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研究》

《冶金研究(2009年)》同時對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部分科研梯隊的主要科研工作做了簡要介紹。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冶金研究(2009年)》收錄了冶金方面的學術論文65篇,內容涉及鋼鐵冶煉、有色金屬冶煉、冶金物理化學、冶金生態等專業,重點對煉鐵原料與工藝最佳化、連續鑄鋼工藝最佳化及鋼的質量控制、冶金生態等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所選論文內容均為近一兩年的科研成果。

目錄

煉鐵原料與工藝研究
燒結過程中鐵礦粉熔融性的研究(戴宇明吳勝利裴元東等)
不同因素對含鈦鐵礦石燒結過程中鐵酸鈣生成的影響研究(張增召趙金龍郭興敏)
杭鋼燒結原料最佳化配礦的基礎研究及套用(林劍平吳勝利韓宏亮等)
燒結燃料最佳化配置對提高厚料層燒結利用係數的作用研究(趙成顯吳勝利陳東峰等)
減荷燒結中支撐板的數值模擬與套用分析(劉文文左海濱張建良)
金屬化球團荷重軟化性能的研究(丁銀貴薛慶國余雪峰等)
以含鋅粉塵為原料的含碳球團的還原實驗研究(楊慧賢薛慶國余雪峰等)
高風溫熱風爐技術(李搏吳鏗楊森等)
天鋼2000m3高爐長壽實踐(蘇慶傑吳鏗李康等)
鹼度對高爐渣黏度的影響研究(焦晉沙丁汝才楊學民等)
南(昌)鋼高爐渣熔化性能最佳化試驗研究(楊世山蔣薛金吉男等)
南(昌)鋼高爐渣流動性能最佳化試驗研究(李志強楊世山顧琰等)
杭鋼高爐渣流動性能試驗研究(胡澤方陳志明楊世山等)
杭鋼高爐渣脫硫性能試驗研究(陳志明胡澤方楊世山等)
M9Cao複合鐵水脫硫的動力學研究(葉小葉李闖郭漢傑)
鐵水預處理終點磷預報模型(張慧寧盧永明徐安軍等)
高爐爐內監測與仿真新技術(高征鎧)
煉鋼與連鑄工藝研究
套用CFX軟體實現集束氧槍的最佳化設計(林致明林滔王振宙等)
LF渣面加鋁對超低硫管線鋼深脫硫的影響(區洪輝王建李強等)
鐵水脫磷工藝的發展(陳潔田乃媛)
專用轉爐脫磷預處理的實驗研究(陳潔田乃媛徐安軍)
LF精煉管線鋼深脫硫工藝最佳化(陳君儲瑩郭漢傑)
RH精煉浸漬管鎂鉻磚侵蝕機理的研究(李一丁郭漢傑楊學民等)
六流連鑄中問包結構最佳化的數值模擬(韓麗輝王靜松宋波)
三流中間包內控流裝置結構最佳化水模型研究(黃書友張輝王靜松等)
T形中間包注流區高擋牆導流孔對鋼水流動狀態的影響(孟娜張家泉劉平等)
連鑄管式結晶器的最佳化設計、製造與使用(王鑫榮劉春岩馬龍等)
連鑄保護渣物理性質研究(王紹峰張慶斌郭漢傑)
GCrl5軸承鋼連鑄保護渣的物性研究(龐煒成國光於春梅)
石鋼3號連鑄機大方坯坯殼厚度研究(李大鵬李宏丁秀青等)
基於BP神經網路的大方坯內部質量預報系統研究(劉樂張家泉何慶文等)
大方坯連鑄機輥列計算機輔助設計(陳馳王鑫榮劉春岩等)
誘導生成晶內針狀鐵素體的TI.A1複合脫氧夾雜物分析(呂迺冰楊成威卓曉軍等)
稀土對特殊鋼中夾雜物變質的研究(吳鵬飛成國光楊曉紅)
304不鏽鋼冶煉過程中夾雜物的變化及降低其含量的研究(侯海濱成國光秦哲等)
貨櫃板用耐候鋼生產過程中非金屬夾雜物研究(田偉李晶余健等)
12CaO.7Al,O、精煉渣吸附非金屬夾雜物實驗分析(李志廣袁守謙董鵬等)
鈦在鐵素體不鏽鋼中的影響和控制(李道明儲瑩侯東濤等)
不鏽鋼還原脫磷研究現狀及前景展望(李志廣袁守謙董鵬等)
高硫易切削鋼鈣處理的實驗室研究(塗生陳偉慶陸巧彤等)
硼在X70管線鋼中的偏析分析及其微觀組織研究(魏麗艷李晶余健等)
軋制前堆垛緩冷對鋼中帶狀組織影響的研究(沈世雕黃福祥陳書浩等)
電冶金與有色金屬冶金研究
電脈衝在不同冷卻條件下對銅凝固組織的影響研究(趙立華戰莉蒼大強)
電脈衝孕育處理細化純鋁凝固組織的研究(劉國梁張輝王靜松等)
電熱碳還原鋁電解槽廢舊防滲料製備粗鋁矽合金的研究(宋雲霞薛濟來朱駿等)
熔析結晶法富集分離粗鉛中銅的研究(趙玉林王志郭占鹹等)
共沉澱法製備錳鋅鐵氧體軟磁材料的研究(李宏亮鄒興高煬等)
高視密度二氧化錳前驅體製備的研究(劉宇鄒興張曉等)
低溫水浴法製備錳鋅鐵氧體前驅體(汪梅鄒興李宏亮等)
硫氨法製備高純氧化鋅的研究(劉峰峰鄒興魏巍等)
電沉積鉛過程中超音波對陽極氣泡行為及槽電壓的影響(鄭一方薛濟來朱駿)
(1-x)PbTiO3-xBiMnO,的合成與熱膨脹性能研究(王小偉於然波邢獻然)
亞微米空心鎳球的溶劑熱製備及表征(胡曉鵬於然波王丹等)
NaOH熔鹽法處理富鈦料製備:FiO,基礎研究(張曉齊濤王麗娜等)
熔鹽鍍鎢體系電結晶機理的研究(馬瑞新康勃王目孔)
StudiesOntheTexturesofFungsten(]oat.ingsElectrodeposited:fromNa2WO4-WO3-ZnOMoltenSahs(MaRuixinKangBoWang:Mukong)
循環伏安法研究Na2WO4-WO3-ZnO熔鹽鍍鎢過程(馬瑞新王目孔李國勛)
冶金流程與生態研究
首秦冶金流程標準化作業體系的研究(余進田乃媛徐安軍等)
大型鋼廠轉爐一連鑄區段產能匹配模式研究(劉原王鋒汪紅兵等)
宣鋼煉鋼、軋鋼系統用能和煤氣系統最佳化研究(吳少華田乃媛徐安軍等)
高溫熔渣雙利用新型保溫容器中動態降溫規律與控溫方法的研究(李輝蒼大強白皓等)
熔渣中鋅、鉛揮發行為的熱力學分析(張延玲韓麗輝付中華等)
冶金粉塵壓塊直接還原及鋅鉛和鹼金屬的脫除研究(李會芳郭占成宋波)
燃煤可吸人顆粒物的形成及其過程控制(馬艷白皓蒼大強等)
碳酸鈉水熱溶液中微矽粉的溶解動力學(付娜林榮毅郭占成等)
鋼鐵廠燒結過程SO,排放特性的試驗研究(鄂琳琳蒼大強程相利等)
基於FLUENT的撞擊流反應器內氣固兩相流數值模擬(嚴定舜李敏二唐惠慶等)
高發射率塗料套用於高爐熱風爐的數學模擬及節能分析(王苗白皓蒼大強等)
數位化水網技術及其在鋼鐵企業中的套用探討(王姜維李素芹)
基於AGDP理論的鋼鐵工業技術經濟研究(姚遠潛偉)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部分科研工作簡介
“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及循環利用技術”研究梯隊簡介
“鋼鐵冶金過程合理化”研究梯隊簡介
“鋼鐵冶金循環經濟產業技術”研究梯隊簡介
“多相反應理論及冶金、材料製備新技術”研究梯隊簡介
“特殊鋼冶金”研究梯隊簡介
“潔淨鋼”研究梯隊簡介
“金屬材料製備物理化學”研究梯隊簡介
“連鑄新技術”研究梯隊簡介
“連鑄技術與理論”研究梯隊簡介
“冶金節能與環保”研究梯隊簡介
“鐵合金與電熱冶金”研究梯隊簡介
“資源與環境物理化學”研究梯隊簡介
“電化學冶金”研究梯隊簡介
“工業生態、城市生態”研究梯隊簡介
“材料製備過程物理化學”研究梯隊簡介
“冶金與能源電化學”研究梯隊簡介
“科學技術史”國家重點學科研究梯隊簡介
·查看全部>>

前言

金屬作為重要的基礎原材料,在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儘管面臨著其他材料的競爭,金屬材料由於在資源儲量、生產成本、回收再利用和綜合性能等方面的明顯優勢,仍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占據材料工業中的統治地位。
冶金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二十多年來我國冶金工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和重要的有色金屬生產大國。可以預計,今後10-20年是中國冶金工業更快發展、整體實現現代化、走在世界前列的重要時期。為實現這一目標,冶金高等學校應該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做出重要的貢獻。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科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冶金學科,淵源於1895年伊始的北洋大學礦冶系。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北洋大學、唐山交通大學、西北工學院等5所高校的礦冶學科組建成北京鋼鐵學院(1988年改名為北京科技大學)並設立冶金系。冶金學科是北京科技大學的優勢特色學科,師資雄厚,治學嚴謹,與冶金工業聯繫密切,半個世紀以來培養了大批高質量畢業生,獲得了大批重要科學研究成果,為冶金工業的發展和冶金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