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倒裝壺

青瓷倒裝壺

此壺1968年出土於陝西省豳縣,整體似一梨狀,上部作雙蒂式假壺蓋,系虛設,不能打開。頂端與腹一側置飛鳳式提梁,鳳首指向的另一側貼塑母子獅。母獅張口作壺流,子獅在母獅腹下吸吮,造型生動、逼真。肩腹之間裝飾乳釘紋、垂三角紋各一周。腹部深刻纏枝寶相花紋,下刻仰蓮紋一周,由於花紋輪廓線外的隙地均被剔去,致使花紋凸起。刻花技術熟練,刀鋒犀利,線條活潑流暢,布局適宜。腹下附圈足,略外撇。

簡介

青瓷倒裝壺青瓷倒裝壺
青瓷倒裝壺

特點及價值

由於該壺無口無蓋,只在壺底中央有一梅花形注口,使用時須將壺倒置,酒由壺底梅花孔注入壺腹,故名“倒裝壺”。壺內置漏注與梅花孔銜接,酒通過漏注流入壺內,利用連通器內酒面等高的原理,由中心漏注來控制酒面,流下有同樣的隔離裝置,倒置時酒不致外溢,若外溢則表明酒已經裝滿。同樣,將壺正置或傾斜倒酒時,因壺內中心漏注的上孔高於最高酒面,底孔也不會漏酒。此壺構造奇特,設計精巧,匠心獨運,充分體現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該壺集捏塑、剔刻、模印裝飾於一體,造型精美,釉色明快素雅,展示了宋代耀州窯制瓷工藝的最高水平,是宋瓷精品中又一傑作。相同的倒裝壺,在日本出光美術館也有收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