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紋大漆盤

雲龍紋大漆盤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沐浴承水之器。 這是一件沐浴承水之器。 古人沐浴常用稷粱之潘汁(淘米水),並使用承受接沐浴棄水的大盤。

西漢
高13厘米,口徑72.5厘米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沐浴承水之器。旋木胎。體型大,盤內髹紅漆,外髹黑漆,內外壁和口沿均黑漆上朱繪幾何鳥頭紋;盤內髹紅、黑漆各兩組,紅漆上無紋飾,黑漆上朱、灰綠二色繪雲龍紋,以漩渦紋組成龍的須角和鱗爪;內圈雲龍紋外有二條較窄的幾何形鳥頭變形紋帶。外底黑漆上朱書“軑侯家”。色彩有明有暗,十分協調。整個器物光亮如新,紋飾清秀華美,是西漢前期漆器的代表性作品。
這是一件沐浴承水之器。沐為洗髮,浴為潔身,沐盤指洗髮用的,而浴盆指洗澡用的。文獻記載,古人浴水用盆,沐水用盤,也就是說洗髮、洗澡各用不同的器具,非常講究。而從漢墓出土實物來看,沐盤與浴盆區分並不嚴格,盤作為承水器,可兼作沐浴之用,以承沐浴之汁。古人沐浴常用稷粱之潘汁(淘米水),並使用承受接沐浴棄水的大盤。而沐浴之法,一般使用沃水器如杓(勺)匜之類澆水進行淋洗。20世紀90年代遼寧綏縣石碑地秦漢宮城遺址所發現的“沐浴間”,呈長方形,東西寬6.8米、南北窄4米,其內部設施分成東西兩部分,東部地勢較低呈方形,西部有一以地面磚鋪砌成“漏斗狀”,北牆近底部有一排水管道,一陶彎頭連線排水管通往外間的滲水井,可證秦漢時代沐浴已有專用的浴室。盤置於沐浴間,用以承棄水,盤中棄水皆可倒出、流入滲水井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