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角

青銅角

青銅角,起源於我國歷史時期的飲酒器具,流行於夏商周時期。

基本信息

簡介

青銅角,飲酒器。流行於夏商周時期。是下級官吏及平民使用之物,出土數量很少。器物

青銅角青銅角

造型與相似,不同之處是口沿無柱,流變形成與爵尾相同的尖形角狀。多有蓋,有的蓋做成禽鳥展翅飛翔狀,非常美觀。傳世有一件角的杯體中有一管狀流,形制和二里頭文化時期的陶角相似,可以認為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角。商代和西周早期的角有蓋。西周中期以後,角便不復存在。

相關

角,民族樂器

青銅角青銅角

角,原為西北少數民族樂器,最初可能是用牛、羊角製成,後來進一步改用竹、木、皮革、銅等做成彎角狀。
角大約在漢代流入中原,在鼓吹樂中套用頗廣,它的形制在漢魏時期為曲形角。現存漢鼓吹樂圖片中吹奏的角形體很大,已經是人工製造的號角。河南鄧縣南朝墓出土兩塊鼓吹樂畫像磚,其中一塊是四人奏樂圖,其中兩人擊鼓,另兩人吹奏的彎曲狀的樂器即是角。
唐宋時期,角為竹筒狀,唐代段成式《觱篥格》:“革角,長五尺,形如竹筒,鹵簿、軍中皆用之,或竹木,或皮。”宋代陳暘《樂書》所載“雙角”為曲形狀獸角狀,“警角”為竹筒狀。
明清時期則有銅角,明代王圻《三才圖會》:“古角以木為之,今以銅,即古角之變體也。其本細,其末鉅,本常綱於腹中,用即出之。為軍中之樂。”清代鹵簿鼓吹大樂中所用的就是這種銅角,近代通稱為“號筒”。江蘇江寧明代沐英墓曾出土實物一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