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縣生態工業園區

霍山縣生態工業園區

生態工業園區是依據循環經濟理論和工業生態學原理而設計建立的一種新型工業組織形態。

園區簡介

霍山縣生態工業園區位於霍山縣城東,東、南以迎駕大道為界,西至高廟河、新天河,北至建設中的過境公路(東迎路),規劃面積9.8km2,其中啟動區5.3km2,一期工程建設面積2.42km2。園區地理位置優越,距六安市45km,合肥120km,距合葉高速和建設中的寧西鐵路六安火車站僅40km,園區南側緊鄰318省道,建設中的繞城公路在園區北側經過,規劃建設的商景高速從園區東側穿過,對外交通便捷。
霍山縣生態工業園區霍山縣生態工業園區

霍山縣生態工業園區自2002年10月份開工建設以來,全縣上下舉力而為,著力把園區建設成為全縣招商引資的平台、骨幹企業做大做強的平台和拓展城區發展空間的平台,已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億元,累計完成土石方600多萬立方,修建道路路基16.3公里,砼路面10萬平方米,平整場地3600畝,埋設供水、排水、排污管道45公里,廣電、電信、移動等光纜已全部入地,架設10千伏供電線路16公里,安裝路燈140盞,鋪設人行道1萬平方米,實施主幹道綠化3.8萬平方米,新建農民安置樓房12幢、16000平方米,安置拆遷農戶144戶,基本實現了園區一期工程2.42平方公里硬化、亮化、綠化與美化。
霍山縣生態工業園區在定位上突出生態特色,引進項目以綠色食品加工、高新技術產品及其他生態型工業項目為主,杜絕重污染項目進入園區,現有入園工業企業33家,其中規模企業14家,2007年實現財政收入6742萬元。縣經濟開發區自2002年開工建設以來,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入4.5億元,先後引進入區企業98家、110個項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2家。2007年,縣經濟開發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8億元,出口創匯4500萬美元,財政收入1.2億元,成為縣域經濟重要的增長極。
霍山縣生態工業園區霍山縣生態工業園區

園區遵循高水平定位、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原則。發展格局為一區五園:高新技術園、科教研發園、加工製造園、金融商貿園、旅遊度假園等多種功能園區。園區為投資者提供"八通一平"(通路、通水、通電、通郵、排水、排污、寬頻、有線電視和場地平整)的配套建設,以"保姆式"服務和"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優惠政策為您提供投資興業、發展發財的機會。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嚴格按照園區總體規劃,把園區建設與依法規範用地、保護生態環境、壯大主導產業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入園企業項目建設進度,完善投資準入時一條龍服務、項目建設中全方位服務、建成投產後經常性服務,努力把霍山生態工業園建成為全省一流的園區。

生態工業理念

生態工業是在實踐循環經濟的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原則時,在產品、企業、企業間三個層次中仿照自然生態系統而形成的工業生態鏈和閉路循環,使參與企業產品生產的所有物質都能循環利用,而向環境中排放的污染物極少,甚至為零排放的理想化的工業發展模式。它致力於解決工業發展對資源的無限需求和地球有限資源之間的矛盾,從而達到工業經濟快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雙贏的目的。
人類工業發展的歷史,是人類與自然環境既對力又統一的發展史,自從18世紀蒸氣機發明以來,人類社會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在取得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如萊茵河水體污染,倫敦毒氣污染等環境事件。直到20世紀40年代,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已開發國家環境污染才開始達到有效治理。我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初期,走什麼樣的工業化發展之路,如何用有限的資源實現經濟持續發展,如何以極小的環境代價換取工業的大發展已經成為中央和各級黨委政府認真思考的問題。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資源極為有限,因此我們付不出也付不起沉重的環境代價。必須走新型工業化之路。中央提出,樹立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創建節約型社會、和諧社會,就是要求對各行各業,尤其是工業,要以極小的代價換取極大的財富。即實行生態工業,把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消費融為一體,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轉向,這是現階段工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和奮鬥目標。

入園企業

安徽源牌集團
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龍華集團
安徽東方靈芝寶藥業有限公司
兆峰陶瓷(安徽)有限公司
亞東製藥霍山有限公司
安徽豐田竹業製造有限公司
安徽霍山康爾美食品有限公司
安徽省保得利竹業開發有限公司
安徽思創集團
安徽新世界綠洲茶油有限公司
安徽一隆羽絨有限公司
安徽御石陶瓷有限公司
橫店集團東磁股份有限公司
霍山縣盛隆竹業有限公司
上海普洛世嘉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應流集團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