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綜合症

青鳥綜合症,特指年輕人中近年來常見的一類職業困惑——它表現為頻繁更換職業,頻繁跳槽,總是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和職位。就像童話《青鳥》,總是找不到心中想像的那隻美麗的青鳥,於是一直不停地奔跑尋找,像暴風雪中迷失方向般到處亂撞。

概述

日本戰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其作品《再啟動》中使用了這一辭彙,該書譯者對此的解釋是:青鳥綜合症,特指年輕人中近年來常見的一類職業困惑——它表現為頻繁更換職業,頻繁跳槽,總是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和職位。就像童話《青鳥》,總是找不到心中想像的那隻美麗的青鳥,於是一直不停地奔跑尋找,像暴風雪中迷失方向般到處亂撞。

背景作品

諾貝爾獎劇作家梅特林克的著名夢幻童話劇《青鳥》講述了一個動人且發人深省的故事:
蒂蒂爾和米蒂爾是兄妹倆,家裡很貧窮,聖誕夜他們趴在窗台上看著別人家豐盛的晚宴很傷心。這時美麗的仙女告訴兄妹倆,如果能找到傳說中的青鳥,就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必須經過普通人不敢去也從未去過的地方,兄妹倆出發了,同行的還有狗、貓、麵包、糖、光等,開始了尋找青鳥的冒險旅程,他倆經歷了千辛萬苦······最後,終於找到了青鳥,令人驚奇的是發現青鳥就在自己的家裡。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幸福需要尋找它的人有勇氣、不怕苦、不自私,幸福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詞語解析

青鳥綜合症,選取了上面故事中的一部分含義,即因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究竟在哪兒而不停的尋找,最終陷入迷茫和困惑。
因此可以認為這一辭彙源自日本,只要描述了當前日本社會某一類年輕人出現的心理現象。這一類年輕人往往在學校時成績突出,畢業後也找到了相應的工作,但是因為自身並不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追求和嚮往,容易陷入頻繁跳巢的境地,最後卻發現換了很多工作,失去了時間和經驗的積累,卻沒有真的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同時,由於自身往往過於自我和缺乏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容易陷入悲觀情緒,在迷茫中度過人生。
大前研一認為,人一定要有明確的自我定位,只有真正的明白自己,才可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優勢和興趣所在,進而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成就自我。
《從優秀到卓越》中也提到了這一點,一個人真正的道路所在,往往在於興趣和長處的交匯點。

特徵

首先給這個病起名曰“青鳥綜合症”的,是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學醫學系助教清水將之,他認為患此病者有以下共同特點:
①畢業於一流大學;
②為了進入這種大學在學習上相當出眾;
③是一流公司的傑出的職員,被周圍所羨慕。
以上是患這種“病”的必要條件。
青鳥綜合症患者的口頭禪:
“怎么辦呢?”
“現在的工作沒有意思,不想再幹了。這個地方好嗎?一定還有更適合於自己的工作崗位。”
“這並不是我想要的。”
“隨便吧,我覺得挺好”
“可是,想乾什麼呢?”
“我不知道……”
很多的年輕職員可能認為,也許自己會患上這種病。因為清水所指出的三個條件在現代一流公司工作的職員特別是對於那些“出色”的人來說,正符合他們的情況。

症狀

那么患了這種病後會陷入怎樣的症狀之中呢?它是首先從“對工作漠然置之並抱有不滿”開始的。工作沒有意思。除此之外還沒有自己想乾的工作。就這樣不斷地考慮,而不能投身於工作。在工作場所的人際關係也處理不好。其結果,最簡單地從好容易才進去的一流公司中停止了工作而退了出來。
在“青鳥綜合症”患者轉崗的場合,與現在的人不同,沒有下、轉崗的目的和深刻的理由,辭掉了工作卻不知再選擇什麼職業才好是其特徵。有目的和理由想轉職的人和已經轉職的人會長出一口氣地說:“不是自己所嚮往的工作。”實際上這是一種新的“病症”。
對什麼都是這種情況。這樣一來,青年們面對於此也是著急不得的。清水在給該病命名時這樣說:“與這些青年談話所注意到的是,他們不滿足於自己所處的場所。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是在努力奮鬥,而說什麼‘應該另有更適宜的地方’,雖然連個目標都沒有,但是卻是在尋求安居的地方。讓人覺得完全象暴風雪中迷失方向的‘青鳥’那樣飛散到各處。我將這類青年們稱之為‘青鳥綜合症’患者。”

相關調查

調查顯示,有54.5%的“80後”曾有過跳槽的經歷。其中,有三次以上跳槽經歷的,占23.7%。而46.8%的人“現在就有跳槽的打算”;從沒有跳過槽的“80後”占45.4%;只有12.2%的人打算在現在的單位乾到退休。
這反映出“80後”群體普遍受到“青鳥綜合徵”的困擾,具體表現為:總是對自己現有的成就不滿,頻繁跳槽,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職位。總認為“理想在別處”。就像童話《青鳥》中總也找不到理想的那隻青鳥,只是一直不停地奔跑。
調查還顯示,有高達67.85%的受訪者對自己的生活水平感到不滿,考慮轉換環境。但因為生活經濟壓力,敢於跳槽的仍屬少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