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山天麻

雷公山天麻

雷公山野生天麻(Leigong Mountain Wild gastrodia elata BI):別名赤箭、定風草、龍草。為蘭科植物。天麻以塊莖入藥。有息風鎮痛作用。分布於雷公山東部雷公坪山腰,海拔1750米以上。每當七、八月間有大量產自貴州省雷山縣雷公山原始森林的野生天麻上市,新鮮天麻價格在30至80元不等,是難得的優質中藥材。

植物概述

別名赤箭定風草龍草。為蘭科植物。天麻以塊莖入藥。有息風鎮痛作用。雷公山天麻分布於雷公山東部雷公坪山腰,海拔1750多米。

植物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0厘米~130厘米。塊莖肥大肉質,長圓形雷公山天麻。莖草生直立,圓柱形,黃赤色。無根。葉退化為鱗片狀葉鞘抱莖。總狀花序頂生,花黃綠色,花冠不整齊呈歪壺狀。蒴果長圓形。種子細小,粉末狀。

生長習性

野生天麻多生長在被砍雷公山天麻伐的雜木林而有大量殘留樹樁及樹根的地方或竹林地中。天麻即不以根吸收養料,又無綠葉製造養料,必須與一種真菌一密環菌建立共生關係。才能生長,所以有生長天麻的地方,一定會伴生大量密環菌。栽培天麻首先應在木棒上培養好密環菌,稱之謂菌材或菌棒。密環菌體侵可利用木棒的營養,然後將天麻栽培在菌村旁邊,由菌絲入天麻塊莖後吸取腐爛的菌材的養料,供天麻生長發育。

密環菌是一種兼性寄生菌,它可以寄生在活的樹根上也可以腐生在死樹朽木上。密環菌是一種腐生真菌,菌絲乳白色,無數菌絲網結在一起變為菌索,呈鬚根狀,棕色,頂端生長點呈白色。天麻和密環菌對溫濕度有一定的要求。密環菌在6℃~8℃時開始生長,而天麻在10℃一15℃才開始發芽兩者在20℃~25℃時生長最快,超過30℃就停止生長。密環菌和天麻生長都要求一定的濕度,土壤含水量過低,密環菌生長不良,天麻也長不好;水分過大,土壤中空氣不足,不僅影響密環菌和天麻生長,甚至造成天麻腐爛。

栽培技術

天麻根據形態、大小以及生長的不同階段劃分為箭麻白麻麻米母麻四種。其中雷公山天麻白麻和麻米是無性繁殖材料。可春栽和冬栽,春栽3-4月,冬栽在11月,正值天麻休眠階段,栽培適宜。

栽培方法有:

①菌材加新材法:挖坑一尺深,栽兩層,下層兩邊兩根放菌材。中間菌材新材間隔放,菌村間隔1.5厘米一3厘米。兩材間放種麻3-4個,種麻要靠近菌材平行擺放,不要靠新材,栽完一層,用土填好空隙,再蓋3公分~公6分厚一層薄土。再放上一層。_方法同下層,最後蓋土深10厘米-15厘米。

②菌床栽培法:在6~7月份培育好菌床,方法是挖坑深33厘米,擺兩層,兩層全放新材.每兩根新材間夾放菌枝2~3段,兩材相距1.5厘米一3厘米,填好縫隙蓋土,即成菌床。當年冬季或第二年春季即可栽植天麻,栽時將上面一層菌材掀起,把下層菌材間土扒開一些,栽入種麻。換土至掩沒木材段,再栽第二層後,蓋土3寸一5寸厚。

(2)種子繁殖

天麻種子細小,數量極多,一個果實有2-4萬粒種子,一株便可採收果實30個左右。用種子繁殖不僅能解決種麻缺乏問題,也是解決長期無性繁殖退化和促進天麻迅速發展的重要途徑。

(三)田間管理

天麻栽植後不需要特殊管理,注意經常保持土壤濕度,但要注意不能澆水過多,以免造成天麻腐爛。為了保持土壤濕度可搭設簡易棚遮陰。每年4~5天麻出土前,鋤一次。天麻可在地下多年生長,隨著年限的增長,可考慮2年左右補充一次新菌材。

(四)病蟲害及其防治

1.雜菌對天麻危害較大,如雜菌長得快,就抑制密環菌;若密環菌生長旺盛,雜菌就會受到抑制。此外,也必須防止密環菌危害天麻,因二者共生生活,如條件只適合密環菌生長而不適合天麻生長時,密環菌就會大量繁殖,危害天麻。

2.螻蛄、蠐螬,參見黃芪病蟲害及其防治部分。

(五)收穫加工

冬栽的第二年冬或第三年春收。春栽的當年冬或第二年春收。箭麻人藥,白麻、麻米作種。

加工時將天麻趁鮮洗淨,大小分三四個等級,水開後把天麻投入水中,大者煮10~15分鐘,小者煮3-5分鐘,以能煮過心為準。撈出後慢火烘乾或曬乾。

生物學特性:

天麻是一種特殊的蘭科植物,無根、無葉,不能直接從土壤中吸收無機鹽、水分和養料,不能營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整個生育期中,除有性階段約70天在地表外,常年以塊莖潛居於土中,靠蜜環菌供給養料,生長發育。特殊的植物形態,造成了對環境等生長條件特殊要求,具特殊的生活習性。

一、天麻的生長環境

(一)地勢 天麻在我國西南一帶分布於海拔700-2800m範圍內;集中分布於1400-1700m海拔之間,野生於高山林間和竹林地中。一般在海拔800-1800m之間引種栽培,但以海拔11OO-1600m地區較為合適。如能控制土壤溫度和濕度,低海拔地區也可引種栽培。如海拔154m的桂林地區和海拔5Om的北京郊區都已引種栽培成功。

(二)氣候 喜涼爽氣候、濕潤環境。以夏季溫度不超過25℃的涼爽條件和年降雨量1000-1600mm、空氣相對濕度80%-90%、土壤含水量40%左右的濕潤條件,天麻生長良好。土壤濕度過大,塊莖易腐爛,土壤濕度過小,蜜環菌生長受到限制,影響天麻生長。天麻根葉退化,不能營光合作用,故天麻塊莖生長不需要光照,光照僅起供給熱量的作用,但對開花、結果、種子成熟有一定作用。

(三)土壤 喜生長於疏鬆的土壤中,需含有較多的腐殖質,透氣性良好,具有良好的土壤結構和排水性能。在粘土(如死黃泥)中,生長不良。一般生長在微酸性土壤中,其酸鹼度pH值5-6。

二、天麻生長與蜜環菌

天麻無根無葉,失去自養能力,它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靠與蜜環菌共生,由蜜環菌供給養料。蜜環菌是一種以腐生為主,兼性寄生真菌,以菌絲和菌索利用各種有機物質,其主要營養來源靠分解木材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因此,人工栽培天麻的關鍵是培養優良的蜜環菌菌種和菌材。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Vahl.ex Fr.)Quel.是白蘑科蜜環菌屬的一種真菌。在高山樹林裡,初期腐爛的樹樁、樹根上,倒地的樹幹及枝椏上,常發現野生蜜環菌的生長;尤其是溪溝兩邊濕潤的地方最多。凡有野生天麻生長的地方,都有野生蜜環菌。蜜環菌喜微酸性土壤。蜜環菌是一種兼性寄生好氣性真菌,它的生長發育,需要充足的空氣。為此在培養菌種和培養菌材時,要具適宜的通氣條件。栽種天麻時,土壤應排水良好和疏鬆透氣。蜜環菌在溫度6℃-30℃均能生長,以18℃-25℃為最適,超過30℃,就停止生長。致死溫度為70℃(5分鐘)。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90%,土壤含水量如單獨培養蜜環菌宜70%-80%,如拌栽天麻,以40%-50%為宜。

三、天麻生長特性

天麻全生育期需2-4年時間。天麻全生育期中,約90%的時間在地下生長,從箭麻的芽出土到果實成熟,只需45-65天。天麻塊莖由於發育階段的不同,在新生麻中有兩種類型的天麻塊莖。箭麻 是發育成熟的天麻塊莖,比較大,頂端有一個突出顯著的紅褐色芽嘴,像“鸚哥嘴”,能抽薹開花結果。莖桿似箭,故稱“箭麻”。其塊莖中的物質積累達到最高階段,加工成商品成品率高,是商品天麻的主要來源。白麻 塊莖比箭麻小,芽嘴較短,不能抽薹;初夏由頂芽生長出白色粗壯的幼芽,故稱“白麻”,個體較小的白麻稱“米麻”,通常米麻生長發育一年可長成白麻;白麻再生長一年成箭麻。白麻和米麻繁殖能力較強,能分生出較多的子麻。白麻和米麻是栽培最好的種麻。天麻一生要經過原球體、米麻、白麻、箭麻、禾麻五個階段。前三個階段可稱為營養生長期,後二個階段可稱為生殖生長階段。箭麻具混合芽,越冬後於次年夏天抽薹開花後形成禾麻(抽薹出土後的地上植株)。禾麻是天麻一生中最重要的、短暫的地上生活時期。天麻種子很小,肉眼看呈粉末狀,很難分辨。每個種子的種子數目,一般有2-3萬粒。種子無胚乳,只有一個卵圓形的胚,發芽無自身營養來源,需依賴於外界環境。種子萌發需接種萌發菌(紫箕小菇Mycena osmundicola Large)後才能萌發,種子萌發後形成的原球莖需接種蜜環菌後才能繼續生長發育。現代試驗研究證明,天麻種子可以無菌萌發,其所需營養是由種子本身貯存物質的分解和周圍溶液的滲入所提供。

形態特徵:

多年生腐生草本,高60-lOOcm,地下塊莖橫生,肥厚,肉質,長圓形或橢圓形,長約lOcm,有不明顯的環節。莖單一,直立,圓椎形,黃赤色,稍帶肉質。葉為退化的膜質鱗片,互生、基部呈鞘狀抱莖。總狀花序頂生,花冠不整齊,口部傾斜,基部膨大、呈歪壺狀。蒴果長圓形至長倒卵形;種子多數而細。花期6-7月;果期7-8月。

現代研究開發:

天麻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為傳統治風良藥,為我國著名的道地藥材。現代研究表明,天麻含有天麻甙、天麻甙元、對羥基苯甲醛、琥珀酸、β-谷甾醇、糖類等化學成分,具有鎮痛、抗驚厥作用,對流感病毒引起的腦神經系統疾病有良好的作用;可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增加心輸出量,治療心血管疾病。天麻蜜環菌片治療神經衰弱、高血壓、冠心病所致的頭暈、頭痛、心絞痛等症,有效率達80%以上。天麻能明目,增強記憶力,對人的神經系統有保護和調節作用,能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目前已作為宇航人員專用品和老年人保健食品。天麻的開發潛力很大,正在深度研究開發。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天麻是地道藥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天麻化學成分及藥理的認識不斷深入,對天麻產品的開發也不斷擴大。在古代,天麻在醫療保健中已被廣泛套用。《神農本草經》記載,天麻有“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的奇效;《名醫別錄》記載,天麻能“消痛腫,下支滿,寒疝下血”;《日華子本草》記載,天麻能“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開寶本草》記載,天麻能“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骨”;《本草綱目》記載,“天麻,乃肝經氣分之藥”。《素問》云:諸風掉眩,皆屬於木。故天麻入厥陰之經而治諸病。按羅天益云:眼黑頭眩,虛風內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風草,故為治風之神藥“;《小兒藥證直訣》、《聖濟總錄》、《普濟方》、《外科正宗》、《蘭台軌範》等記載,天麻分別配伍相關藥物,可治療急驚風發熱、痙攣抽搐、偏正頭痛、筋骨疼痛、風濕腳氣、早衰白髮、眩暈、肢體麻木、手足不遂、肝虛頭痛、中風偏癱、破傷風等症。此外,還用於保健。《本草衍義》記載,“天麻,用根須別藥相佐使,然後見其功。仍須加用之。人或蜜漬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則得矣”。清光緒年間,慈禧太后患面風,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風活絡藥,研末酒調,熱熨患部;光緒頭痛眩暈,也常用天麻配伍相關藥物煎水洗頭。在現代,天麻在醫療保健中的套用更為廣泛。《中國藥典》記載,天麻有“具平肝熄風、祛風定驚的功效,用於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高血壓,耳源性眩暈”。《全國中草藥彙編》記載,天麻“主治高血壓、眩暈、頭痛、口眼歪斜、肢體麻木、小兒驚厥等症”。一些名醫把天麻的作用歸結為“三抗、三鎮、一補”,即抗癲癇、抗驚厥、抗風濕,鎮靜、鎮痙、鎮痛,補虛。天麻在民間被譽為“夜郎神草”,《本草綱目》稱“天麻久服可健步輕身”。天麻是古今醫家常用的名貴中藥,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臨床套用歷史。主治頭痛、失眠、眩暈、肢體麻木、癲癇、抽搐、小兒驚風、高血脂、高血壓,補肝、健腦。由於人工種植的天麻有效成分含量偏低,野生天麻就顯得十分珍貴。兩千年前人們就把天麻列為治病的神藥,《神農本草經》最早記栽天麻的功效,可治療腦神經痛、鎮靜安眠等作用。唐代《新修本草》和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也有記栽,明代傑出的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歷代書籍中關於天麻功效的論述作了總結歸納:久服益氣、肥健、增年、消臃腫、下肢滿、寒疝下血;主治:偏頭痛、中風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艱難、腰膝沉重、婦人風痹、皮膚不仁、小兒風痰搐搦、急慢驚風等……。現代有關文現記述的天麻藥用功效更為廣泛:能益氣、定驚、養肝、止暈、祛風濕、強筋骨。主治:高血壓、風濕腰痛、眼歪斜、四肢痙亂、肢體麻木、眩暈頭痛、小兒驚厥等。近幾年臨床證明,天麻素注射液有擴張血管、增強血管彈性的作用,對治療暈眩和腦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神經症狀和心血管系統疾病有顯著療效。近幾年來新興的航天醫學,把天麻用作高空飛行員的腦保健品,能顯著減輕頭暈,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天麻正因為能降血壓、調節視神經等功能,所以說天麻及其天麻保健品必將成為中老年人的伴侶保健食品,所以說天麻的消費空間將會越來越大。

我縣每當七、八月間有大量產自原始自然林的野生天麻上市,新鮮天麻價格在30至80元不等,是難得的優質中藥材。

天麻的藥理作用

(1)鎮靜作用

天麻l-5mg/kg、天麻甙50mg/kg、天麻貳元l0Omg/kg、香莢蘭醇、 香莢蘭素200mg/kg 腹腔注射均可顯著地抑制小鼠自發活動。天麻甙對猴、 鴿也有鎮靜作用,猴靜脈或肌肉注射,20分鐘即出現安靜、無緊張樣,持續2小時左右。天麻能對抗咖啡因所致中樞興奮和延長戊巴比妥納的睡眠時間。天麻注射5-10g/kg與戊巴比妥納水合氯醛和硫噴妥納均有協同作用。亦有與此結果不同的報導;天麻注射液、去天麻甙部分能降低小白鼠的自發活動,並有協同戊巴比妥納的作用,但天麻素的作用不明顯,認為天麻素不是天麻的有效成分。天麻的鎮靜作用可能與其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有關。

(2)對戊巴比妥納類藥物睡眠時間的影響

1、香莢蘭醇對環己烯2巴比妥鈉睡眠時間的影響 香莢蘭醇延長小由鼠睡眠時間約為對照組的4倍,香英蘭素延長睡眠 時間約為2倍。

2、天麻水劑和蜜環菌發酵液對戊巴比妥鈉晚眠時間的影響,對照組只給戊巴比妥鈉,按翻正反射消失作為睡眠的指標。結果給藥組與對照組有顯著差別。

3、天麻注射液、去天麻甙部分和天麻甙對戊巴妥鈉睡眠時間的影響

天麻注射液與去天麻貳部分20g/kg組睡眠時間分別比對照組延長73%和27%,有顯著差異,p<O.05,而天麻貳組則無影響。

(3)抗驚厥作用

天麻能降低戊四氮所致動物驚照率和死亡率,縮短陣攣時間人工培 植天麻抗驚厥效應比野生者強,多次長時間用藥比單次用藥效果佳,小鼠 腹腔注射天麻水劑5g/kg等均能延長戊四氮陣攣性驚厥的潛伏期。明顯提 高戊四氮的半數驚厥閾量(CDs0。),但對士的寧驚厥作用不顯著。說明它們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部位可能不在脊髓。天麻注射液10-20g/kg腹腔 注射能顯著提高戊四氮的CD50,劑量加大到30g/kg可使小鼠對驚厥也有對 抗作用。實驗性痴癇脈鼠每日皮下注射天麻50%乙醇浸出物,0.25-g/kg,3-6日痴癇即可停止發作,停藥lo日作用消失。每日注射香英蘭醇0.1-O.2g/kg,5日即生效,停藥;1-7日作用消失。家兔靜脈注射天麻煎劑lg/kg 或香英蘭醇40mg/kg均可提高電驚厥閾,有效地制止癲癇病發作,控制腦電圖癲癇樣放電。香英蘭醇比天麻煎劑作用顯著,但均不及苯妥英鈉。用 截肢術、機械刺激綜合法造成脈鼠實驗性癲癇,發現脈鼠癲癇發作時腦、 腦幹內去甲腎上腺素和尾狀核中多巴胺含量下降,治療後能使上述部位的 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升高。提示天麻對脈鼠實驗性癲癇的治療機理 與調整中樞不同部位兒茶酚胺的代謝有關。

4)抗炎作用

小鼠巴豆油耳炎症模型實驗結果表明,天麻注射液與去天麻貳部分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①朱莖報導,天麻多糖具有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和細胞免疫的作用。參照金筠芳等甘蔗多糖免疫活性測定方法,取C57BL隊小鼠,雌雄兼用, 每批同一性別,14-20g,每日ip天麻多糖125mg/kg,共7d,對照用生理鹽水,給藥後24h,處死,稱取脾臟與胸腺。結果胸腺明顯增重,具有 統計學意義。實驗還表明天麻多糖具有增加小鼠胸腺重量、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 胞吞噬功能,增強小鼠移植物抗宿主反應的作用。

朱麗玲等報導,天麻多糖在組織培養上對水泡性口炎病毒(VSv) 有直接抑制作用。又取20一22gC:H/Je純種小鼠,實驗組以天麻多糖懸液 12.5mg/只ig,每日1次,每次0.4ml/只。對照用蒸餾水,連續7d,然後 每隻ipl280Hau/ml新城雞瘟病毒(MV)0.5ml,6h後取血,分離血清, 用CPE法測定干擾素效價,並以標準干擾素校正。結果實驗組有非常顯著 作用。用同一品種小鼠,ipl2.5mg/ml濃度的天麻多糖液0.2ml/只,對照 用生理鹽水,然後分別於6、12、18、24h取血,分離血清,與正常血清 對照,結果以18h和24h產生干擾素的滴變最高(p<o.01)。

(6)鎮痛作用

用電擊鼠尾法,證明人工栽培天麻與野生天麻5g/kg均有非常明顯的鎮痛作用,野生者較強,但二者均小於嗎啡lomg/kg的止痛效果。野生 天麻給藥後90分鐘止痛率為41.4%,而人工培植天麻或嗎啡只有(21.4%, 39.1%),2小鼠皮下注射天麻製劑5g/kg能明顯對抗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鈕 體反應。用熱板法也證明有提高痛閾作用。但也有報導指出,香英蘭醇或 否英蘭素300mg/kg、天麻注射液10-20g/kg以及天麻浸膏2-5g/kg並不 能提高小鼠痛河畔閾,這些矛盾的結果可能與藥物製劑或實驗條件不同有關, 應作進一步研究。

(7)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①對心臟的作用 天麻液對在位豚鼠心臟除有輕度減慢心率外,不影響心收縮幅度。不同給藥途徑均可使麻醉大鼠的心率減慢,以靜脈注射 明顯。一般QRS波變化不大,P-R間期,Q-T間期常延長,T波變高且鈍圓。 天麻貳甙及天麻甙貳元亦可略減慢心率,經2小時後即可恢復正常。對正常家 免心電圖T波,S-T段無改變,呈竇性心律。天麻對腦垂體後葉素引起的 大鼠急性心肌缺廣有一定保護作用,能使變平或倒置的T波、下降的S-T 段及心律不劑得到明顯的改變。合成天麻素可使外培養乳鼠心肌細胞搏動 頻率加快,收縮力加強,節律規則,不同劑量組間無明顯差異;對心肌細 胞形態無影響,但使細胞內糖原、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酸、琥珀酸蛻氫 ·酮和乳酸脫氫酶顯著增加。故認為合成天麻素可能具有促進心肌細胞能量代謝,特別是在缺氧情況下獲得能量的作用。合成天麻素還對心肌細胞中 毒性損傷有保護作用。套用MMC中毒性心肌損傷的細胞病理模型,從細跑 水平觀察到合成天麻素可使MMC所致心肌細胞變性減輕,壞死減少,SDll、 LDII活性明顯增強。這可能與天麻素促進心肌細胞能量代謝,增強了抗損 傷作用密切相關。

②對血管的作用不著用Langenciorff法離休豚鼠心臟罐流,天麻液(1:2000)可使冠脈流量先減少後增加,最高達181%。用同位素“鉚測定小鼠 心肌營養性血流量表明,靜脈注射天麻注射液lo一20g/kg能顯著增加“ 銣攝取量。以上結果提示天麻能增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改善心肌循環, 增加心肌供氧,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麻醉犬靜注天麻注射液1-2g/kg 或蜜環菌絲體1g/kg,,均能明顯降低冠狀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菌絲體 還能降低腦血管阻力增加腦血流量。將天麻或菌絲體液射劑直接注入冠狀 動脈或頸動脈時,作用更為顯著。天麻液腹腔、靜脈或頸動脈注射均可不 同程度地增加小鼠和兔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乙醯天麻素200mg/kg 十二指腸給藥,10-60分鐘後麻醉犬推動脈血流量明顯增加。免頸內動脈 血流量顯著增加。同時心輸出量無明顯變化。提示乙醚天麻素對腦循環有 一定選擇性作用。離體兔耳灌發現20一40%天麻液注入l-l 5分鐘後,流 量明顯增加,最多可增加2.7倍。天麻液尚能對抗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 縮反應,旦擴張血管作用不受苯海拉明影響,可部分被阿托品所對抗。乙 醯天麻素對血管平滑肌有解痙作用。休外將牛腦基底動脈條放入含有Kreb 液的裝置中,先給予激動劑5-盯後,使動脈條產生迅速而持久的收縮, 當加入乙醯天麻素後,此5-HT的至致痙作用受到對抗,且表現明顯的量 效關係。與罌栗鹼相比,乙醯天麻素拮抗5-HT的致痙作用的強度僅為前 者的六分之一。同時證明,乙醯天麻素濃度在30ug/ml時,對加入高鉀後 引起動脈條收縮具有明顯解痙作用,其強度與罌粟鹼相似,此外,乙醯天麻素對去甲腎上腺素所致的家兔主動脈條收縮可產生鬆弛作用,但作用較弱。

③對血壓的影響在貓急性血壓實驗中1、來源2、形狀3、主治4、炮製5、藥理套用6、臨床套用7、成分淺析8、合理套用天麻貳及天麻貳元用後l-2小時內有輕度降壓作用。靜脈注射天麻注射液對大鼠和家兔有迅速的降壓 作用,最大降低73%,持續l-1.5小時以上。腹腔注射或十二指腸給藥對大鼠降壓持續時間更長,可達3小時以上。以上結果提供了天麻治療頭暈 目眩、高血壓病的理論根據。

(8)耐缺氧作用

天麻注射液對常壓缺氧小鼠有耐受能力,明顯延長死亡時間。對耐 受低壓(負壓300mmHg)缺氧能力也顯著。此外,還能顯著延長預先注射 異丙腎上腺素(20mg/kg)及異丙腎上腺素加天麻注射液(20g/kg)置低 壓倉中小鼠存活時間。這表明在組織耗氧量增加或缺氧耐受力降低的情況 下,天麻均能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受力。

(9)其他作用

人工培養與野生天麻均有顯著升高小鼠皮膚溫度的作用,天麻貳可增加家免原位小腸平滑肌張力和收縮,顯示天麻有不同程度興奮腸管作 用。香英蘭醇有促進膽汁分泌作用。家兔腹腔注射天麻煎劑5g/kg。有減 慢呼吸作用。天麻注射液還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抑 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腫脹及通道性增加,並能抑制5-HT、PGE2所致大鼠 皮膚毛細管通透性增加,對小鼠瓊脂性足腫脹、大鼠角叉菜膠性及5-HT 性足腫脹有抑制作用。

(10)毒副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浸膏的LD50為51.4-61.4g/kg(原生藥).天麻水 劑小鼠腹腔注射的D50,為36 1.7g/kg。香英蘭醇的LD50為891.3 31.7mg/kg。香英蘭素腹腔注射的LDj50:為l8.5mg/kg。大鼠灌胃LD50:為1.58g/kg,大鼠一次皮下注射:為1.8g/kg;狗緩慢靜注LD50為:0.32g/kg。小鼠灌胃或靜脈注射天麻貳5g/KG(合生藥20kg),未見中毒 及死亡。家兔腹腔注射天麻水劑12g/kg,30分鐘後動物反應遲鈍,繼而出現共濟失調和拒食。5小時後心率可增至每分鐘500次以上,多數動物在48小時內死亡。天麻注射液靜脈注射lg/kg,動物表現匐伏不動和拒食, 但心電圖和腦電圖均無異常。香英蘭素4()mg/kg靜脈注射或lg/kg灌胃, 動物一般狀態良好,心電圖和腦電圖亦無變化。天麻貳或對羥基苯甲醛給小鼠灌胃14一肋日,對造血系統、心、肝、腎等器官均天不良影響。狗灌胃密環菌發酵液12ml/日,連續l周,未見食慾、活動、肝腎功能出現 任何不良反應。乙酚天麻素給受孕6一l 5天小鼠和大鼠胃內給藥37mg/ (kg.d),對胎盤、胎仔鼠體重、性別、外觀、內服及骨胳發育無明顯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