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窯白瓷

定窯白瓷

定窯白瓷的馳名始於北宋,而定窯白瓷的燒造則始於唐代。定窯窯址位於河北曲陽澗磁村。唐代的定窯白瓷具有與邢窯白瓷相似的特徵,器形有碗、盤、托盤、注壺、盆、三足爐和玩具等。造型與五代時期的作品相比,器沿均具有厚唇,豐肩,平底,底加圓餅狀實足,有的為玉璧底。唐代定窯白瓷大多與當時邢窯白瓷相似,胎骨斷面較細,胎色潔白,另有一類胎骨比較厚實,斷面比較粗,但燒結較好。

基本信息

定窯介紹

定窯以燒制白瓷為主,同時還兼燒醬、紅、黑等名貴的顏色釉,《格古要論》中記載:“紫定”,也就是定窯燒制的醬釉,價格要高於白定,在當時就已經被視為珍品。定窯瓷器除了碗、盤、瓶、盒等日常用品外,還有一些貢器,例如淨瓶、海螺、爐等等。它的裝飾主要採用印花、刻花、和剔花技法,其中印花器物最佳,並且多為花卉紋飾。採用刻畫花紋裝飾的器物大多在器物的一面,里外都有紋飾的器物極為少見。

(圖)定窯白瓷定窯白瓷

特徵

唐代的定窯白瓷具有與邢窯白瓷相似的特徵,器形有碗、盤、托盤、注壺、盆、三足爐和玩具
等。造型與五代時期的作品相比,器沿均具有厚唇,豐肩,平底,底加圓餅狀實足,有的為玉璧底。唐代定窯白瓷大多與當時邢窯白瓷相似,胎骨斷面較細,胎色潔白,另有一類胎骨比較厚實,斷面比較粗,但燒結較好。施釉一般用蘸釉法,器外壁的腹下至底部都不施釉。釉的質地隨器物的不同而異。施在胎體較厚重器物上的釉比較粗,釉面凝厚,釉色一般是白里泛青,釉水凝聚處多呈青綠色,釉面有開片。胎質細膩者,胎色潔白,則施白釉,釉質很細,表面釉光瑩潤。
時至北宋,定窯瓷器脫穎而出,雖仍以燒造白瓷為主,但另兼燒黑釉、綠釉、醬釉及白釉剔花器。刻花裝飾方法被大量採用,按工藝細分,可列為刻花、劃花和印花三種。北宋定窯的刻、劃花技法與當時的其它窯口瓷器頗為不同,給人一種很“硬”的感覺,這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可以打一個比方來形容,如用鋼刀在鬆軟的木料上刻花,受刀處周圍的木料表面會隨著刀具的刻壓而下陷,此謂之“軟”,而在堅硬的紅木上刻花,受刀處周圍的木料表面則不會下陷,使刻紋輪廓更為鮮明,此謂之“硬”。

裝飾手法

刻劃花的裝飾手法流行於北宋,至金代則出現了印花的技法,定窯印花裝飾看不出由簡到繁,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有可能受定州緙絲的影響,制瓷匠師採用緙絲紋樣粉本刻模,因此一開始就顯得比較成熟。從釉色來看,金代定窯的釉色與北宋時有所不同,不如北宋時滋潤,而帶有粉質感,亦顯得較為稀薄,突出於器表的紋飾微露白色。
裝飾方法有劃花、刻花、印花等類,早期較流行刻花,後興起刻花與篦劃紋結合,中期盛行印花裝飾,至晚期更為成熟。花紋式樣眾多,有牡丹、萱花、飛鳳、蟠螭、雙魚等,皆典雅妍麗,美奐絕倫。定窯器以其豐富多彩的紋樣裝飾而深受人們喜愛。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印花以花卉為主,主要有蓮、菊、萱草、牡丹、梅等,也有鴛鴦、龍鳳、獅子等動物圖案,畫面嚴謹,講究對稱,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歷來視為陶瓷藝術中的珍品而頗受人們的青睞。北宋早期定窯刻花、構圖、紋樣趨簡,以重蓮瓣紋居多,裝飾有淺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裝飾精美絕倫,獨具一格。用單齒、雙齒、梳篦狀工具,刻劃出由深、淺不一的主線與輔線相襯構成的物象,生動自然,有較強的立體感,裝飾題材以花果、蓮鴨、禽鳥、浮鳥、雲龍等為主.[1]
占定瓷大宗的北宋定窯白瓷,具有以下的特徵:

淚痕

淚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現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條狀,宛如垂淚,故稱淚痕。淚痕現象僅見於北宋定窯器,唐至五代定瓷並無此特徵。唐代定瓷釉薄而潔白,胎釉結合十分緊密,無流釉現象;北宋則凝厚而泛黃,釉內氣泡大而多,釉層在燒結過程中隨器垂掛流淌,形成淚痕。北宋早期,定窯採用正燒,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後,定窯創造了覆燒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況,筆者曾見過一些定窯白瓷,淚痕方向為橫向,十分奇怪,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竹絲刷痕

在定窯碗、盤類器物的外壁,經常可看見細密如竹絲的劃痕,這些劃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後鏇坯加工時留下的,當然在其它窯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見到鏇坯痕,但不如定窯的纖細密集,此為鑑定定窯器物的一個特徵。

底足

定窯器物的底足類型不多,主要分為平底與圈足兩大類,而其圈足具有與其它窯口器物圈足明顯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體現在北宋中期以後覆燒成型的定窯器上,由於覆燒的發明,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將露胎處移至器上,然而裹上釉層的器足在外觀上的表現並不那么完美,足面(圈足與地面接觸部分)總是顯得不夠平整,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以手撫之,明顯地感到凹凸不平,筆者所目見的北宋定窯圈足器無一例外。這種現象十分奇怪,但在鑑定中卻非常有效,凡北宋定窯圈足器(採用覆燒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徵,此為鑑定之關鍵。
另外,定窯圈足器之圈足有大小兩種類型,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見竹絲刷痕,刷痕呈同心圓,而小圈足器則無這種現象,但無論大小圈足,足均極淺,足牆均窄,小圈足器挖足不過肩,幾乎無鉤手。

變形

定窯器物,尤其是碗類器物,大都有些變形,若是完整器,將器物倒扣於桌面,便很容易發現這一特點。
就目前在市場上所見到的仿定白瓷而言,淚痕現象已可做到,竹絲刷痕亦不難實現,至於器物的變形非人力而可強為,而取決於燒造時的火候、窯位、氣氛等等因素,若以人力做作,不免留下故意造作的,不自然的痕跡。現在只有一點還難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現象,這種現象的形成完全出於自然,且在目前尚未引起仿造者足夠的重視,仍可作為鑑定的一個標準。

瓷器鑑賞

現在市場上已有將曲陽新仿產品作IH後冒充古物的,最近幾年曲陽用制工業瓷的一種原料仿製定窯產品,多為灰白色,個別的也有淚痕,釉面半失透,很像定窯產品。[2]
鑑定定窯白瓷主要從以下6點入手

看造型

品種較為豐富,盤、碗、燈、爐、盒、瓶、枕、樂器等,幾乎應有盡有。盤、碗生產量最大。窯址遺存的瓷片中,約有80%均為盤、碗。盤、碗有尺寸較大的,如碗有口徑近30厘米的,則為其他窯中少見。瓶的種類亦較多,有直頸瓶、淨瓶、梅瓶等多種。枕有白釉孩兒枕、剔花腰形圓枕,另有十餘件,均為明代所仿。樂器有白釉和黑釉畫花腰鼓,前者早年出土一件,已流散國外。市面上流通的多半是仿製品。

看胎釉

定窯瓷器多為白胎,尤其宋代產品,幾乎都是白瓷胎,胎質十分堅硬。這是因為原料中含氧化鋁量較高。不但如此,而且定窯的許多窯具也是白瓷胎,使用的原料與制瓷的原料一樣。定窯窯址堆積白花花的一片,自胎窯具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這種原材料上的使用過度,也是造成後來定窯衰微的重要原因之一。定窯瓷器釉多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醬釉、褐釉、綠釉等品種。宋代白釉顏色偏黃,這是因為,宋代定窯改用煤作燃料,用氧化焰燒成,釉中所含微量鐵元素生成三氧化二鐵所致。宋代定窯白釉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即所謂的“淚痕”。這是鑑定定窯瓷器尤其要仔細觀察的重要特徵。

觀察裝飾物

定窯瓷器裝飾方法有印花、刻花、畫花、剔花、金彩等。定窯印花裝飾出現於北宋中期,一出現就收到市場的追捧,這在中國陶瓷史上尚有其他實例,如後來元代青花的突然成熟出現等等,均與其特定的環境有關係。古定州石刻藝術發達,緙絲藝術也很有名氣。石刻的工藝基礎,緙絲成熟的圖案,遂使定窯印花層次分明、線條清晰、布局工整,成為定窯瓷器中首屈一指的產品,這一特徵也是鑑定定窯白瓷的重要依據。
定窯印花題材以花卉、飛禽、走獸、游魚為主,人物紋比較少見,僅見於少量的嬰戲紋。花卉以牡丹、蓮花居多,菊花次之。飛禽以孔雀、鳳凰、鷺鷥、鴛鴦、雁、鴨為主,多與花卉組合成布局工整的圖案。從圖案中,我們也能識別定窯白瓷真偽。
定窯白瓷
定窯白瓷

看覆燒工藝

定窯瓷器於宋代曾採用覆燒工藝,其目的一是增加窯內裝燒量,二是防止一些大件器皿主要是碗、盤變形。採用此工藝燒造的瓷器,其口緣部位一周均無釉,文獻中稱其為“茫口”。傳世品中有後鑲銅口、銀口和金口的,其中鑲銅口的最多。

觀銘文

定窯底款有刻文字的,其中有“官”“新官”“尚食局”“尚藥局”“五王府”“食官局正七字”“易定”等多種。上述款識,均是未燒之前刻於胎上的,其中“官”和“尚食局”“五王府”均在窯址中出土過瓷片。此外,定窯傳世品中還有宮廷玉工刻款的,其銘文均與宮廷建築有關,如“奉華”“風華”“慈福”“聚秀”“禁苑”“德壽”等等,其用途十分明顯,當為皇宮中分配到各殿中使用的標記。仿製的定窯白瓷則沒有這樣的銘文標示。

仿品特徵

仿定窯始於元代,山西霍縣窯即以仿定窯而頗有名氣。據明代萬曆時文獻載,有制陶藝人能仿定窯瓷,如周丹泉等,但其傳世品目前無法確認。故宮藏有明代仿定窯產品,盤、碗、枕均有,但具體時代難確認。清康熙以後,景德鎮有仿定窯產品,釉偏黃,多印花,無竹刷紋和淚痕,極易與真品區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