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谷書院

雲谷書院,宋代遺蹟。也稱雲谷“晦庵草堂”,位於建陽市莒口鎮東山村雲谷山廬峰之巔。由理學家朱熹親手修建,用於授道講學之所。

簡介

宋代遺蹟。也稱雲谷“晦庵草堂”,位於建陽市莒口鎮東山村雲谷山廬峰之巔。由理學家朱熹親手修建,用於授道講學之所。

史籍記載

雲谷書院雲谷書院
嘉靖《建陽縣誌》卷六載:“雲谷書院在建陽縣西北七十里廬山之巔”。萬曆《建陽縣誌》卷二載:“雲谷在崇泰里(今莒口鎮東山村),宋乾道六年(1170),朱文公構草堂於中,榜曰‘晦庵’。”這裡山勢高聳,翠嵐環繞,飛雲飄蕩其間。山下有谷水西南流。至七里許,澗中巨石相倚,水行其間,奔迫澎湃,聲震山谷。自外來者,至此則已觀蕭爽,覺與人境隔異。雲谷西南為西山,兩山對峙相望。淳熙二年(1175)理學家蔡元定築“西山精舍”於此。每有疑難,則揭燈相望,與朱子頻相過從。雲谷書院建成後,劉爚、劉炳、祝穆、葉味道等均從學於此。朱子云谷《講道》詩云:“高居遠塵雜,崇論探杳冥。亹亹玄遠駛,林林群動爭。天道固如此,吾生得安寧。”由此可見,朱熹與朋友、學生討論學術激烈爭辯,追求理學真諦的情景。朱子題晦庵詩云:“憶昔屏山(劉子翬)翁,示我一言教。自信久未能,岩棲冀微效。”題草廬詩云:“青山繞蓬廬,白雲障幽戶。卒歲聊自娛,時人莫留顧。”朱子《雲谷記》中有“堂後結草為廬”之語,“堂”為讀書講學之所;“廬”,則為寢室、廚房之類。書院至元朝後期圯毀。明朝成化年間,僉事談俊捐俸並令其九世孫格重建雲谷書院。清代後亦廢。

廣東雲谷書院

位於廣東南海。明正德十二年(1517)吏部尚書湛若水創建。有息存堂、明倫堂見泉樓、左瀑亭、右瀑亭、小歇亭、憩雲亭、二妙閣、澄心亭等。地處山林之間,環境幽靜,與大科、石泉、四峰書院並稱明代西樵四大書院。教人以體認大理為宗旨,屬白沙學派。不僅為聚徒講學、談論心性之所,且為當時學術中心所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