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野生世界山脈

非洲野生世界山脈

今天,曾經塑造了這片大陸的力量還在運作,將大塊塔狀的岩石抬高,聳入非洲的天空。 獅尾狒一直生活在非洲的這一地區,但它們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才爬上世界高峰的。 除了獅尾狒,在埃塞俄經亞,還隱藏著許多其他的登山高手,有些是從很遠的山峰來到這裡的。

非洲野生世界山脈非洲野生世界山脈

簡介

我們今天見到的非洲大陸,是非洲脫離遠古世界後,歷經一億年變化的結果。今天,曾經塑造了這片大陸的力量還在運作,將大塊塔狀的岩石抬高,聳入非洲的天空。這就是非洲雄偉山脈的故事,也是野生生物應對其生存挑戰的故事。
非洲,充滿野性、充滿生機。我們的祖先從這裡出發,走遍了地球。不過我們今天見到的大陸,是非洲脫離遠古世界後,歷經一億年變化的結果。今天,曾經塑造了這片大陸的力量還在運作,將大塊塔狀的岩石抬高,聳入非洲的天空。這就是非洲雄偉山脈的故事,也是野生生物應對其生存挑戰的故事。
地球深處巨大的力量對這裡地形的撕裂、擠壓和扭曲,貫穿整個非洲的歷史。最大的奇蹟在衣索比亞——經過了7,000多萬年的熔岩滲出,在地表形成了一個綿延上千公里的巨大環形山——非洲屋脊。今天,衣索比亞高原上的火已經熄滅,風和冰,光和水,雕琢著火山的遺骸。 

野生動物

上升4,000米,讓我們來到寒冷的非洲。這裡沒有普通的狒狒,只有衣索比亞獨有的獅尾狒。它們在幾百萬年以前從周圍的平原來到了這片高原。獅尾狒身上有厚而多毛的斗篷保護,是強健的登山好手,多達800隻獅尾狒成群地在高沼澤地上遊蕩。大部分狒狒都喜歡吃各種植物和肉,不過在這裡,獅尾狒只能靠山草度日。這裡有很多山草。草所含的能量非常少,獅尾狒必須把每天大部分的時間用來吃草,為了保暖,它們只是坐在地上慢慢移動。
獅尾狒是一種平和的動物。在寒冷的環境中,打鬥會浪費寶貴的能量,所以它們養成了一種更細膩的表達情感的方式。在獅尾狒的社會中,紛爭通常只用一個鬼臉就能解決。但是每一群獅尾狒中,有多達30隻擁有統治地位的雄性,緊張的局勢有時還是會爆發。
在過去的數百萬年中,衣索比亞比現在要寒冷得多。冰川曾經覆蓋這些高地,將易碎的岩石削成參差不齊的尖狀地形,有些坍塌了2,000米落到地面。獅尾狒是勇敢的攀岩高手。每天晚上,它們爬上最陡峭的懸崖,安全地躲避豹等捕食者。獅尾狒一直生活在非洲的這一地區,但它們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才爬上世界高峰的。
除了獅尾狒,在埃塞俄經亞,還隱藏著許多其他的登山高手,有些是從很遠的山峰來到這裡的。北山羊在最近的冰期從歐洲來到了非洲,當時兩塊大陸之間有廣闊的苔原相連。這些稀有的山羊只存活在最偏僻的山頂。在繁殖期,懸崖間迴蕩著雄性爭奪占有權的叫聲。
胡兀鷲,也被稱為髯鷲,是體型巨大的鳥,展開兩米寬的雙翼,在山間的上升氣流中翱翔。胡兀鷲雖然身材巨大,卻不急於搶食。它們耐心地等候,讓其它動物先做處理,一直等到大餐幾乎被享用完,它們才開始行動。胡兀鷲名字的意思是“羊羔捕食者”,不過這些令人生畏的鳥對肉並不感興趣,它們嗜食的是骨頭!重量相當於它們自身體重的骨頭很輕鬆就可以被拖起來,再摔到地上——摔碎的骨頭露出了營養豐富的骨髓。將骨頭摔碎需要技巧,胡兀鷲需要練習整整七年才能完全掌握這種技巧。在非洲大多數的山上都有胡兀鷲定居,只要那裡有足夠的食物,也有足夠大的風托起它們巨大的身軀。對於胡兀鷲來說,在衣索比亞這裡,生活條件非常完美。
在胡兀鷲生活的高地的南部邊緣,取代高聳山地的是高沼澤地,這裡是非洲捕食者中最稀少的種類——西門豺的家園。西門豺身材小巧,它們不再成群追捕大型的動物了——這裡並沒有這種的獵物讓它們追捕,它們獨自捕食。
這片多草的高沼澤地上生活著十幾種齧齒動物。西門豺已經進化成了捕鼠專業戶,敏捷的腿,靈敏的耳朵和窄小的口鼻是它們這一行當的工具。布氏壟鼠是豺的主要食物。不過在這片山地高原上,還有一種好得多的珍品,一種比布氏壟鼠大10倍,也膽小十倍的齧齒動物——大東非鼴鼠
大東非鼴鼠不敢離開自己的地洞。像潛望鏡一樣,它們在進食的時候觀察著是否有險情,有時還要依靠在它們糞堆旁捉昆蟲的鳴禽的幫助。即便如此,大東非鼴鼠要面對的卻是捕鼠專家。
這裡看起來好似豺的天堂,但是這種山裡的食肉動物面臨著不確定的未來。這片寒冷的高山苔原是它們的祖先進化的地方,也是它們現在賴以生存的地方,現在正在逐漸消失——非洲的氣候越來越暖,衣索比亞高地正不斷消退。剩下的1,000隻狼可以說被隔絕在非洲屋脊上了。
非洲的每一條山脈都是一個獨特而且與世隔絕的世界。最典型的就是摩洛哥境內的阿特拉斯山脈,是6,500萬年前北非與歐洲大陸相撞時形成的。一面瀕臨地中海,一面與撒哈拉大沙漠相接,這條褶皺的山脈是非洲最不尋常的地方之一。阿特拉斯山脈裹著原始森林,披著一層雪,看上去很像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然而在巨大的雪松林里,住著的可是非洲獨有的倖存者——無尾獼猴。
非洲最北部的冬天是非常嚴寒的,不過地中海獼猴是一種極其堅韌的動物,它們的祖先是惟一一種穿越了撒哈拉大沙漠到達這些山脈的猿猴。它們成功的秘訣在於飲食,他們靠最簡單的食物過活。冬季,當厚厚的雪覆蓋了地面時,它們呆在樹頂上,吃地衣、樹葉和樹皮;春天的跡象一出現,地中海獼猴就離開了樹冠,到森林的地面上尋找新鮮的草和嫩芽。這些雪中的猴子披著厚實、溫暖的外衣,是專為應對嚴寒天氣的。
阿特拉斯山脈的高度只有衣索比亞高地的一半,總的說來是更容易生存的地方。不過地中海獼猴貧乏的飲食決定了它們獨有的紀律。像獅尾狒一樣,它們不能在爭吵上浪費精力,所以每一群的30幾個成員都花很多時間來維護它們的關係。為了保護整個群體,雄性的地中海獼猴需要團結起來。它們不打架,而是經常互相傳遞一個嬰猴——像傳橄欖球那樣,直到所有猴都平靜下來。
地中海獼猴的適應力極強。它們在這裡至少生活了600萬年,當北非的氣候反覆從熱到冷、從濕到乾波動時,它們總是盡力地利用各種變化的機會。
在非洲大陸的南端——南非高原上,野生動植物在過去一直享受著更為穩定的生活環境。好望角高地是非洲最古老的山脈,三億八千萬年前由最堅固的岩石形成,比非洲的誕生要早得多。數千萬年以來,這裡的氣候在海洋及其洋流的控制下一直很穩定。年復一年,乾燥的夏天過後是寒冷的冬天,這種獨特的氣候養育了種類繁多的植物,7,000多種植物組成了世界上最小但是品種最多的植物王國,也構成了一個奇妙的野生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