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曉暉

雷曉暉,廣州市番禺區市橋德興國小任教,廣東省特級教師。2000年至今連續3屆被廣州市教育局聘為特約教研員,並被評為首屆“廣州市國小優秀科學教師”, 是廣州市科學教學研究會的副秘書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雷曉暉同志系四川安岳縣人,1905年1月出生,192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革命工作。1915年至1925年,她在安岳、成都、重慶等地讀書期間,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和反軍閥的革命鬥爭,成為當時四川學生界較有影響的人物。1925年8月考入上海大學社會系,與李碩勛、陽翰笙等同班。1926年至1927年在楊 公的安排下先後擔任重慶蓮花池國民黨四川省黨部婦女部長,漢口市婦女協會宣傳部長,湖北省二中教員。1927年4月27日至5月6日,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22歲的雷曉暉同志作為湖北區的代表出席了大會。1927年至1930年,先後任中共宜賓縣委宣傳部長、代理書記,中共雙江鎮黨支部宣傳工作負責人,潼南縣雙江鎮永綏國小教務主任,榮昌縣立中學教員,廣漢縣立女子中學校長。1931年至1949年,為躲避敵特搜捕,她輾轉重慶、巴縣、北碚、廣安一帶,以教書為職業,一路播撒革命火種,並於1946年在廣安重建地下黨組織。新中國建立後,雷曉暉同志一直在廣安、南充教育戰線工作。1985年離職休養。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政協四川省南充市委原常委雷曉暉同志(中央批准享受副省長級醫療待遇),因病醫治無效,於2005年1月8日在南充逝世,享年100歲

個人簡介

雷曉暉,一位執著的青年科學教師,1998年廣州師範學院生物教育本科畢業,現在廣州市番禺區市橋德興國小任教。德興國小教導處副主任,國小高級教師。

獲得獎勵

雷曉暉是市、區特約教研員和教育學會副秘書長、理事,也是省、市科學教研的核心教師,被省市教研會推薦為廣東省國小科學教師的“領軍型”人物。雷曉暉對多媒體教學、網路輔助教學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和套用,其中課例及網站獲得中央電教館頒發的一等獎2項、二等及其它獎項3項;獲廣東省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獲市、區各種獎勵數十項,成為廣州市網路教學的典範,多次被廣州市電教館作為培訓範例;並先後獲得“全國少年兒童科技創新大賽優秀輔導員”、“中國青少年創意大賽優秀教師獎”、“廣東省少年兒童發明獎”園丁獎、“廣州市優秀教師”、荔灣區、番禺區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20多項。

主要貢獻

2002年,雷老師提出了實驗與網路學習整合的學習模式。在聽完她的實驗課後,一位省里的網路學習專家婉轉地否定了這種模式,認為實驗操作也應該運用網路虛擬。雷老師與之探討,始終堅持不能“為網路而網路”,信息技術只是科學探究的一種手段,而不是學習內容,實驗操作比虛擬實驗更直觀真實,更符合科學精神。為了這番爭論,雷老師失去了在省里上示範課的機會。她陷入深深的思考中,為此,她開展了廣州市特約教研員課題《在自然教學中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課型研究》和番禺區科技攻關項目《科學資源庫的開發與利用》的研究。在研究中發現,實驗操作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模式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有明顯的提高作用,有效促進學生的科學思維發展。

當時,正流行做專題學習網站。雷老師卻認為專題學習網站以知識性內容為主,不符合科學學科的特點。憑著對事實的尊重、對真理的執著,雷老師再度大膽研發《國小科學“生理與健康”探究性學習網站》,融探究過程於其中。在開發過程中,技術人員無法理解他們從未見過的要求,這個網站就在不斷的爭執、溝通、修改中完成了。當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套用學會(GCSCE)執行委員會副主席、博士導師李克東教授和謝幼如教授看到這個“古怪”的網站後,他們對隨行的研究生說:“這就是我一直要求你們做的探究性學習網站!”這是自從雷老師提出“實驗操作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模式以來首次獲得專家的肯定。很快,教學課例和探究性學習網站被兩位“伯樂”放進光碟作為教材向全國推廣。巧合的是,當時否定這種模式的專家在不同的場合都重新肯定並且推薦這種模式。

評價

雷曉暉,一位執著的青年科學教師,1998年廣州師範學院生物教育本科畢業,現在廣州市番禺區市橋德興國小任教。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熱愛科學教育工作,教學理念先進,知識能力結構較強,具有現代國小科學教育理念和較高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教育創新能力。為人樂觀、風趣,教學風格輕鬆、自然,深受同學們的愛戴。

2000年至今連續3屆被廣州市教育局聘為特約教研員,並被評為首屆“廣州市國小優秀科學教師”,是廣州市科學教學研究會的副秘書長。

廣東省特級教師(一)

“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國小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特級教師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弘揚特級教師精神,是時代的要求,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