.3%。 現在症:雙下肢軟癱,不能站立,脊背刺痛,臍以下皮膚不仁,乾燥無汗,小便失禁,大便秘結,已6天未解。 總之,套用甲基潑尼松龍衝擊治療急性脊髓炎療效明顯,如用藥後護理措施正確則有利於疾病恢復。

急性脊髓炎又稱急性非特異性脊髓炎,主要表現為脊髓橫貫性損害,為神經內科常見病。套用甲基強的松龍衝擊治療急性脊髓炎獲得較好療效 。

概述

急性非特異性脊髓炎乃脊髓之病變,屬中醫痿證範疇。求其病因,良由全身感染所引發,乃是外邪濕熱所攘,由此“大筋軟短,小筋馳長”而成癱瘓,且因“風麻濕木”之由,同時伴見麻木。究其病機,痿證向為“肺熱葉焦”之由,今熱壅於肺,肺之通調水道之職失司,又因熱氣過盛,下移膀胱,膀胱氣化不利而成癃閉,苦“熱氣偏入腸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痞結,壅塞不通”(《諸病源候論》),而致便秘,由此,癱瘓、痿弱、麻木、癃閉、便秘並見,釀成本病。觀本組病例,有29例發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和腹瀉病史,說明本病的發生,與風熱濕毒外襲有密切的關切。因濕熱毒邪,浸淫經脈,血行不暢,筋肉失養而成本病。據此而選用具有清熱化濕、通利經脈之四妙丸加味治之,再配以西藥之激素、抗生素B族維生素等,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即可縮短病程,又可減少後遺症的發生,療效優於單一中醫或西醫治療。

四妙丸加味治療

急性非特異性脊髓炎,又稱急性脊髓炎,系指一組原因不明的脊髓急性橫貫性損害的炎症性脊髓疾病。近年來,筆者採用四妙加味治療本病37例,療效較為滿意。現總結報告如下:

一般資料

37例患者均為住院病人,其中男18例,女19例;年齡最小17歲,最大36歲,平均26.5歲;發病時間最短2天,最長6天,平均4天;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3個月,平均2個月;發病前1~4周有發熱,全身不適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瀉病史者29人,有負重、扭傷病史者6人,無明顯誘因者2人;病變節段在胸4~6者22人,在胸7~8者11人,在胸9~10者4人。

37例發病早期均有雙下肢麻木,胸背酸痛,束帶感,排尿困難,繼之出現雙下肢完全性馳緩性癱瘓,感覺消失,少汗或無汗,二便瀦留,雙下肢肌張力低下,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深淺感覺消失,病理征陰性。

37例患者均做腰穿,腦脊液外觀無色、透明、壓力正常,椎管通暢,細胞數在5×106/L以下者27例,6~50×106/L者8例,51~100×106/L者2例,急性期粒細胞較多,稍後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含量在0.4g/L以下者14例,0.41~1.0g/L者17例,1.0g/L以下者6例。37例中有26例做了磁共振檢查,其中21例可見病變脊髓節段水腫,增粗,受累脊髓內顯示斑片狀長T1長T2信號,在T1加權像上呈不太清晰的長T1低信號,在T2加權像上呈清晰的長T2高信號。5例磁共振檢查未發現異常。

治療方法

37例患者均服用四妙丸加味:黃柏15g,蒼朮10g,炒苡仁30g,懷牛膝30g,金銀花30g,蒲公英20g,當歸30g,紅花10g,油制馬錢子2g,葛根20g,威靈仙20g,虎杖20g,萆2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若下肢浮腫明顯,加澤瀉、車前子、防已、木瓜利濕下達;若胸脘痞悶,加全瓜蔞、枳殼、鬱金寬胸理氣;若時值夏暑,加藿香、佩蘭宣化暑濕;若肢麻不遂,舌紫脈澀,加赤芍、川芎、桃仁活血通絡。同時用氫化考的松200mg加5%葡萄糖鹽水或葡萄糖溶液中靜滴,每日1次,10天后改為強的松60mg/日,早晨1次服用,連用1周后,每周遞減5mg。為預防感染適當套用抗生素,如已有感染並發,可根據感染部位和可能感染菌選擇相應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或根據細菌學檢查,按藥物敏感狀況選用敏感抗生素。排尿困難者,放置無菌導尿管,連線封閉式集尿袋,每3~5小時開放1次,每天更換1~2次集尿袋,並用0.1%呋喃西林液、0.1%新黴素溶液或3%硼酸液沖洗膀胱,每日2次,以預防感染。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治癒:肌力恢復正常,感覺和括約肌障礙基本恢復,生活自理,併發症治癒;好轉“肢體肌力、感覺和括約肌功能改善,併發症基本控制;無效:治療前後症狀和體徵無變化。

37例中治癒30例,占81.1%,好轉6例,占16.2%,無效1例,總有效率達97.3%。

典型病例

萬某,女,29歲。工人,1999年8月16日初診。住院號:35177。主訴雙下肢癱瘓、麻木不仁、低熱、二便失禁3天。10天前因受涼出現發熱、惡寒、咳嗽、周身不適、脊背酸痛。自服VC銀翹片、康泰克,4天后咳嗽消失,但仍感脊背酸痛,低熱不退。於3天前出現雙下肢麻木不仁,軟弱無力,二便困難,繼之雙下肢軟癱,二便失禁,脊背刺痛,自臍以下不知痛癢,皮膚乾燥無汗。現在症:雙下肢軟癱,不能站立,脊背刺痛,臍以下皮膚不仁,乾燥無汗,小便失禁,大便秘結,已6天未解。查體:胸4以下深淺感覺消失,雙下肢肌力0度,肌張力低下,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陰性。低熱(T37.6℃),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腰穿腦脊液外觀無色、透明,壓力正常,椎管通暢,白細胞16×106/L,蛋白0.05g/L。磁共振示胸8~9脊髓節段水腫、增粗,呈斑片狀長T1長T2信號。診為急性非特異性脊髓炎(痿證,濕熱浸淫型)。治以清熱化濕,通利經脈。方選四妙丸加味。另用氫化考的松200mg加入5%糖鹽水250ml靜滴,每日1次,1周后改為強的松50mg/日,早晨1次頓服,連服1周后,每周遞減5mg,青黴素800萬U加5%葡萄糖250ml中靜滴,每日一次。用上法治療半月後,患者可持拐下床行走。上方加川斷30g、黑杜仲20g、菟絲子30g、仙靈牌20g以強腰補腎,連服2個月患者步履如常,麻木消失,二便自理,複查腦脊液及磁共振均正常,臨床治癒出院。

護理

急性脊髓炎的病因尚未明了,可能系病毒感染後誘發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病變可累及脊髓灰質、白質、脊髓及脊神經根,表現為脊髓橫貫性損害。治療套用糖皮質激素減輕脊髓水腫。甲基潑尼松龍除具有減輕脊髓水腫的作用外,大劑量能抑制引起神經變性的脂質過氧化,增加脊髓神經興奮性,促進神經生理功能恢復。護理工作採取措施如下:

一般護理

起病急,患者精神憂鬱、焦急,因肢體癱瘓、感覺缺失、大小便不能控制、皮膚營養障礙導致褥瘡。早期幫助患者翻身、叩背,使肢體處於功能位,防止壓瘡、墜積性肺炎。

護理要點

①衝擊治療中觀察生命體徵的變化。②注意水、電解質平衡,防止高血糖,衝擊治療前查K+、Na+、Cl-,衝擊後24小時觀察水、電解質的變化,避免使用利尿脫水劑造成骨質疏鬆的副作用。

總之,套用甲基潑尼松龍衝擊治療急性脊髓炎療效明顯,如用藥後護理措施正確則有利於疾病恢復。

病例

患者性別:女

患者年齡:60

詳細病情及諮詢目的:病人在去年10月1日發病,被診斷為非特異性脊髓炎,目的諮詢吃中藥時還能吃激素藥嗎?

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10個月

目前一般情況:大小便失禁,腳發脹

輔助檢查:CT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