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渣冶金的理論與實踐

電渣冶金的理論與實踐

電渣冶金的理論與實踐分8章,分別介紹了電渣冶金技術的發展和現狀、電渣冶金的基本原理、電渣冶金用渣系、電渣冶金工藝、電渣爐、電渣金屬的質量和性能、電渣冶金過程的熱傳遞和凝固控制、電渣冶金技術的展望等內容。書中簡明、記實地闡述了經典的電渣冶金原理和重要的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系統地介紹了電渣工藝、設備和渣系,對電渣金屬質量和性能的分析能使讀者了解到電渣冶金技術的重要性,而技術展望將使讀者對電渣冶金技術的內容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電渣冶金的理論與實踐

電渣冶金技術可以被認為是一種金屬或合金精煉提純及凝固控制的複合技術,其產品具有純淨度高、成分均勻、力學性能和使用性能好、近終形、過程可控等特點,因此在國民經濟的許多重要領域用於生產高端產品或關鍵部件。

本書內容涉及電渣金屬的生產領域——材料、冶金、鑄造等和電渣金屬的套用領域——能源、航空航天、造船、機械製造、醫藥等領域,本書可供這兩個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管理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李正邦,冶金學家,我國電渣冶金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設計並主持建設了我國第一代工業電渣爐。他提出的電渣重熔提純機理及順序凝固理論,為電渣冶金奠定了基礎,被國際公認。他率先開拓了電渣熔鑄發動機渦輪盤、潛望鏡管、火炮身管及炮尾、飛機起落架、曲軸等技術。開發了無污染的無氟渣。提出了採用酸性渣改變鋼中央雜物形態,從而提高軸承鋼疲勞壽命的新工藝。開展了由鴿精礦、鉬精礦、氧化釩等礦物直接合金化代替鐵合金冶煉合金鋼的基礎研究和工業試生產。他在電渣冶金領域有系統的、創造性的科技成就,為電渣工業大幅度提高生產率、節能、環保和確保優異冶金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先後獲得國際獎2項,國家發明獎5項,國家技術進步獎等5項,出版學術專著7部,發表學術論文265篇,取得發明專利6項。

圖書目錄

1 綜述

1.1 電渣冶金在國際上的發展

1.2 我國電渣冶金的起步與重大發展

1.3 電渣冶金的現狀

1.4 電渣冶金的優越性和局限性及其在材料領域的套用前景

參考文獻

2 電渣冶金的基本原理

2.1 基本原理

2.2 電渣冶金過程的熱傳遞

2.3 冶金反應

2.4 電渣過程的凝固和結晶

2.5 電渣冶金基礎理論的發展

參考文獻

3 電渣冶金用渣系

3.1 渣的功能

3.2 渣的物理化學性能

3.3 電渣重熔或熔鑄常用渣系

3.4 電渣冶金渣系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4 電渣冶金工藝

4.1 電渣錠生產的工藝程式

4.2 電渣熔鑄工藝

4.3 電渣熔鑄操作

4.4 典型產品電渣熔鑄工藝

參考文獻

5 電渣爐

5.1 電渣爐工藝布置

5.2 電渣爐設備及結構

5.3 電渣爐車間輔助設備

5.4 電渣爐的微機控制

參考文獻

6 電渣金屬的質量和性能

6.1 電渣金屬的純淨度

6.2 電渣鑄鋼的緻密性及低倍組織

6.3 電渣鑄鋼化學成分、組織均勻性及顯微組織

6.4 電渣鑄鋼的力學性能

6.5 電渣重熔軸承鋼

6.6 電渣重熔高速鋼和模具鋼

6.7 電渣重熔厚板錠

6.8 電渣重熔超級合金

6.9 電渣重熔其他金屬

6.10 電渣熔鑄件的熱處理及使用性能

參考文獻

7 電渣冶金熱傳遞及凝固控制

7.1 電渣重熔渣池及鑄件熱平衡

7.2 渣池溫度場分布的計算

7.3 金屬熔池形狀的控制

7.4 模型求解

7.5 局部凝固時間計算

7.6 電渣重熔顯微結構

參考文獻

8 電渣冶金技術的展望

8.1 電渣熔鑄中空管

8.2 電渣熔鑄小斷面棒材

8.3 複雜異型件的電渣熔鑄

8.4 液態金屬的電渣澆注

8.5電渣離心澆鑄

8.6 電渣熱封頂

8.7 電渣焊接鋼錠

8.8 自耗模電渣重熔

8.9 真空電渣重熔與高壓電渣重熔

8.10 快速電渣重熔(ESRR)

8.11 電渣複合技術

8.12 潔淨鋼形核鑄造技術

8.13 旋轉電極電渣重熔技術

8.14 電弧渣重熔技術

8.15 進一步提高電渣熔鑄產品質量的可能途徑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