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脂米

靈脂米

靈脂米,別名靈脂、糖靈脂、靈脂米、靈脂塊,形狀呈長橢圓形圓柱狀,表面黑棕色,味微苦鹹。靈脂米是鼯鼠科動物橙足鼯鼠和飛鼠等的乾燥糞便。主治心腹血氣諸痛,婦女經閉,產後瘀血作痛;外治蛇、蠍、蜈蚣咬傷。炒用止血。治婦女血崩,經水過多,赤帶不絕。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靈脂米呈長橢圓形圓柱狀,兩端鈍圓,長5~15毫米,直徑3~6毫米。表面黑棕色,較平滑殘微祖糙,常可見淺色的斑點,有的具有光澤。體輕而松,易折斷,斷面黃色,黃綠色或黑棕色,呈纖維性。氣微弱,味微苦鹹。以表面粗糙,外黑棕色、內黃綠色,體輕無雜質者佳。品質較靈脂塊為差。

來源

鼯鼠科動物橙足鼯鼠和飛鼠等的乾燥糞便。全年可采,但以春、秋為多,春采者品質較好。採得後,揀淨砂石、泥土等雜質,按形狀分別為靈脂塊和靈脂米兩類。

炮製

1.淨制:揀淨雜質,篩去灰屑(靈脂米)。
2.碎制:靈脂塊需打碎。
3.醋制:取淨五靈脂,置鍋內,文火微炒,隨即噴淋米醋,再炒至微乾、有光澤為度,取出晾乾。
4.酒制:製法同上,惟用黃酒噴淋。

藥用功效

功能主治

靈脂米靈脂米
1. 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氣諸痛,婦女經閉,產後瘀血作痛。
2.炒用止血。治婦女血崩,經水過多,赤帶不絕。
3.外用治蛇、蠍、蜈蚣咬傷。

用法用量

1.內服:3~10g。包煎,或入丸、散用。
2.外用:適量。
3.外治蛇蟲咬傷,可配雄黃(2:1),共研細末,用麻油或菜油調塗患處。

注意事項

1、《綱目》:惡人參,損人。不宜與人參同用。
2、《本草經疏》:血虛腹痛,血虛經閉,產婦去血過多發暈,心虛有火作痛,病屬血虛無瘀滯者,皆所當忌。

附方

靈脂米靈脂米
①治產後惡露不快,腰痛,少腹如刺,時作寒熱,頭痛不思飲食;又治久有瘀血,月水不調,黃瘦不食;亦療心痛:五靈脂水淘淨,炒末一兩,以好米醋調稀,慢火熬膏,入真蒲黃和丸龍眼大。每服一丸,以水與童子小便各半盞,煎至七分,溫服,少頃再服;經閉者,酒磨服下。(《產乳集驗方》紫金丸)
②治婦人經血不止:五靈脂末,炒令過熟,出盡煙氣。每服大兩錢,用當歸兩片,酒一中盞,與藥末同煎至六分,去滓熱服,連三、五服。(《經效方》)
③治產後心腹痛欲死:蒲黃(炒香)、五靈脂(酒研,淘去砂土)等分。為末,先用釅醋調二錢,熬成膏,入水一盞,煎七分,食前熱服。(《局方》失笑散
④治丈夫脾積氣痛,婦人血崩諸痛:飛過五靈脂(炒煙盡),研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永類鈐方》靈脂散)
⑤治卒暴心痛,不可忍者:五靈脂,為細末。每服二錢,熱灑下,婦人醋湯下。(《雞峰昔濟方》)
⑥治風冷氣血閉,手足身體疼痛,冷麻:五靈脂二兩,沒藥一兩,乳香半兩,川烏頭一兩半(炮去皮)。同為末,滴水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丸,生薑溫酒磨服。(《本草衍義》)
⑦治腸風下血:飛過五靈脂,炒煙盡,研末。每服一錢,煎烏梅、柏葉湯下。(《永類鈐方》)
⑧治血妄行入胃,吐不止:五靈脂一兩,黃耆(黃芪)半兩。為末,新汲水服二錢。(《綱目》)
⑨治蟲心痛欲絕:五靈脂(末)二錢匕,白礬(火飛)半錢匕。同研,每服一、二錢,水一盞,煎五分,溫服,無時。(《閻氏小兒方論》)
⑩治骨折腫痛:五靈脂、白芨(白及)各一兩,乳香、沒藥各三錢。為末,熱水同香油調塗患處。(《乾坤生意秘韞》)

鑑別

靈脂米與兩種偽品的性狀比較鑑別大白鼠糞便豚鼠糞便形靈脂米狀長橢圓形,兩端鈍圓長橢圓形,一端鈍圓,另一端常呈明顯尾尖細長橢圓形,兩端鈍圓或略尖,大的稍彎曲大小長5一15mm,直徑3~6mm黑棕色、紅棕色、灰棕色平滑或微粗糙,有的略具光澤體輕、質松、易折斷,手捻易碎黃綠色或黃褐色,具細毛茸狀纖維氣微長10一17mm,直徑4一7mm黑揭色微粗糙,無光澤體輕、質緊密、較硬,手難捻碎黑灰色,略帶綠色,具草纖維氣微腥臭長9一z6mm,直徑4一smm黑褐色較光滑,無光澤體輕、質緊密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