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扣飾

青銅扣飾

西漢青銅扣飾出自中國西漢時期,其表現為兩豹與一頭野豬為生存而展開驚心動魄博斗的瞬間情景,該器中兩豹前後夾擊一隻野豬,遭到襲擊後的野豬拚命向前狂奔,張口怒吼,強大的衝力將前面的豹撞倒在地。其相互搏鬥的情景栩栩如生,從而展示出中國西漢時期青銅器具的鼎盛景象。

青銅扣飾

這是一件西漢時期的青銅扣飾,高8,寬16厘米。表現為兩豹與一頭野豬為生存而展開驚心動魄博斗的瞬間情景,兩豹前後夾擊一隻野豬,遭到襲擊的野豬拚命向前狂奔,張口怒吼,強大的衝力將前面的豹撞倒在地。身臨危境的豹不甘失敗,盡力扭轉頭部,張口欲咬野豬。同時揮動前足,抓撓野豬的耳部及前腿。與此同時,另一隻豹乘機從後面猛撲野豬,狠狠咬住野豬的後背,三隻利爪死死抓住野豬。豬和豹腳下的長蛇,將重疊著的三者聯繫起來,使整個構圖有了一種向前滾翻的運動感。

從造型上看,撲到野豬背上的豹非常突出,為了加強其粗壯的四肢而收細了軀幹,其尾如同鋼鞭甩出弧形,緊貼在後背上,增強了形象的感染力。此外,作品在處理矛盾衝突時也有獨到之筆,野豬張口露齒貌似兇猛,並未能制豹於死地。豹回首反抗,欲咬野豬的耳朵,而又未咬著,緊張的氣氛勝負未分中緊緊抓住觀眾的視覺。

扣飾雲南地區古代“滇國”特有的裝飾品,其正面為浮雕人物、動物等,背面有矩形橫扣,一般懸掛在身上或其他器物上。工匠憑藉著熟悉動物習性,憑藉著對生活的深刻體驗,寓情於手中的雕塑工具,利用刀筆傳情,才使得作品富有生活情趣,傳達出人獸之間的心靈交流。直到今天仍然為人們所讚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