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鄉

青林鄉

青林鄉;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33千米。人口1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土、藏、蒙古族,其中土族占總人口的43.3%。面積295.6平方千米。

基本信息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青林鄉

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33千米。人口1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土、藏、蒙古族,其中土族占總人口的43.3%。面積295.6平方千米。轄中莊、生地、毛合灣、柳林灘、棉格勒、下陽山、上陽山、麻哈、泉家灣、白土埡豁、雪裡合、臥馬12個村委會。民國廿六年(1937年)設多洛上、下鄉,1951年改第二區第一、二鄉,1952年復設多洛上、下鄉,1953年分設青林鄉,1956年併入多林鄉,1958年合併為紅旗公社,次年改為多林公社,1978年改為青林公社,1984年設青林土族鄉,1985年改為青林鄉。

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青林鄉

位於朝天區北部,東與陝西寧強縣接壤,北和馬家鄉為鄰,西連文安鄉,南毗轉斗鄉,轄6個村43個組920戶3582人。鄉內地形複雜,海拔落差大,最高峰唐家山1672米,最低點菜壩河737米,鄉政府駐地黃壩河海拔838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1100毫米,年均氣溫14ºC,無霜期227天。全鄉幅員面積54.84平方公里,有耕地6849畝,其中水田300畝。糧食作物主產玉米,小麥,大豆和雜糧。木耳,蠶桑是主要的農業產業,勞務是農村收入的主渠道。大理石,花崗石等地下資源豐富,轉馬公路橫穿全境,交通便利,信息靈通,市場活躍,鄉間民風淳樸,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1934年紅四方面軍曾在李家坪建立紅坪縣蘇維埃政府。境內林業森林覆蓋率高,生態保護很好,有被譽為“川北小九寨”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四川水磨溝自然保護區。

貴州六盤水市水城縣青林鄉

位於水城縣西北部,屬於六盤水市的“一山一河”貧困地區,距市中心區42公里,東面同納雍縣的豬場鄉新房鄉接壤;南面與本縣董地鄉毗鄰;西面與保華鄉交界;北面與南開鄉相鄰,是六盤水市“一山一河”貧困鄉。總面積64.46平方公里,最高峰轎子山海拔2051米,最低點大土索橋河畔海拔1400米,平均海拔1750米,平均氣溫12.4度,日照量1528.8小時,年降雨量1106毫米,立體氣候特點顯著。現有耕地15735畝(習慣畝),土壤多為玄武岩發育而成的小黃壤,適宜種植烤菸半夏、玉米、馬鈴薯等作物,現主要發展的經濟作物是烤菸。煤炭資源儲藏較為豐富,7個行政村中都有煤炭資源,煤質屬於低硫、低灰的無煙煤,至今未開發利用。全鄉村村通公路、通水、通電,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全鄉有國小校(點)9所(個),有中學1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08%,國中階段入學率95.09%。
青林是純農業鄉,主產玉米、馬鈴薯,經濟作物主要有烤菸、大蒜等。大力發展畜牧養殖,現建畜牧強村3個。2006年全鄉總戶數4076戶,總人口有16669人,人均純收入1398元,人均占有糧272公斤。計生、教育、社會治安等各項社會事業整體推進,人民安居樂業。鄉內有7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6500餘人,占總人口的38%,其中以小花苗、彝、回等少數民族人口所占比重較大。民族風情以海發村小花苗蘆笙舞較為典型,該村是蘆笙王張文友同志的故鄉。

湖南省桃源縣青林鄉

桃源縣青林鄉位於縣城北郊,素有桃源“北大門”之稱。省道S226線橫貫全境,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發展空間廣闊。全鄉共有16個村民委員會,198個村民小組,22477人,其中回族、維吾爾族、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數民族人口8370人,占總人口的33%。區域面積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540畝,主種水稻、棉花,盛產油茶。改革開放以來,鄉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將發展定位為“民族特色鄉、桃源工業園、市民休閒地、縣城後花園”,精心謀劃,合理布局,創新機制,全面推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以項目為依託主攻工業經濟。充分利用城鄉結合部,漳江工業園,少數民族鄉的優勢,全力做好招商引資工作,

青林鄉青林鄉
借力發展工業經濟,現引進的項目有投資2000多萬元的茶多酚廠;投資500萬元的芙蓉泉酒廠;投資300萬元的群利包裝廠;投資200萬元的久昌木業包裝廠;投資300萬元的豪源製衣廠;投資200萬元的富強煙花鞭炮廠。項目引進拉動了經濟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以產業創特色發展規模農業。調整農業結構,發展規模產業,培育特色產業,支持主導產業,壯大傳統產業。一是引導發展規模養殖。全鄉發展牲豬26000頭,其中母豬2500頭,母豬飼養量占全縣近1/10,蛋雞飼養量40萬羽,占全縣的1/10。新引進濟慶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建設堆金慶大宏種豬場,可繁養母豬1200頭,年出欄牲豬3萬頭。二是支持引進規模種植。引進豐收果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200萬元栽種優質葡萄100畝。引進深圳奧地利公司投資200萬元,租賃堆金村水窪池183畝培育花卉苗木。三是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全鄉種植優質稻11000畝,優質棉4000畝,無公害蔬菜4000多畝。
以民生為重點推進新村建設。全鄉15個村的村道硬化通車;16個村全部進行農電整改,實現了同網同價;8個村飲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16個村開通了程控電話,通訊網路覆蓋率100%;有線電視入戶率達70%;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95%。全鄉有衛生院1個,門診所4個,村村有衛生室。鄉辦學校5所,其中中學1所,中心國小1所,片國小3所,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民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7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218元。

青林回維鄉

境內有古遺址15處,古墓葬群4處,古窯址2處,古城址1處。古采菱城為春秋晚期至漢代的城址,現有殘垣10段,總長1425米,傳說為楚平王所建。1983年11月被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