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甘蔗

霉甘蔗

霉變甘蔗一旦使人中毒,其死亡率及出現後遺症的機率高達50%,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措施,已引起國家衛生部的高度重視,並發布今年第一次食品安全預警公告:慎吃霉變甘蔗。主城有霉變甘蔗嗎?記者昨日通過對濟南菜園壩水果批發市場和個體商販的調查發現,不僅有,而且數量不少,大都經過削皮後流入市民口中。

暗訪

批發市場“Y”貨不少
昨日上午9:30,在菜園壩水果批發市場裡,記者看到14輛大貨車停成一排,數十工人正在卸貨。其中,在一輛只卸了一半的甘蔗根部呈黑綠色,已經霉變,另有5車甘蔗的根部也均變了色,記者走近聞了聞,霉味撲鼻而來,但老闆卻稱是保鮮劑質量不好的緣故。
而這裡甘蔗的價格也表明,霉變甘蔗在這裡流入市場。“好甘蔗7毛錢一公斤,分錢不少。”賣新鮮甘蔗的老闆態度很強硬,面對記者便宜點的請求,他把嘴往旁邊一努,“建議”記者要想買便宜貨,可以去找另一個老闆。果然,記者還沒有走近,坐在甘蔗堆邊身穿黑衣服的婦女連忙招呼記者,急切地問要多少,價錢可以協商,還未經記者多“砍”,0.6元/公斤的價格直降為0.4元/公斤。記者看到,她的上千斤甘蔗的根部已經“長”了一層黃綠色的“毛”。
菜園壩一市場工作人員稱,僅該市場,每天大約交易甘蔗500餘噸,加上華岩等其它批發市場,重慶日吞吐量至少千噸,至少有一成的甘蔗確實有霉變問題。

追蹤

霉變甘蔗刮皮變臉
在批發市場,記者發現霉變甘蔗價格低廉,卻深受零售商販的“青睞”,和記者先前談價的“黑衣”婦女生意比較好,時時都有人一捆一捆地運走,不到半小時,交易達8人次,交易量達到400公斤左右。
10點30左右,一名50多歲的婦女在市場上轉悠了半天,最後也來到這位“黑衣”婦女跟前,以0.42元每公斤的價格買了30公斤霉變甘蔗,隨後扛到菜園壩外灘車站,立即和一男子對甘蔗削皮,幾分鐘不到,便削了滿滿的一桶,婦女提著桶向火車站廣場去了。“好的成本高了,哪個去拿好的喲。”這位來自長壽葛蘭鎮的男子毫不掩飾地說,在車站、碼頭“打游擊”的甘蔗商販,大部分都購買這種甘蔗。
“那些稍微‘壞’點的甘蔗,賺錢得很。”一賣甘蔗的婦女聽說記者也想賣甘蔗,便友好地給記者傳授“秘訣”,“不怕甘蔗差,只要把皮一去,和好的甘蔗一個樣。”記者在該婦女的桶里看到,一些甘蔗上明顯有血紅色的斑點,還散發著一股發酵的味道。聽記者說霉變甘蔗會使人中毒,該婦女卻不屑地說,天天賣這種甘蔗,還沒聽說哪箇中了毒。

調查

市民大多不知危害
昨日,在大坪九坑子農貿市場旁,一位現場買甘蔗的女士根本不信霉變甘蔗會有如此大的危害,在記者的講解下,才半信半疑地讓商販將根部那截變色的甘蔗砍掉,她稱經常吃到一些味“不純”的甘蔗,但從沒想到會中毒。記者隨後隨機抽樣調查時發現,知道霉變甘蔗能中毒的市民幾乎為零。
衛生部門有關人士稱,目前對甘蔗的管理方面,還無明確的規定,在具體處理上,還沒有執行標準。該人士提醒市民,品質好的甘蔗肉質清白、味甘甜,霉變甘蔗外皮失去光澤,質地較軟,瓤部顏色比正常甘蔗深,一般呈淺棕色,有酒糟味或酸霉味,市民們在購買時應多長個心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