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歌舞劇院

青島市歌舞劇院

青島市歌舞劇院的前身是青島市歌舞團,始建於1960年7月1曰,1994年撤團建院。劇院下設歌舞團、交響樂團、曲藝團、合唱團等。

基本信息

簡介

青島市歌舞劇院(原青島市歌舞團)於1960年7月1日正式建團,分設演唱隊、舞蹈隊、曲藝隊、樂隊、舞美隊等,1994年4月撤團建院,內部機構設定海信交響樂團、歌舞團、曲藝團(獨立核算單位)、合唱團(業餘性質)、舞台美術工作隊、藝術培訓學校、藝術經營中心(夢幻劇場)、辦公室、政工科、財務科(包括副業辦公室)、演出器材公司等部門,是我市文化系統中綜合實力強,具有一定水準的藝術表演團體。
吧

.

演出節目

青島市歌舞劇院演出照青島市歌舞劇院演出照

60年代劇院以演出歌劇為主,先後上演過大型歌劇《柯山紅日》、《劉三姐》、《江姐》,外國歌劇《貨郎與小姐》等。

70年代劇院以演出大型舞劇為主,先後上演過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沂蒙頌》、《草原兒女》等,民族舞劇《小刀會》、《蝶戀花》,外國舞劇《葛蓓莉婭》等。

80年代以後劇院以演出交響樂、歌舞、曲藝晚會為主,上演過各種題材、風格不同的舞蹈節目,如《飛天》、《搶親》、《蛇舞》、《西班牙鬥牛士》、《八木小調》、《農夫與蛇》、《西亞風情》、《西班牙女郎》、《天鵝之死》等。

90年代初,劇院創作排演了大型民族舞劇《孔子暢想曲》參加山東省藝術節、曲阜孔子國際研討會演出,受到好評。

成就

青島市歌舞劇院的演員青島市歌舞劇院的演員

創作演出的舞劇《孔子暢想曲》參加了山東省藝術節,開創我國用舞蹈塑造孔子形象的先河。創作排演的大型舞蹈詩《大海夢幻》在山東省第七屆藝術節獲獎及精品工程獎。海信交響樂團,先後與國內外多位著名指揮家合作,曾應邀為中央電視台“鏇轉舞台欄目”錄製音樂專題片《樂聖貝多芬》;為電影《紅嫂》創作主題音樂並進行演奏錄製。

1995年啟動的《學生之友》交響音樂會連續舉辦十屆為全市200餘所學校近千名中學生演出400餘場,普及面之廣為全國之首。

2000年青島市歌舞劇院合唱團在第五屆中國合唱節上榮獲金獎。

劇院演員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獎:一級作曲家智樹春譜寫的《祖國給我理想》選入團中央全國推薦曲目,李永昌創作演唱的歌曲《不屈的尊嚴》獲文化部“五個一工程獎”。獨唱演員江濤、崔海棠、徐麗君在全國青年電視歌手大賽獲獎並活躍在國內樂壇,曲藝團培養出來的演員趙保樂、郭秋林、單聯麗、邢瑛瑛、劉立新在全國有較高的知名度。

交流演出

近年來劇院出色的完成了“青島國際啤酒節”“青島國際海洋節”“世界漁業博覽會”“國際服裝周”等國際大型演出活動。曾出訪日本、韓國、墨西哥、尚比亞、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國家。

交響樂團

交響樂團近年來一直活躍在青島、濟南等地的音樂舞台,先後邀請國內著名指揮家李德倫、韓中傑、卞祖善、黃曉同、鄭小瑛、胡炳旭等來團指揮;邀請著名演奏家俞麗娜呂思清等合作演出;排演過大型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演出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和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及第一、三、六、七等交響曲和多首序曲,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等著名作曲家的作品。1996年交響樂團與著名指揮家卞祖善和鄭小瑛合作,為中央電視台拍攝了《樂聖——貝多芬》音樂專題片,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

藝術家

劇院現有主要藝術家:宮振邦、智樹春、台紀淮、耿殿生、潘貴才。

改制

青島市歌舞劇院有限公司慶祝“三八婦女節”聯誼會.青島市歌舞劇院有限公司慶祝“三八婦女節”聯誼會.

近日,青島市國有文藝院團轉企改制動員大會暨青島市歌舞劇院有限公司揭牌儀式舉行。

據了解,本次轉企改制是將原青島市歌舞劇院、青島市民族藝術劇院青島市曲藝團合併重組,成立青島市歌舞劇院有限公司。該公司將按照市場需求,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創新管理、藝術生產經營和人才培養機制,實現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改革目標。重點打造富有青島文化特色的城市舞蹈藝術品牌,將歌舞劇院有限公司建設成為充滿活力、具有較強原創能力、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演藝產業龍頭企業。而改制後的第一場市場化演出,就是2010年1月30日與青島日報報業集團合作的“永遠的歌聲”鄧麗君誕辰音樂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