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民國21年(1932年)建立。 1945年日軍投降,英人無力恢復研究院,研究工作近於停頓。 1957年改名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民國21年(1932年)建立。以著名建築師富商英人亨利·雷士德的遺產建造並命名。院址: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1320號。首任院長安爾(H. G. EARLE)。經費來源:雷士德基金會。設生理部:包括營養、生化、藥理及毒理、工業衛生學系;病理部:細菌及病毒、疫苗及血清、組織病理、醫學昆蟲等;臨床部(設在仁濟醫院內):內科、外科、X光室、化驗室等。還設有圖書館、動物試驗室。職工近100人。先後從事科研工作的有國內外著名的生理學家伊伯恩(B .E. READ)、蔡翹、沈霽春,營養學家候祥川,病毒學家湯非凡,細菌與免疫學家余,寄生蟲病學家李元白、吳光,病理學家高祥麟,外科專家湯普生(GORDON THOMPSON)等。收集有名貴的動、植物標本,包括骨化石、中國藥草標本及彩色植物生理圖本。
民國30年底,研究院與仁濟醫院均被日軍占領,人員及儀器設備散失。1945年日軍投降,英人無力恢復研究院,研究工作近於停頓。
1954年,根據該院保產委員會的請求,市人民政府予以接管,並移交給輕工業部工業試驗所。1957年改名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