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出自《左傳·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指跟自己不是一條心的人。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詞 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讀 音】fēi wǒ zú lèi,qí xīn bì yì

【釋 義】不是我們同家族的人,他們必定不同我們一條心。

【出 處】《左傳·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示例

【示例1】

狐突認為“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 ,認祖歸宗,前提是弄清血統,否則祖先神靈不會享用祭禮,下屬民眾也拒絕承認貴族所謂的本族祖先。 。

【示例2】

“夷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強必寇盜,弱而卑伏,不顧恩義,其天性也。”——魏徵

【示例3】

寧武子認為“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 ,衛國不是姒夏之後,不應祭祀相,祭祀相是杞、鄫等國的責任根據《春秋左傳正義》的解釋,相應由相的子孫,即杞、鄫等國祭祀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