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槓街道辦事處

青槓街道辦事處

青槓街道辦事處距重慶主城區23公里,距中國“西部鞋都”——璧山縣城區15公里。位於成渝高速路開口處,成渝高速公路、國道319線、渝隆路、津璧路等多條高等級公路在此交匯,為川南、川中、川西地區入渝和重慶入川的主要通道。

基本信息

青槓街道辦事處青槓街道辦事處
青槓街道辦事處距重慶主城區23公里,距中國“西部鞋都”——璧山縣城區15公里,位於成渝高速路開口處,成渝高速公路國道319線、渝隆路、津璧路等多條高等級公路在此交匯,為川南、川中、川西地區入渝和重慶入川的主要通道。境內物產豐富,土地肥沃,氣候宜人,屬亞熱帶濕潤區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5℃,年平均降雨量1023毫米,無霜期近300天。

經濟建設

1994年建鎮之初的青槓,場鎮面積不到100畝,場鎮人口不足200人,房屋建築面積不到3萬平方米,財政收入不足30萬元。1995年成渝高速公路的通車,為青槓的騰飛插上了強有力的翅膀。同年,迅速崛起的青槓被國家十一部委確定為全國首批57個小城鎮綜合體制改革試點單位,隨即又被確定為重慶市首批小城鎮建設試點鎮。2003年,鄉鎮建制調整中與縣“五強鄉鎮”來鳳鎮整體和獅子鎮部分合併成為青槓街道,經濟實力迅速攀升,2007年街道預計實現生產總值59.5億元,轄區內財政總收入實現17065萬元(其中工商稅收151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街道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環境優美城鎮”、“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重慶市衛生鎮”、“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經濟快速發展鄉鎮”、“璧山縣五強鄉鎮”等300餘項國家、市、縣級榮譽稱號,青槓經濟社會事業呈現出了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基礎設施

目前,青槓街道辦事處幅員面積達到91平方公里,場鎮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7個社區,人口約7.6萬。街道基礎設施完善,有360千伏安、11萬伏和22萬伏變電站各1座,有日供氣50.5萬立方米天然氣站1座,日供水2.5萬噸和0.5萬噸水廠各1座,並開通了光纖電視傳輸網,廣播、通訊、道路、綠化、燈飾工程等設施完備。市級重點中學----來鳳中學、縣第一個示範國中----青槓國中、兩所縣級文明禮儀示範國小和重慶舞蹈學校、重慶求精中學青槓校區的相繼建立提高了青槓的辦學水平;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青槓門診部的建立、重慶全發藥業集團的落戶和正在動工興建的重醫附屬第一醫院青槓康復區改善了青槓的衛生醫療條件;轄區內設有國稅所、地稅所、工商所、司法所、郵政分局、電信分局、公安局派出所、房管所、電管站等服務職能部門,具有較為完備的城鎮綜合服務功能。

工業企業

自青槓街道辦事處成立以

青槓街道辦事處青槓街道辦事處
來,一直把“工業強街”戰略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來抓,為此青槓堅定不移地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和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堅持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策略,做到引來一家,帶動一片。如今,青槓街道商賈雲集,一批批外來企業落戶青槓,一座座高樓、標準廠房拔地而起,眾多的知名品牌產品從青槓源源不斷地銷往國內外市場。目前,已有700餘家企業落戶青槓,91家企業投資額超過1000萬元,吸引外來投資總額達到60億元。僅2007年就新引進項目16個,其中投資1億元以上的項目4個,市外引入項目6個。招商引資活了企業,富了百姓,強了政府,造就了青槓經濟騰飛的神話,圓了青杠人“工業強街”的夙願。2007年街道工業產值實現40.34億元,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個數2789個,從業人員23488人。目前青槓轄區內已形成了以青山工業、大江摩托為骨幹的汽、摩配生產及配套產業;以廣東顧地、浙江巨立為重點的建築建材產業;以中亞動物、西部製藥為代表的生物製藥產業;以口之福、轟茂食品為代表的食品加工產業;以東威包裝、天星化纖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希望集宏漆集團第三醫科大學新橋醫院、重大高科、重慶醫科大學康療區、重慶建築科學研究學院新型建材等一大批知名單位的項目投資落戶青槓,更是大大的提高了青槓的知名度。青槓的工業經濟在鎮域經濟中比重已達到70%以上,走在了重慶市西部縣(市)鄉鎮的前列,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工業重鎮。

農業發展

工業發展的大好春風,令青槓街道辦事處的農業、旅遊業、商貿業、餐飲業等各行各業得以盡顯風采:農業初步形成了以優質伏淡季水果、蠶桑、

青槓街道辦事處青槓街道辦事處
花卉苗木、無公害蔬菜為主的四大種植業主導產業,以家禽、水產品、肉兔、生豬養殖為主的四大養殖主導產業,成為西部重要的現代農業、生態農業以及城郊特色農業示範基地。青槓還充分發揮距離重慶主城區較近,交通便捷、基礎較好等優勢條件,進一步加快了特種花卉種植園、天德旅遊度假園、龍隱山自然風景區等特色生態旅遊項目的建設進程,加大了農家樂開發力度,目前以瀚林山莊為主的農家樂群逐步建立,以“來鳳魚”、“青槓兔”為品牌的“白雲大道”美食一條街已初具雛形,青槓商貿中心規劃,高速路口處特色餐飲服務休閒區開發等一批三產項目正進積極的謀劃籌備,青槓生態休閒旅遊亮點逐漸凸顯。青槓街道堅決履行為民辦實事的承諾,推動街道初級衛生保健工作開展,農村改水改廁效果明顯,83%以上的農戶已安裝自來水、機壓井或衛生井,全年向低收入居民、農村五保戶、受災戶、殘疾人等對象發放低保金、撫恤金和社會救濟事業費395多萬元,救災糧10萬多公斤,總計受益人數27404人次。同時投資50萬元修建了5個“五保家園”。解決低保12300戶次21300多人次,共發放低保金200多萬元。對60歲以上獨生子女父母共發放獎勵金35萬元,計畫生育繼續保持了85%的合法生育率,自然增長率0.4‰的低生育水平。文化、閉路電視、體育等多項社會事業也得到較快發展,工會統戰婦女兒童及保密、信訪、機關事務等方面的工作都全面完成或超額完成各項任務。青槓社會面貌呈現出了新的氣象,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民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未來發展

青槓街道辦事處黨政一班人將會帶領全街道廣大人民民眾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抓住青槓成功創建“全國文明村鎮”和“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的有利契機,結合市里提出“打造重慶西部新城”和全縣提出“多點溶入主城區、建設重要功能區”的歷史機遇,圍繞打造“開放青槓、富裕青槓、人文青槓、魅力青槓、平安青槓、和諧青槓”目標,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努力把全街道三個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推向新階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